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那些年我們有幸聽過的名家講座
    來源:北京晚報 | 郝中實  2022年11月11日07:56

    回想當年,在高校聽過許多文化名家講座,可謂幸運之至,且如今已難以“復制”。

    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77級”)大學生,無疑是令人羨慕的。但當時首都師范大學(原北京師范學院)師資力量尚沒有“齊備”,從外校聘請教師授課就成為“常態”。給我們上《中國古代史》課程的是著名校友、寫出《紅旗一角的故事》《少年朗誦詩》的兒童文學作家尹世霖,他給我們上了兩個學期的歷史課,那真是相當于“百家講壇”般的專家系列講座。另一位講中國古典文學的專家則是后來聞名全國的演講家李燕杰教授,他講課時總是激情澎湃,將古典文學中的勵志名篇傾情演繹,特別會鼓勵同學們勤于治學、奮發有為,他之后的演講《塑造美的心靈》,還引用了不少班里同學的“作文素材”,也令人難忘。

    真正意義上聽名家講座,是從近現代史專家榮孟源老先生開始的。他是我們同學榮維木的父親,知道榮老先生曾經寫過《蔣家王朝》,我們正好在學習中共黨史,近水樓臺,班里就邀請他來校講述中共黨史中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故事。榮老先生是著名的近現代史研究專家,講述時旁征博引、考據深入、例證生動,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

    那幾年文學熱風靡全國,對文學的偏愛,使得眾多文學青年熱追當紅作家,學校不斷邀請知名作家來開講座。劉心武剛以《班主任》《我愛每一片綠葉》蜚聲文壇,張潔則以《大森林里來的孩子》《愛,是不能忘記的》出手不凡,記得他們二人是一同來開的講座,在學校中文系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一個簡陋的講臺,兩把半舊的折疊椅,就是他們演講的舞臺。沒有講稿,沒有套話,正值創作盛年的他們侃侃而談,講創作經歷、作品追求,言簡意賅,“文學味”十足,聽起來非常過癮。記得在與同學交流時,一個同學向張潔提了一個創作上的問題,張潔面帶微笑回應:“是善意的么?”引來教室里一陣笑聲,而她關于生活與創作關系的回復,也在同學心中引發深深共鳴。

    上世紀30年代以《八月的鄉村》嶄露頭角的蕭軍先生,與魯迅先生交往的故事廣為人知。當時開講座的他已是70多歲的年紀,但他演講時始終以軍人姿態站立,聲音洪亮、底氣十足、思路清晰,為大家講述當年文學青年的探索、奮爭,講與魯迅先生交往的點點滴滴,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緒帶入那風起云涌的崢嶸歲月,看那時年輕一代如何歷練和成長。

    聽王蒙先生講座,遇到一點“挫折”,我沒有能夠擠進“主會場”,蜂擁而至的二百多人,把設在學校主樓大教室講堂擠得滿滿當當,不得已開設“分會場”。王蒙先生那時因寫出《春之聲》《夜的眼》等膾炙人口力作,在青年學生中“粉絲”眾多。意識流般的敘述方式,精妙、機智的語言風格,環環相扣的情節推進,讀起來非常有味道。記得當時一個沒有擠進講堂的同學,一定要拉開大教室的門瞧瞧王蒙先生“真容”,王蒙先生一句帶著調侃的自嘲,逗得全場哈哈大笑。他去新疆工作生活前,曾經在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短時任教,言談話語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讓人感覺特別有親和力、親近感。特別是他在談到自己身處逆境時,突然有一天聽到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旋律,在心靈深處所受到的震撼與鼓舞,感動了現場(包括我們分會場)所有的人。講座結束之后,許多人都急切地想去尋找那從藝術家靈魂中傾瀉出來的音樂。

    由此,也引起我對聽著名音樂家講座的濃厚興趣。我聽音樂講座起點很高——著名指揮家李德倫大師講解如何欣賞交響樂,題目很大,切入點很巧妙,是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談起。講座現場大家都全神貫注聆聽,李德倫大師生動地講解:“命運”如何敲門,命運決戰如何展開,如何“扼住命運的咽喉”……將一部意蘊深厚的交響樂作品講述得有聲有色,最后還不忘幽默地提醒大家,“要自己深入地用心去感受體會音樂,不能用語言講得太清楚了”。

    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女士講座是在晚上,不知為什么,文學家講座大都安排在下午,音樂家講座大多在晚上?;蛟S,音樂是屬于夜晚的,可以更好地敞開心扉。鄭小瑛指揮當時大約50歲上下,穿著簡樸素雅,風度翩翩。她講述了西方歌劇藝術的源流,歌劇《茶花女》的藝術特色……講座結束,她面帶微笑耐心地給每一位求簽名的同學一筆一畫寫上“鄭小瑛”和日期??上耶敃r沒有帶合適的筆記本,錯失了留下當代女指揮大師簽名的機會。

    所聽中央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寧德厚先生的講座,或許是他最早涉獵音樂普及教育的開端階段。他也講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也講柴可夫斯基,還親切地將其稱為“老柴”……通過講座,同學們初步了解了這些大師的作品和特點,引發了對古典音樂的興趣。

    同期在學校開辦音樂講座的還有后來成為著名樂評人的金兆鈞,他將自己研究港臺流行音樂的心得與同學們盡情分享……“風從哪里來”,一時間這一講座在學校里也挺受歡迎。

    那段時間,還有兩個人的講座很有吸引力。一個是寫出《美的歷程》的哲學家李澤厚,另一個是剛被聘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的相聲大師侯寶林。同學們對哲學家李澤厚先生的期待,主要是想親耳聆聽他對美學歷程的闡釋,中國藝術哲學史經他的“美的歷程”貫穿,讓大家深受啟迪;而對侯寶林先生講座的渴求,更多的是對“笑的藝術”的喜愛。那天,侯寶林先生著一身灰色中山裝,戴金邊眼鏡,透出儒雅氣質。他從相聲的起源說起,講相聲流派,也講日本漫才與中國相聲的異同,既有學術性,又有娛樂性,場內不斷爆發出陣陣歡笑聲。那天,我有幸搶到前排位置,也近距離目睹了侯寶林先生的兩個“絕活兒”:一個是“白沙撒字”,一邊唱太平歌詞一邊撒字,這要是在后排還真看不清;另一個是表演一段唱的功夫,他讓大家看表掐時間,一個拖腔要一口氣唱40秒以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盯看表上的秒針移動,果然,已經60多歲的侯寶林大師寶刀不老,一句拖腔唱了足足50多秒,最后還有一個甩腔……收聲的瞬間,全場喝彩聲掌聲響成一片!相聲大師的風采也永遠地留在了大家心中。

    一晃,40年已然過去,當年聽文化名人講座的情景在我的記憶中還依稀可見,今天回想,應該算是比較“奢侈”的經歷和享受,錯過哪一個都是難以彌補的遺憾。

    當年一起聽講座的同窗好友們,你們還記得這些美好往事嗎?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