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先秦散文與中國古代小說的源頭譜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張永葳  2022年11月15日08:12

    在早期的東西方文藝領域,作為敘事性文類的小說不約而同地先后產生。西方現代小說作為一種講述故事的虛構文體,在民國時期被引入中國,小說這一中國自古就有的文體反而成了舶來品,這使民國以來的小說研究帶上濃厚的西學色彩。進入21世紀后,研究者開始反思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與本土化研究方式,對于散文與小說關系的研究逐漸進入大眾的學術視野。而理清先秦散文與先秦小說的關系,則有助于從源頭上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

    由于文獻的散佚與缺失,我們只能通過相關記載窺見先秦小說的一鱗半爪。從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來看,其所列的十五家小說大致有記言和記事兩種,這與先秦散文的類別不謀而合。目前,學界將先秦散文主要分為語類散文、史傳散文和諸子散文三類。語類散文以記言為主,源于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是21世紀初以來散文研究的新成果。20世紀70年代,馬王堆出土帛書《春秋事語》和《戰國縱橫家書》。90年代,上博楚簡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其中有20種古書和《春秋事語》《戰國縱橫家書》類似。這些古書呼應了現存于世的《尚書》《國語》《戰國策》等以記言為主的散文。

    隨著出土文獻的不斷印證,研究者開始意識到這類語類文獻在先秦時期的重要地位,表明先秦的散文與小說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文字層面來講,先秦散文是小說的源頭,從先秦散文的三大類別切入,可以發現其對先秦小說的影響至深。

    先秦語類散文與小說

    語類散文是以記言為主的散文,兼以記事,大致有格言體、對話體和事語體三類。《說文解字》中對“語”的定義是“論”,“論”的本質是言語表達的觀點,因而記言的目的就是記載思想,更具體地說是留存治國修身的經驗。無論是格言體、對話體還是事語體,實際上都突出了言語的教育與啟示功能。如格言、對話,是歷代流傳下來的訓言諺語、先賢語錄,這些嘉言善語有益于治國安邦、修身齊家,在歷代傳播過程中凝聚并維系著古人的價值認同。

    語類散文源于上古的“左史記言”傳統,在春秋時期的重言風尚和立言追求的推動下繁榮不息。而先秦小說的產生也和散文記言、重言、立言的傳統有關。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追溯了小說的起源:“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先秦時期有行人(專門采集民間歌謠的官員)采詩以將民間心聲上達天子的采風制度,稗官當也類似于此,稗官所采主要是百姓的街談巷語。《國語·周語》同樣有記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見言論在先秦的重要性。班固引用孔子的話對小說家評價道:“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那么,小說的“可觀之處”在哪里?

    當時的小說的可觀之處在于它保留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進而達成立言的理想。班固所錄當時的小說文本多記載先王圣賢的話語,可以推斷出小說家所記載的有關治國齊家的嘉言善語、格言德語、慧語箴言,應當出于先王圣賢及當時的鄉賢之口。這些格言善語在流傳過程中有所散佚,有些可能沒有被史書所記載,僅通過口頭流傳,難辨真偽,小說家將其收集起來,作為正史的補充材料,期待“一言可采”。東漢的桓譚在《新論》中寫道:小說家于“治身治家有可觀之辭”,其立言的宗旨可以與此相印證。由此可見,小說家保留古人的智慧、思想,以期立言不朽,這正是小說的“可觀之處”。以善于收集嘉言善語而著稱的先秦小說與語類散文同出一轍,在先秦重言、立言的傳統之下,語類散文擴充了先秦小說的生長空間,使小說獲得了“可觀”的價值。

    先秦史傳散文與小說

    在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除了有《伊尹說》《黃帝說》等“記言”的語類小說,還有《青史子》《周考》等“古史官記事”的史家雜記,這類作品是小說作為史的支流的表現。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雜述》中勾勒了史的源流,認為正史以外都是“偏記小說”,且由來已久。《隋書·經籍志》認為小說家源于“誦訓”與“訓方氏”,他們都屬于地方類史官。關于“誦訓”和“訓方氏”,《周禮·地官·誦訓》云:“誦訓掌道方志,以詔觀事。掌道方愚,以詔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則夾王車。”可見,“誦訓”是一種地方史官類,非常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久遠之事與方慝忌語。在帝王四方巡邏時,“誦訓”跟隨在王車左右,以便帝王咨詢該地之事。《周禮·夏官·訓方氏》曰:“訓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與其上下之志,誦四方之傳道。正歲,則布而訓四方,而觀新物。”注云:“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惡”;疏云:“亦謂四方政事等,既為王道誦之,又以布告于天下,使人知世所善惡,以為法戒。”可見,“訓方氏”對該地往古之事、傳聞言說十分熟悉,為王誦之,并教導天下,使人知善惡,以為法戒。

    將這些往古之事、傳聞言說作為治理某個地方的基礎文獻載記下來以備治理之用,這些傳聞史料大致就是劉知幾所說的“偏記小說”,小說明顯屬于外史的范疇。依周禮舊制,史官將國家的大事、政令書寫在簡策上,而將傳聞異說記錄在簡牘上,到春秋戰國時期仍是如此。正是憑借簡牘,史官才掌握了對歷史的再現及闡釋權力,因而史官對于傳聞文獻無疑是十分重視的,這便促進了小說史料的收集與編訂。隨著春秋諸侯爭霸,王室衰頹,史官的地位受到沖擊,天子之史官懷抱典籍流亡到諸侯國,即所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在這一過程中,一部分失職史官開始以傳播史著謀生,因而促成了史著文獻的編訂和流傳,于是地方傳聞資料開始不斷涌現。《新唐書·藝文志序》中明確寫道:“傳記、小說、外暨方言、地理、職官、氏族,皆出于史官之流也。”由此可知,小說是正史的外傳,從先秦開始已經如此。小說家自成一家的理由,除了語類文化傳統的“立言”之外,還有上述史家精神傳統的“法戒”,后世小說懲惡勸善的宗旨可溯源于此。由此,也可以看出史傳散文對于先秦小說的深遠影響。

    先秦諸子散文與小說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對諸子的定義是:“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入道,指深入研究道;見志,指表現思想。班固將小說家作為先秦諸子學術流派之一,從上文分析可知,小說家的“道”是對上古智慧之道的總結,同樣是“圣人之教”。那么,作為諸子流派中的先秦小說家,其文本樣貌與寫法是什么樣的?

    東漢桓譚在《新論》一書中對小說家的描述,是我們探索先秦小說文本樣式的重要參考資料。“若其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治家,有可觀之辭。”這充分說明小說是有觀點的,是論說文性質的,這與諸子論說性散文的特點不謀而合。桓譚還提出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說明小說家善于將嘉言善語、道聽途說等材料進行加工,“合”,有拼合、捏合之意;“譬論”,說明小說常用的方法是譬喻,這也是諸子論說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例如《荀子·非相》曰“談說之術……譬稱以明之”,《非十二子》曰“辯說譬諭”,皆認為論說文以譬喻為尚,小說顯然具有論說文“善用譬喻”的特點。“近取譬喻”中的“近取”當指身邊常見的現象,不排除周邊發生的故事;“短書”將小說與詩史等高文大冊區別開來。很明顯,桓譚描述的小說是諸子之書,與先秦諸子論說文相似,有觀點、論說、譬喻等論證方式。因此,諸子散文是先秦小說樣貌極其重要的參考文本。

    綜上所述,先秦語類散文、史傳散文和諸子散文都在先秦小說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先秦小說是先秦散文的縮影,開啟了后世小說的語類特質與敘事機能,使中國古代小說不僅以敘事為主,還以思想、觀點為尚。這構成了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源遠流長。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散文與小說文體的共生結構研究”(20BZW08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 

    97精品国产手机| xxx国产精品视频|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