•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硬“殼”科幻:機甲動漫今夕
    來源:文藝報 | 劉 健  2022年12月26日08:56
    關鍵詞:機甲動漫

    從傳播媒介的角度來看,文學和影視無疑是科幻文化的兩大基礎性載體。但相比于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的科幻文學,能夠長期、持續、大規模輸出科幻影視的國家,目前來說,也只有“一個半”——其中之“一”,無疑就是擁有全世界最成熟科幻產業鏈的美國,而另外的“半個”則是日本。之所以只能算作“半個”科幻影視大國,是因為日本最優秀的科幻影視作品大都是動漫。其中,機甲動漫更是整個日本科幻文藝中最具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題材類型。

    機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科幻小說家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太空戰爭史詩作品《星船傘兵》(Starship Troopers)里。書中描寫了一種將宇航服與增加步兵單兵作戰能力的動力外骨骼相融合的“動力裝甲”。穿著這種動力裝甲在外太空與蟲族外星人作戰的人類士兵被稱為“機動步兵”。類似的科幻創意被后續的眾多科幻作品所繼承,而最為當今科幻迷所熟知的就是“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縮寫為MCU)中的人氣王——“鋼鐵俠”。

    相比于美國科幻中的真人等身大小、獨行俠式的鋼鐵戰士,日本動漫中的機甲卻是以“巨大”著稱。日本科幻史上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機甲動漫是《魔神Z》。該作由永井豪原創、東映動畫制作,于1972年首播。筆者將其視為日式機甲動漫的開山之作,主要是因為作品的科幻設定,故事讓駕駛員進入到巨大機器人機體內部進行操控,并將其作為武器使用。后來的日式機甲動漫無不遵循這一基本模式,同時,該作中還有很多故事情節設計都為后來的同類題材作品反復使用。

    同時,《魔神Z》也是機甲動漫“系列化”的開端。作為姊妹篇的《大魔神》和《UFO機器人古連泰沙》接力播出。整個系列熱映近兩年,最高收視率達30%。而在1974年的“東映漫畫節”放映的動畫電影《魔神Z對暗黑大將軍》更是開創了在同系列動畫的電影版中揭曉電視動畫版結局的先例。

    《魔神Z》系列動漫的熱播,帶動了日本機甲科幻的第一波熱潮。但從科幻創作的角度來看,這些作品只是將有著巨大機器人外觀的機甲作為一種滿足劇情需求的機關布景。科幻的外衣下,仍然是正邪對抗的“爽片”套路。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日本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顯著推進,日本民眾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逐漸提升,科技領域從業者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也不斷增長,再加上《星球大戰》等美國科幻大片的涌入所產生的示范效應,促使日本機甲動漫的發展進入了全新階段。

    1979年,日本日升動畫公司審時度勢,推出了以“兵器化的超級機器人”(機甲)為中心的科幻動漫制作項目策劃,最終孕育出了機甲動漫史上的劃時代名作——《機動戰士高達》。

    從劇情上看,《機動戰士高達》并沒有太多的新意,故事主線仍舊是熱血少年駕駛機甲在戰場上與強敵抗爭。該作真正的迷人之處,在于其嚴謹的科學和軍事情景設計。比如,在初代《機動戰士高達》里,聯邦軍裝備的機動戰士有3種型號,用于遠程火力覆蓋的RX-75“鋼坦克”和用于中程火力支援的RX-77“鋼加農”,而由男主角阿姆羅·雷駕駛的“高達”,型號為RX-78,負責近程近戰格斗。3種機動戰士分工不同,配合作戰,體現了現代戰爭體系化作戰的理念。

    除電視動畫版外,1981年至1982年間,高達系列推出了3部動畫電影版(劇場版):《機動戰士高達:高達站立在大地上》《機動戰士高達:哀戰士》《機動戰士高達:相逢在宇宙》,內容包括重新剪輯的電視動畫版內容和部分新加入的劇情。以今天的視角來看,這3部動畫電影屬于典型的“粉絲電影”。在日本科幻動漫作品中,這種“視而優則影”的營銷策略始于《宇宙戰艦大和號》,高達系列則將其發揚光大。1988年3月,作為高達系列第一部故事完結篇的動畫電影《機動戰士高達:逆襲的夏亞》公映,作為宿敵的阿姆羅·雷和夏亞·阿茲納布爾在最終之戰后,雙雙不知所蹤,預示著第一部故事的徹底落幕。

    繼《機動戰士高達》后,又有一部明星作品的出現讓機甲動漫的影響力再上一個臺階。這就是1982年10月首播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

    從劇作的角度來看,《超時空要塞Macross》吸收了眾多經典科幻作品的情節橋段,人物刻畫也更加生動自然,尤其是對一條輝、林明美和早瀨未沙三個角色之間情感糾葛的描繪頗見功力,徹底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認為“動漫都很幼稚”的刻板印象。而片中出現的以美軍F-14戰斗機為原型設計的超級變身戰斗機VF-1“女武神”堪稱史上最強機甲,擁有戰斗機、守護神和機器人3種變形形態,能夠適應空戰、陸戰和太空戰等不同作戰環境的需要。

    與“高達”一樣,《超時空要塞Macross》也很快走向系列化。1984年,經過重新設計劇情的動畫電影版《超時空要塞Macross:可曾記得愛》上映。由于該片制作精良且劇情更加跌宕起伏,后來的“超時空要塞系列”便將該片(而非1982年的電視動畫版)作為整個系列的故事開端。

    “超時空要塞系列”可謂承上啟下,引發了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機甲動漫熱潮。后來,美國金和聲公司購買了《超時空要塞Macross》《超時空騎團》和另一部首播于1983年的機甲動漫《機甲創世紀》的北美播放權,將3部原本互不相干的動漫作品進行了劇情整合和內容重構,使之更加適合北美觀眾的欣賞口味,并命名為《太空堡壘》。受美國科幻影響至深的機甲動漫,至此實現了對北美市場的逆襲。后來這部《太空堡壘》在90年代被引進到內地,又成為了無數“80后”“90后”中國科幻迷的啟蒙作品。

    然而,花無百日紅。機甲動漫在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輝煌后,也逐漸走向了平庸和套路。這背后反映的則是日本動漫創作者和觀眾群體的代際更替,以及商業資本對動漫創作更加強勢的控制。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橫空出世,日本科幻動漫才重回巔峰。

    相比于其他同類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成功主要建立在“反傳統”之上。首先,是世界觀設定的殘破。世界觀是科幻作品存在的基石,《新世紀福音戰士》故意用各種與科學、歷史、心理、宗教有關的詞匯,堆疊了一個充滿漏洞的世界觀,給受眾留下足夠的想象乃至二創空間,增加了受眾的沉浸感。

    其次,是拒絕成長的主角。以往機甲動漫中的男女主角不管登場時性格如何,都會在故事發展過程中獲得某種成長,最終承擔起與他們的“力量”相匹配的責任。但《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主角碇真嗣從登場時就展現出明顯的性格缺陷,并且拒絕任何的“成長”要求。這種對于主角在文本中存在方式的徹底改寫,令其脫離了光環的庇佑,展現出另一種更為真實的存在向度,反而給受眾帶來了一種信服感。

    再次,是革命性的視聽語言運用。以往機甲動漫中,考慮到成本和制作周期等方面的因素,很少使用復雜視聽語言手法,但作為電視動畫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卻大量使用了復雜的電影剪輯方法以及非線性敘事方式,大量的快速鏡頭切換和蒙太奇的運用,進一步烘托出作品本身的超現實性。

    《新世紀福音戰士》為機甲動漫創立了新的典范。但令人遺憾的是,業內追隨者卻寥寥無幾。此后20年,日本機甲動漫就幾乎再無有影響力的佳作問世。盡管以往的經典作品不斷推出續作,但基本上都是對舊有IP價值的再開發而已。機甲動漫作為一個題材類型衰落命運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在日本本土機甲動漫日趨衰落的同時,機甲卻作為一種文化,不斷在異域激起漣漪。2013年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環太平洋》,堪稱是日式機甲動漫與好萊塢科幻片的完美融合。2015年,改編自中國漫畫家孫恒(白貓sunny)的同名漫畫的動畫片《雛蜂》登陸日本。這部融合了美少女和機甲等元素的國漫作品在日本播映,標志著國漫對日本市場的影響已經成為現實。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黑人巨大精品播放|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免费阿v精品视频网址 | 999这里只有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9丨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八戒|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