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將深情的目光凝注在溫州海域
    來源:文藝報 | 曹凌云  2022年10月21日09:33

    眼前這一望無際的大海,被陽光布滿,無數的銀光躍動。這宏偉的氣象,與多元開放、與時俱進的甌越文化交相呼應。隸屬甌越文化的溫州,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個海洋大市,海岸線長達375.9公里,近海海域面積8649平方公里,有700多個島嶼,歷朝歷代都有大量的外貿產品出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世居于此的民眾與海洋文明同呼吸共命運,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2017年春季開始,我醞釀創作長篇紀實散文《海上溫州》,計劃系統深入地走讀溫州海島與海岸線,用文學的語言記錄溫州“海上絲路”的歷史,解讀溫州海洋文化,講述人與海洋的真實故事。浩瀚的大海,惡劣的環境,安謐的漁村,古老的木船,不滅的燈塔,如畫的海灘,勇敢的漁民,質樸的村姑,鮮活的人間煙火,與大海搏斗的種種驚險……這些都是我采訪的重點。

    那年8月,盛夏的溫州烈日當空,我開始走讀海島。溫州海島大多分布在近海、海灣和河口地帶,以大陸島和沖積島居多。面積較小的島嶼往往是“一山一島”或“一丘一島”,面積較大的海島在地貌上呈現出山巒、丘崗、平地、潮間帶以及海域的環狀結構。這種地形地貌決定了溫州海島開發利用的特色,也決定了海島居民的聚落形態。許多海島是海洋交通網絡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海洋航行的錨地,是島民、漁民、船夫、商人、游客們生活、活動的最佳選擇,有效促成了多元文化、多種民族的互動與交流,是能夠實現人員與物資進行快速輸送的海上途徑。我選取了其中22個自認為有代表性的島嶼,進行較為深入的走訪。

    每次走向海島,迎面撲來的海風、海浪,總帶給我一種壯懷激越的情緒。每到一個島嶼,我更多時候是選擇居住在漁民家里。在人跡稀少的大瞿島,我住在大瞿村老人協會詹會長家里。白天考察大瞿林場、尋找大瞿石景、跟詹會長出海拉網,晚上陪詹會長喝酒聊天,直到月色映照著窗臺,推門一看,屋外一片茅草地,露水清涼。有一晚我們在飯桌前聊天,幾陣海風把屋外的茅草刮得沙沙響,他說:“這茅草曾經是大瞿島最值錢的‘經濟作物’,比黃魚還貴,是島民們的最愛,根本舍不得當柴火燒。因為當時島上的漁寮頂蓋,都得用茅草編成,過冬的番薯窯保溫,也離不了茅草。后來村民大多搬到陸地,茅草沒人割了,蔓延成災。”在詹會長這半是惋惜半是感嘆的話語中,我聽出了時代、海島和人們生活的改變。

    去鹿西島采訪前托朋友約好了3位采訪對象,不料都是少言寡語之人。結果坐在前往島上東臼村的出租車上,司機阿龍卻主動給我介紹起鹿西島的基本情況,我趕緊抓住時機與他攀談。阿龍能說會道,講著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和漁船上的寂寞、危險。東臼村很快到了,我沒有下車,讓汽車在鹿西島轉了一圈又一圈。從阿龍的口中,我了解到鹿西人的過去和現在,以及他們的磨難、倔強、掙扎和奮斗。一個個普通人的命運,始終融合在國家與時代的整體命運中。傍晚時分,我要下車了,我們加了微信。神遇而得心遇,兩個月后,受阿龍的邀請,我帶著家人又去了一趟鹿西島,這一次是純粹的吃喝玩樂。

    我在北麂島生活的時間最長,12天里交了許多朋友。比如在殼菜岙村,我與一位陳姓漁夫聊得很投機,但我不能叫他老陳,“陳”諧音“沉”,有忌諱,要叫他船老大或者半邊東。他告訴我,他16歲就沒了同樣是船老大的父親,接過了父親的漁船開始在大海上漂泊,與海浪爭斗,獲取鮮美的海鮮。他又用這些海鮮,換成了家里點燈的油、御寒的衣,變成了弟弟、妹妹上學的書和寫字的筆。還有,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半邊東躺在大海深處的漁船上,望著星星和月亮,構想自己未來的生活。我們幾乎無所不談,親密如自己的鄰家兄弟。有一次半邊東突然問我:“本島的最北岸有個山頭叫拳頭山,山邊的礁石很美,還有多處峽谷和山洞,你去嗎?”我說:“去。”但是,路上行走困難,沒有山路,也不知草叢底下的情況。島上多蛇,草叢下面還有溝壑,埋伏著太多的危險。歷經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海岸邊的礁石上,見到了一條深不見底的峽谷,我已沒有了欣賞風景的興趣,只感受到雙腳踏踏實實踩在礁石上的幸福感。

    海島上背井離鄉的人多,廢棄的房屋也多,一些基本完好的石頭房緊閉門窗,讓老鼠做窩,任藤蔓纏繞,實在有些落寞和凄涼。不過,也有一些外來的人,他們為了夢想來海島上打拼,然后安家,扎下根來。我在北龍島,就住在湖南人老孫的家里。老孫2002年開始在島上打散工,一年收入3萬多。2007年他又把妻子接來,妻子很快學會了補網技術,一年可賺2萬多元。兩個孩子在老家讀書,讓老人帶著。老孫說:“我以前在工廠里做事,天天上班,還被好幾層人管著,在這里圖個自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休息幾天。島上許多房子沒人住,空著,我們住著也不要錢。”正是捕鰻魚苗的時節,漁民用毛竹在海里打樁,白天老孫很是忙碌,兩個肩膀背兩棵毛竹到船上去,要趕潮水,腳步飛快。在北漁山,來自連云港的李姐在島上開店已有5年,她閱歷豐富,個性張揚,處事大膽而內心平靜。她說:“這里的海水和天空一樣藍,一塵不染;陽光和海風這么纏綿,美好如初。我喜歡北漁山。”她一邊說一邊笑,笑容甜美而燦爛。他們尊重自己的內心,堅守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新海島人”的形象。

    有一次,我跟隨洞頭漁民出海兩天。漁船進入了深海區,出沒在風波里。我一開始有新鮮感,居然進入了大東海的腹地,身臨其中,見煙水蒼茫,大海上的夜空那么高遠、深邃,透著無限的神秘,心情萬分激動。可大海深處,無風也有三尺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我頭暈目眩、嘔吐不止,給漁民增添了不少麻煩,他們還安慰我:新手出海打漁基本都有暈船的過程,飯吃不下,體力不支,但還得爬著出來拉網。我本想從旁觀者轉換成參與者,這一次卻以失敗告終。

    深入生活的過程中,兩次遇到危險。一次是上北關島,由于船老大沒有把握好潮汛,船只到達目的地時潮水已落,長滿了苔蘚的簡易碼頭光滑如冰,很難上島。陪同我的一位當地鎮干部吩咐我小心上岸,自己卻滑進了海里,因船老大搶救及時,鎮干部沒有生命危險,但后腦勺被礁石磕破流了血。還有一次從北策島坐船回洞頭島,遇上大風大浪,船只搖晃得厲害,傾斜到30多度,我與幾位鄉鎮干部抱團蹲在船艙的一角,把生命交給船老大。我感到了恐懼,死亡仿佛很遙遠,而又伸手可及,心想大海在賜予人們物產的同時,又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本來半個多小時可以到達的航程,這一次開了兩個多小時,等船只戰勝風浪安全靠岸后,我們擁抱歡呼。

    海島上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植被茂盛,但有時天氣酷熱,超強的紫外線炙烤著肌膚;而到了冬天,天寒地凍,海風又很刺骨。大部分海島沒有公路和汽車,從這村到那村要登石階、過沙灘、攀礁石、鉆巖洞。居住在漁民家里,蚊子像蜻蜓一樣飛舞,蜈蚣在床腳邊爬來爬去,門口還有蜥蜴和蟲蛇經過。無人島上更是蠻煙瘴雨,飛禽走獸游走其中,必須有野外生存的本領。

    2019年元旦過后,我完成了22個海島的走讀,又開始計劃中的溫州海岸線走讀。高強度的走讀采訪,是一項繁重的體力活,長時間下來,我身體疲勞,右臂劇烈疼痛,先是患了帶狀皰疹,再是皰疹后遺癥神經痛,苦不堪言。我只得停止工作,四處求醫問藥,右臂被針扎得千瘡百孔。等到鉆心的疼痛得到控制,我又繼續走讀海岸線。

    在漫長的歷史上,溫州沿海地區經歷了4次海水侵入(海侵)和海水后退(海退)現象,造成了海岸線的巨大變化。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海侵發生在距今約5000年時,現在的溫州東部平原地區在當時都是一片淺海,如今位于溫州市中心、最高海拔707.4米、總面積117平方公里的大羅山在當時是海中孤島,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海岸基巖出現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崖。在距今3000年的時候,因氣候變化等原因,海水逐步外退,海灣漸次淤積,沖積平原范圍不斷擴大,溫州沿海平原開始成陸。

    人類活動與經濟建設是改變溫州海岸線的另一重要因素。溫州沿海的人口增長、林木砍伐、植被破壞,導致低山丘林水土流失,泥沙順流而下,沿海河口淤積速度加快。改革開放以后,特別進入21世紀以來,大規模的圍墾造田、圍海養殖,再加上防洪防潮和港口碼頭工程的實施,大大拓展了河口平原面積。在海面變動和“人工淤積”的共同作用下,溫州海岸線成了現在的模樣。

    我從溫州海岸線的最南端蒼南縣霞關鎮開始走讀,綿延168.8公里的蒼南海岸線可謂是黃金海岸線,藍天、沙灘、大海、灘涂和一個個經過精心打扮的小鎮、漁村,被沿海公路串聯在了一起,構成了獨特的濱海景觀。從鰲江河口到飛云江河口,從溫州灣到樂清灣,濱海風光依然秀麗,玩山轉水、住宿美食的地方不少,但更多的是一幕幕火熱的建設場景:一聲聲開山炮響起,一輛輛工程車駛過,一座座山頭被削低推平,一畝畝灘涂被填埋連通,散落在海岸線上的30多個圍墾區,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制造了一個個滄海變桑田的故事,溫州未來的沿海版圖又是另外一副模樣。我在期盼家鄉溫州建成港城一體、生態宜居、幸福和諧的現代化港口城市的同時,又有些擔心:這幾年人工修復、建造沙灘成了新趨勢,那么幾十年、上百年之后,是否會出現人工修復、建造海岸線和灘涂呢?這應該是一個兼具自然與人文的話題。

    走讀海岸線用掉了我數不清的周末和節假日,我也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是在面對大海的房子里枕著海浪睡去。是的,我喜歡在淡淡腥咸味的海風中看日出日落、潮漲潮消,我喜歡在海灘上撿拾被海水打磨成色如蜜蠟、質似凝脂的玻璃皮和陶瓷片,泥質海灘時常弄臟我的衣褲,沙石海岸時常硌疼我的腳板,卻絲毫不影響我那愉悅的心緒。那些周末和節假日,都成了我生命中美好的時光。

    有一次在沙灘上散步,時值退潮,我無意間發現身旁一幅幅奇妙的“作品”:密密麻麻的小沙球有規律地排列著,一組一組地分布在沙灘上,與沙灘上水流的痕跡構成一幅幅線條流暢、意境獨特、布局精美的“沙畫”。這是誰的“作品”?我細心觀察,原來是由圓球股窗蟹“創作”的。圓球股窗蟹為沙蟹科股窗蟹屬動物,最大的個頭也不超過1.5厘米。它們與海相伴,以潮為時鐘,穴居在潮間帶的泥沙里。它們行動十分謹慎,從不離洞穴太遠,為確保返家路上沒有障礙,對丟棄的沙團有序放置,于是小沙球成輻射圖案排列,沙灘上到處是它們“創作”的“沙畫”。許多“沙畫”“畫”在沙灘上的水流印痕里,富有個性和鮮活的生命力,很適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我還多次看到印刻在海灘上的“大樹”,有時一兩“棵”,有時三五“棵”,這是奇特的潮溝帶給我們的地貌景觀。潮溝是由潮汐反復沖刷而成的,而我看到的潮溝,像極了一棵倒臥在海灘上的大樹,有粗壯彎曲的主干,有清晰分明的枝條,枝條錯雜生長,枝杈間還長有幽綠色的“樹葉”,而眼前的海灘就是一幅巨型的“水彩畫”。

    這樣的“水彩畫”只能在落潮時出現,漲潮時,大大小小的潮溝就會被海水淹沒。有海洋專家告訴我,潮溝是在潮汐作用顯著、波浪作用較弱、坡度相當平緩的海灘和河口才能形成,溝邊滋生出的綠色石莼、海發絲等海藻,就是我說的“樹葉”。如果要看潮溝景觀,最好尋找寂靜、泥性較強的潮間帶,海造地設,準能一睹奇麗景觀。

    海岸線就像一座藝術博物館,里面的“藏品”精彩絕倫,而且“布展”考究,值得我們不斷去探尋、發現和欣賞。

    溫州人因白手起家、拼搏闖蕩、敢想敢干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創造了溫州的繁榮。甌越之地,今更勝昔,在新的全球競爭和合作格局中,溫州正處于由“甌江時代”向“東海時代”跨越的征途中。溫州海洋文化,就是“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的“溫州人精神”之源頭,海洋文學在整個溫州地域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創作《海上溫州》之前,我對溫州城東的大海熟視無睹,如今,我與大海有著難以割舍的關系。3年多的走讀,我走漁家,上漁船,訪漁民,問漁汛,聽老年人回憶,與青壯年談心,我們在海風中感受心靈的交匯,在海浪中孕育浪漫的情懷。我用紀實散文的名義,用溫熱的文字,抒寫下這些金子般閃亮的美好,同時也不回避真實的苦難和迷亂的景象,盡量保留和還原那些關于溫州海洋文化的歷史片段和與大海息息相關的人們的生活細節,當然,也包括我個人的思考和對“海上溫州”的深情與眷戀。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