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代表感言 | 蔣巍:出發,是一個作家最美的姿態
11月20日晚,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在中央歌劇院隆重舉行。第八屆魯迅文學獎35位獲獎者在頒獎禮上共同分享了屬于他們的文學榮光。蔣巍、張莉、董夏青青、龐余亮、陳人杰、楊鐵軍、索南才讓代表各獎項獲獎者先后發表獲獎感言。
——編 者
2019年秋,當我帶上一盞小臺燈,不斷翻山越嶺進村入寨,走向全國脫貧攻堅的廣闊戰場時,我忘記了那年我72歲。
先是陜西黃土高坡的一排排窯洞,再到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然后是貴州的崇山峻嶺,上海支援全國的扶貧中心,最后進入黑龍江省著名的“傻子屯”。近兩年時間,我繞了全國一圈,歸家時已經75歲了。太太說我“雖是老驥,并不伏櫪”。在上海的女兒聽說我獲了獎,當場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把同事們嚇了一跳——因為她知道老爸的辛苦。寫作時待在小旅店的房間,經常一整天沒人說話,寫到動情處,自己或淚流滿面或放聲大笑,整個身心好像還在田間地頭和鄉親們中間。今天,我可以驕傲地作證:走遍大江南北,到處是青山秀水、明窗亮瓦的新房舍,甚至是一棟棟紅柱飛檐的小別墅了。流傳千年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曾經泥漿滿地、柴草亂飛的破敗村莊,已永遠成為歷史的記憶。如畫江山、美麗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新最美最廣闊的畫卷!
無論多么偉大的意義,都是由細節組成的。在貴州銅仁的一個移民安置區,一位姓袁的農婦脫口而出對我說:“沒想到幸福生活來得這么快!”在樓下的廣場上,居委會干部正在給一大群老頭老太太辦學習班,任務是教他們如何記住樓號房號,如何乘電梯,如何開防盜門。為描述這一切,我渴望并愿意不斷地出發。今天,我和所有獲獎作家列隊在這個輝煌的夜晚,讓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出發,是一個作家最美的姿態!我相信,對于偉大中國夢和輝煌新時代所迸發的創造力,我們的想象力是永遠不夠的。只要有夢想,一切不可阻擋!
(作者系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