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學獎之夜”的破冰意義
一日,與友相聚,席間友人將我介紹給其他人相識,稱本人為“作家”,其他人皆投來欣賞之目光,并爭相加微信好友,不由感覺文人的地位有所提升。面對此情此景,不由想起多年前聽過的一則笑話:一人在街上徘徊,欲尋找一地,卻久尋不得,于是問路人,路人將其帶至城中一偏僻小巷,指著一鞋匠鋪說:“到了?!贝巳丝扌Σ坏?,原來他想找的“作協”被路人誤以為“做鞋”,遂將其帶至鞋匠鋪。
笑話歸笑話,但其中折射出的信息卻讓人對“作家”二字頗感辛酸。曾幾何時,作家似乎成了貧窮的代名詞。知名作家路遙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時,囊中羞澀的他,連去北京領獎的普通火車票都買不起?!镀椒驳氖澜纭帆@獎后,路遙紅遍了大江南北,可他仍然一貧如洗,最終在一身疾病中離開人世。從路遙的身上,可以看見那個年代許多作家的影子。作家跟娛樂明星受到的禮遇相比,可謂天壤之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對文化藝術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作家的地位也不斷得到提升,這些從國家層面以及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的相關扶持獎勵措施不難看出,文化藝術發展已迎來了最好的黃金時代。
上周末,在家中閑來無事,打開電視機,正好看到正在直播的“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這場長達兩個小時的直播節目,獨具匠心地將文學獎頒獎典禮與文學作品朗誦、情境歌舞、舞劇、合唱等多種舞臺表演形式相結合,以高規格、高質量、高水準的制作致敬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稱得上一場視聽盛宴。湖南衛視和北京衛視兩大衛視聯手打造這臺隆重的頒獎晚會,也讓“魯迅文學獎之夜”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此外,“學習強國”、人民網、央視頻、愛奇藝、優酷、騰訊等多家平臺進行現場直播,再加上全國多家報刊、網絡等媒體的報道,覆蓋面之廣,影響力之大,為文學的星空增添了一抹耀眼的光芒。
說實話,這么多年來,公眾對飛天獎、華表獎、金鷹獎、百花獎等電影電視獎的頒獎典禮司空見慣,但對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卻非常陌生,絕大多數文學獎的頒獎僅僅停留于現場,往往一個簡單的頒獎儀式就匆匆收場,極少在電視熒屏上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呈現的“破圈傳播”,不僅讓人感覺文學獎頒獎典禮形式的耳目一新,也讓人重拾對文學的關注與信心,因為只要作家創作出真正優秀的作品,也可以成為熒屏的焦點,站在聚光燈下,為公眾所熟知,得到應有的尊重。
此次“魯迅文學獎之夜”,是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首屆中國文學盛典。值得注意的是,從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開始,包括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這四大代表中國當代文學最高水平的文學獎,今后都將舉辦類似的頒獎典禮,共同打造“中國文學盛典”?!棒斞肝膶W獎之夜”的破冰意義不言而喻,在彰顯國家對文學重視程度的同時,對整個文學事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可否認,任何評獎都難免存在爭議之聲,包括世界最高文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在內,多屆評獎也曾引起大大小小的爭議,魯迅文學獎的獲獎作品自然也不例外。有爭議,有缺陷與不足,才能有進步,對于廣大作家及評獎機構而言,如何守正創新,如何創作出有筋骨、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如何評選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是一道值得思考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