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不用一種尺子量人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及國學大師。他在對待人方面遵循區別對待原則,從不用一種尺子量人。
一次,章太炎和學生們閑談,提到一個學生的名字時,大家言辭有些不屑一顧,章太炎敏銳地從學生們的表情中讀到了什么。細問后得知,這個學生頗為吝嗇,也很少和別的同學來往。在一次慈善活動中,其他同學都慷慨解囊,只有他未出分文。章太炎聽后,擺擺手說道:“此一項不足以論吝嗇。”
接著又談起另外一名學生時,大家搖頭,聲稱此人生活過于鋪張,未免奢侈。章太炎問道:“你們說說,這個學生如何鋪張?”大家回答:“每日衣著與餐食好過別人數倍。”章太炎聽后仍是擺擺手說道:“此一項不足以論奢侈。”
見大家疑惑不解,章太炎解釋說:“沒有捐款的學生可能只是因為困窘,經濟上的拮據,讓自己過得捉襟見肘,如何給人施以援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每日著華服食美味之人,大概家境富有,眾人眼里的奢侈在他看來只是尋常生活而已。因此,這些不應該成為評判他人的依據。”
后來大家得知,事實上果然如章太炎所說,遂反思自身的成見之深,對章太炎肅然起敬,欽佩不已。
章太炎能夠區別對待,不用一種尺子去量別人,不被偏見所蒙蔽。這不僅是他的高明,更是一種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