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集團再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稱號,扎根時代打造中國文化IP
11月24日,第四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文化品牌評選在世博會博物館揭曉。閱文集團旗下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榮獲第四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稱號,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獲評第四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年度人物”。這是閱文集團在該評選中第二次同時摘得兩項榮譽,閱文持續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受到高度認可。
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文化品牌推選工作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下,根據“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和“上海文創50條”任務要求,由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第一財經主辦,旨在表彰骨干龍頭企業、發掘潛力創新企業、鼓勵領軍文化人物。
活動現場,程武作為“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年度人物”代表,以《扎根上海·立足時代,讓中國好故事生生不息》為題發表演講,分享了閱文汲取上海精神、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文化IP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源泉和廣闊的創作空間”,程武表示,“這是文化產業大有可為的時代,也是我們發揮產業力量、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新機遇。”
汲取上海城市文化精神,培育網絡文學精品
作為以數字閱讀為基礎,IP培育與開發為核心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閱文多年來扎根上海,在這片海納百川的文化沃土一步步成長。“黃浦江奔流不息,傳遞著這座城市蓬勃的朝氣和寬廣的胸懷”,程武說,這是閱文與上海同行共進,希望汲取的城市文化精神。
2022年上半年,閱文集團新增約30萬名作家和60萬本小說,新增字數達160億,內容生態繼續蓬勃發展,并呈現多元化趨勢。關注時代、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的網絡文學創作蔚然成風,網絡文學類型和風格出現結構性變化,精品力作不斷涌現,社會效益不斷提升。
以現實題材發展為例,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支持下,閱文連續舉辦了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培育近10萬部作品,帶動現實題材成為閱文平臺增速最快的品類之一,吸引逾23萬人參與創作。這其中,以上海為背景的現實題材精品不斷涌現。從描繪外來務工人員在滬奮斗的《上海繁華》,到關注子女教育的《都市賦格曲》,從聚焦養老生活的《玉堂留故》,到書寫三十年平民生活史詩的《上海凡人傳》……人性的溫情、城市的變遷,都濃縮在一個個鮮活的上海故事里。
科幻題材也在加速發展,已成網絡文學五大品類之一。截至2022年5月,閱文旗下科幻網文作家作品數量較2021年同比增長超112.5%,其中90后、95后占比超70%,近七成的科幻新人是首次創作,整體呈現出作家年輕化、作品精品化、風格多元化、題材細分化趨勢。
除了培育網文精品,閱文還通過《心居》《流金歲月》等影視作品展現“上海文化”的獨特標識,將上海作為一扇生動的時代窗口,以滬上普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孜孜向往,傳遞溫暖向上的社會精神風貌。
積極探索產業創新,打造中國文化IP
今年春節,由騰訊影業發起并出品主控,閱文和新麗傳媒共同出品的電視劇《人世間》上映,創下了央視一套黃金檔收視率近8年新高。10月30日,《人世間》入選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在前不久落幕的第31屆金鷹獎上,《人世間》又憑借7項提名、4項大獎成為獲提名及獎項最多的作品。
作為《人世間》出品人、總監制,程武表示,“以文學為起點,由影視創造全民共鳴,在推動破圈的同時,又形成對文學的反哺,《人世間》是中國文化產業創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小說,既是中國百姓的人間事,也是波瀾壯闊的“時代之變、中國之進”,50年靜水流深中蘊含的力量、厚重與溫暖,是打動團隊推進影視化的初衷。據悉,早在2018年初原著出版后不久,出品團隊就看到了這部小說。獲取改編權時,《人世間》還未獲得茅盾文學獎,也并非電視劇市場上的主流選題。歷時近4年,在出品和主創團隊的努力下,最終鑄成了這部帶著大眾情感和集體共鳴的時代IP。
從文學到影視,推動更多元、更開放的產業聯動,一直是閱文持續探索和建設的IP模式。在前不久公布的《新華文化產業IP指數報告(2022)》中,《斗羅大陸》《人世間》和《斗破蒼穹》位列前四。以“雙斗”為代表的閱文經典IP,通過文影漫游等產業鏈開發,IP影響力得以不斷生長、破圈,同時一步步走向海外。
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通過網絡文學及其改編作品深入了解中國的人文精神和時代風貌,網絡文學和IP生態已經成為推動中國文化出海的創新力量。截至2022年6月,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上線約2600部中國網絡文學翻譯作品,培育近30萬名海外原創作家,推出約42萬部原創作品。與此同時,《慶余年》《贅婿》《斗羅大陸》等眾多網文作品還以改編的形式走出國門,讓中國故事圈粉全球,在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
“上海致力于打造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對于文化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一直有著更高的追求”,程武表示,作為上海文化企業,也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閱文將始終以對精品的追求和創新的探索,與行業、與上海、與時代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