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李劼人文學周活動開幕式暨李劼人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
首屆李劼人文學周活動開幕式暨李劼人文學獎頒獎典禮
12月13日,由樂山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作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共樂山市委宣傳部、樂山市文聯、四川文學雜志社等承辦的首屆李劼人文學周活動開幕式暨李劼人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樂山文廟舉行。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侯志明,樂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捷出席活動并致辭。《作家》雜志社主編、李劼人文學獎終評委宗仁發,四川省作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星星》詩刊雜志社社長、主編、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龔學敏,四川省作協副主席、《四川文學》雜志社社長、主編羅偉章,樂山市人大副主任周華榮,副市長張國清,以及省內外文學名家、首屆李劼人文學獎獲獎代表、文學愛好者等200余人參加活動。頒獎典禮結束后,還開展了文學名家講座、主題文學創作采風等活動。
首屆李劼人文學獎于2022年7月25日至9月30日公開征集參評作品。評獎辦公室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認真評審,經過嚴格的初評、終評,評選出主獎作品1件,提名獎作品3件,入圍獎作品8件。
主獎獲得者是龔靜染的長篇非虛構《李劼人往事:1925-1952》。該書比較全面地再現上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初李劼人的寫作、工作和生活情景,是一部關于李劼人先生重要人生階段的解密之書,既有真實而豐富的史料呈現,也為人們提供了重新研究、解讀、評價李劼人的新視角,具有為中國文學史研究填補空白的重要價值。全書以李劼人在樂山創辦嘉樂紙廠的經濟活動為敘事對象,為民國經濟史和社會史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時也展現了他參與到整個近代四川社會建構的過程,打開了文學與歷史、文學和社會之間的界限。這是一本致敬之書,也是還原歷史之書,愿她能讓讀者觸摸到一個真實的李劼人和風云變幻的時代氣息,進一步發掘地理與人文之間“雙重建構”的過程,為探究李劼人這位文學大師背后的地緣脈絡,提供頗具意義的非虛構抒寫嘗試。
提名獎獲得者是蔣藍的散文集《蜀人記:當代四川奇人錄》、何萬敏的長篇非虛構《涼山紀》以及雍措的系列散文《別處的生長》。
蔣藍的《蜀人記:當代四川奇人錄》在20多年采訪的龐大人物庫里,選取13人,用散文、用非虛構筆觸去還原他們的人生斷代史,一是著眼于他們的民間處境與人生向度,二是傾心于他們的特殊經歷、個人經驗與非凡事功。既強力彰顯了一種超越名利、盡一人之力與命運扳手腕、呵護生命的摯愛與尊嚴,又展示了當代四川人的勇氣、大愛與智慧。
何萬敏的《涼山紀》用圖像與文字記錄了涼山的季候、山河、植被、風俗,從西昌到金沙江,從畢摩文化到彝人之歌,通過刻畫個體來放大歷史的細節,用極具人文關懷的筆觸為我們還原與呈現了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的完整風貌和古老而獨特的文化,是一部徐徐展開的涼山地理筆記,一部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涼山人文史和精神史。
藏族青年女作家雍措的《別處的生長》承續了自己獨有的特色,以明顯的主觀意識,力道的文字,哲學層面的思考,獨特的介入視角,營造了一個與生存經驗的世界有著本質聯系,“人性”與“神性”共存,自己心中自然生長、萬物有靈的文學世界,在生命的體悟上又有了一次躍升,讓心靈的漂泊感有了著落。遮蔽或敞開,澄明或黯淡,遼闊或閉塞……她大膽創新的跨文體寫作方式,開拓了散文的邊沿,給散文創作更多的可能性。
獲得入圍獎的是:
王劍冰 《古道》(散文)
楊獻平 《西南記:北緯三十度的河山地理》(散文隨筆集)
吳惠英 《沖出橫斷山》(長篇報告文學)
胡正榮 阿克鳩射 《逐夢彝鄉——索瑪花開的地方》(長篇小說)
李明春 《川鄉傳》(長篇小說)
苗勇 《晏陽初》(長篇傳記文學)
易旭東 《成都傳:雪山下的公園城市》(長篇紀實文學)
余閑 《三十六只蜂箱》(兒童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