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快意簡短 妙趣橫生——徐志摩致傅斯年的一封信
    分享到:
    來源:《隨筆》 | 石興澤  2022年10月17日08:30

    “祝你胖壽無疆”。徐志摩熱情真摯,傅斯年剛正嚴明,兩人交往方式親切而瀟灑,情誼親密無間,是為一段佳話。

    傅斯年和徐志摩是兩種性格的人。一個是著名史學家,性情暴躁,剛正嚴明;一個是著名詩人,性格隨和,浪漫多情。但他們都率性純真,重義多情,遂成為很親近的朋友。他們都是人世間稀有的天才,也都在自己的人生事業上創造了輝煌成就??上n天無情,過早地奪去了詩人徐志摩的生命,十幾年后又奪走了史學家傅斯年的生命。盡管他們在開放的時代文化語境中都成為備受關注、深受愛戴的人物,但他們間的交往卻沒有得到認真梳理。好事者翻閱文林雜俎,發現徐志摩致傅斯年的一封信函,如獲至寶。大數據顯示,這已經引起過關注,但細讀信件,覺得其中透露了些許有意味的信息,仍有分享價值。

    徐志摩給傅斯年的信,簡短快意,妙趣橫生。

    傅大哥:

    我叫新月寄一份我第三集詩的校樣給你——供給你一個出氣的機會,好不?

    詩刊二期印得有三百多處錯,尤其大雨的長詩,一并送你換罵!

    我十二又得滾了。祝你胖壽無疆

    志摩

    七月九日

    徐志摩致傅斯年的信

    徐志摩果真是天才靈性的詩人,隨便寫來便情趣橫生,讀書信,聽語氣,可感受到他們非同尋常的情誼,也為鉤沉他們交往的蹤跡提供了稱得上豐富的信息。而那瀟灑的字體,也顯示出沙揚娜拉般的隨意。

    這封信寫于1931年7月9日,新月《詩刊》第三集出版之后,徐志摩遇難之前,應該是他寫給傅斯年的最后一封信——查閱徐志摩和傅斯年遺札,都沒發現再有書信往來。

    徐志摩出生于1897年1月15日,傅斯年出生于1896年3月26日,按陰歷他們是同一個屬相,按陽歷傅斯年長一歲,故徐志摩稱其“傅大哥”。但并不是比他年紀大的,他都會這樣稱呼,“傅大哥”及其“胖壽無疆”的祝福,道出了他們誠摯親密、率真隨意的關系。

    這源于他們“兩度同學”“兩年同事”的情誼。

    首度“同學”是在北京大學。傅斯年1913年考進北京大學預科,三年后修完預科課程升入本科國學門;徐志摩1916年到天津北洋大學預科讀法學,次年隨北洋大學法學科并入北京大學,與傅斯年成為北大同學。他們學的專業不同,志趣也有明顯差異。傅斯年醉心國學,在劉師培、黃侃等先生指導下潛心攻讀,志在承繼“太炎學派”衣缽,心無旁騖;徐志摩雖在中學讀書時就發表過詩歌和文學評論文章,且詩性靈動,卻沒有選擇感興趣和擅長的文學。他對學業并不特別用心,喜歡結交學界名流,尤其崇拜梁啟超,還舉行了很正式的拜師禮。當時北大學生人數雖然不多,但他們交往的圈子不同,“同學”卻不一定相識。

    徐志摩在北大就讀時間很短,與傅斯年同學大約一年時間。在傅斯年走出舊學營壘投身新文化運動、發表文章倡導文學革命時,他已經離開北大——他1918年赴美留學,仍讀政治經濟學,對國內的新文化、新文學運動沒有給予特別關注。傅斯年創辦《新潮》雜志,鼓吹文學革命,在師生中聞名遐邇時,徐志摩還在美國讀學位,受新文化運動影響,興趣逐漸轉向文學,并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他應該從《新青年》《新潮》雜志上讀到傅斯年的文章,即便沒有多深的印象,也有助于后來的交往——畢竟,“北大同學”是鑿鑿的事實。

    《新潮》雜志創刊號

    再度“同學”是1920年,地點是英國倫敦大學。

    是年1月傅斯年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師從史陪曼教授研究實驗心理學,兩個月后徐志摩到該校的政治經濟學院讀博士學位。這次“同學”約一年時間,因徐志摩轉入劍橋大學皇家學院而結束。但同為海外學子,同在一校讀書,他們見面來往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傅斯年家境貧困,很小就背井離鄉遠到天津求學,較之一般青年顯得成熟穩重,比家境優越、自由詩性的徐志摩更見成熟。傅斯年性格豪爽,熱心助人,有時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謀慮操持,海外留學時就表現得很突出,自然也會關照“愛惹事”的徐志摩,“傅大哥”這個稱呼應該是這個時間開始的。

    當時英國聚集了很多中國的青年才俊,他們留學海外,沒有家庭羈絆和人事牽掛,且才氣飛揚,青春浪蕩,讀書之外少不了聚餐郊游,也少不了風花雪月。徐志摩詩性浪漫,較之一般更見突出。美麗的康河激發了青春激情,他接來妻子張幼儀,卻又熱烈追求林徽因,戀愛、離婚都搞得轟轟烈烈。青年人喜歡熱鬧,留學生活單調寂寞,大家往往跟著起哄,出主意、架秧子,加油鼓噪。趙元任、楊步偉夫婦剛到英國就知道留學生中“風行”離婚,徐志摩和張幼儀便是被鼓噪的對象之一。傅斯年飽受舊式婚姻之苦,中學讀書時就接受了家長安排,與聊城鄉紳丁理臣的長女丁馥翠女士結了婚,時間是1911年,比徐志摩結婚還早幾年。傅斯年極不情愿,但奉母至孝,沒有勇氣拋棄母親給他的“禮物”,遂長期離家獨自生活,和魯迅一樣用疏遠、冷漠的方式拒絕。傅斯年對徐志摩的離婚或許有些想法,甚至欣賞,但不參與鼓噪起哄,他沒精力更沒興趣,且分得清利弊輕重,其成熟穩重贏得徐志摩的尊重——“傅大哥”中包含著太多的內容。

    傅斯年和徐志摩都在德國柏林大學讀過書,但他們是“校友”而非“同學”。1923年秋傅斯年到該校時,徐志摩已經與張幼儀解除婚姻關系回國多時。1925年3月徐志摩赴歐旅行,到柏林看望張幼儀和孩子,與傅斯年曾經相聚。此時,傅斯年雖然仍舊涉獵駁雜,但主要興趣在實驗語言學和史學,與熱衷“詩學”的徐志摩有了許多共同話題,并因此加深了徐志摩對他的認識,也突出了其在徐志摩心目中的位置。幾個月后,徐志摩接手主編《晨報·副鐫》,羅列了頗為壯觀的撰稿人名單,其中就有傅斯年。徐志摩把他寫進名單,有借以擴大聲勢的意思,但也不完全是,因為他知道傅斯年寫過詩,也知道他有詩的慧眼,懂詩,評論起來有過人之處。對于徐志摩的詩,傅斯年是否有過批評,沒有資料記載,但聽徐志摩信中的意思,似乎也被“罵”過。

    因為“知道”他“懂詩”,所以《詩刊》創辦后,有時寄給他——“換罵”。

    《詩刊》創刊于1931年1月,徐志摩表現出很大熱情,投入了很多心血。可惜,這個對新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詩歌??胬m時間不長,因徐志摩遇難而夭折。

    《詩刊·志摩紀念號》

    在此期間,他們有過兩年的“同事”經歷。1929年傅斯年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遷址北京,并應邀到北京大學做兼職教授。其時,徐志摩雖已移居上海,但仍在北京大學擔任教職。他們一個是歷史系教授,一個是英文系教授,都屬于文學院,院長胡適和校長蔣夢麟是他們的好友,見面來往的機會較多。而林徽因的“太太客廳”和其他朋友也時常提供見面相聚的機會。那時候的文人學者大都活得比較灑脫,教書治學之外,打牌、喝茶、聚餐、游玩,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徐志摩隨和,傅斯年率真,見面后有傾心交談,也有開涮調侃。傅斯年與人交談,有時昂起碩大的頭顱,仰天噓氣,似乎有些“不屑”的架勢,被很多人視為高傲,并因此惱他遠他。他在徐面前也有這種情態,但徐不在意,他知道傅斯年真誠熱心,仰天噓氣并非因為高傲,用幾個瀟灑動作,幾句玩笑,就會讓性情暴躁、好著急生氣的傅斯年“熄火”。傅斯年身體肥胖,徐志摩和羅家倫等要好的朋友時常捉弄他,拿他的胖開玩笑,也常給他提供“出氣”的機會。

    徐志摩多情率性,因追求林徽因而離婚,林結婚后又瘋狂追求陸小曼,婚后生活有些狼狽,傅斯年常表現出老大哥的關心。因為他知道徐志摩秉性純凈,真摯熱情,所以喜歡跟他來往。傅斯年曾經跟好友丁文江談論徐志摩,丁認為徐志摩是好人,理由是他“不說謊”;傅斯年笑說這個理由太簡單,徐志摩有很多好品性。但他同意丁的看法,特意把這段內容寫在紀念丁文江的文章里,表示了情感豐富的褒獎。

    徐志摩寫這封信的時候,正值生活窘迫之際。為了滿足陸小曼每月五百元生活費的要求,他奔波于京滬之間,在多所大學兼課掙錢,疲倦不堪。“我十二又得滾了”,道出了多少無奈。

    寫信源于《詩刊》。因奔波勞累,《詩刊》的校檢和印刷質量大受影響,據說,《詩刊》第二期有錯三百多處,僅孫大雨的《自己的寫照》就多達九十余處。因錯太多,徐志摩有些愧疚,第三期校樣出來后,一并寄給傅斯年。傅斯年忙于史語所建設,忙于安陽殷墟考古及其他事業,沒有多少時間讀詩論詩,有時見面后不客氣地發表點意見,也就是徐志摩所說的“罵”幾句。但這兩期錯誤實在太多,他知道又要挨罵,所以寫信說給對方提供一個“出氣”的機會。而知道挨罵還要寄送校樣,讓對方“出氣”,這類“換罵”的玩笑恐怕只有徐志摩這種性情的詩人做得出來,只有在徐、傅這種關系的朋友間才能發生。

    信中提到的《自己的寫照》是孫大雨的長詩,創作于1930年前后。孫是中國現代詩歌史上很有才華的詩人,被視為“清華四子”之一。他十五歲開始寫詩,后加入新月社,致力于新格律詩的創作嘗試和理論探索。其時,他詩情滿滿,雄心豪邁,《自己的寫照》計劃寫九百行,《詩刊》二、三期發表二百多行。徐志摩說“這二百多行詩我個人認為是十年來(這就是說自有新詩以來)最精心結構的詩作。第一它的概念先就闊大,用整個紐約城的風光形態來托出一個現代人的錯綜的意識,這需要的不僅是情感的深厚和關照的嚴密,雖則我們不曾見到全部,未能下精審的按語,但單看這起勢,作者的筆力的雄渾與氣魄的蒼莽已足使我們淺嘗者驚訝?!毙熘灸τ鲭y后,《詩刊》???,孫大雨失去了寫下去的興趣,不久便因詩情落寞而退出詩壇。徐志摩遇難是中國現代詩歌發展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一顆詩星因此隕落。

    徐志摩這封信很短,算上標點符號也只有八十多個字符,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生動地傳達了親密無間的情誼;語言一如性格,瀟灑倜儻,靈性飄逸,顯示出極強的“造化”能力。結尾祝詞“胖壽無疆”,既有“悄悄作別”的瀟灑祝福,也有忍俊不禁的快意取笑,于輕快靈動中傳遞出美好的情誼。無論從哪方面說,都稱得上現代名人尺牘中難得的佳作。

    信外余音:

    傅斯年對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姻態度似無記載,而他自己則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無愛婚姻的折磨之后于1934年與丁女士離婚,同年8月跟同學俞大維的妹妹俞大?結婚。抗戰開始后國民政府機關和民眾大流亡大遷徙,受戰爭局勢影響,交通工具極其緊張,搬遷運輸艱險備至。1940年12月9日傅斯年給陸小曼的前夫、時任國民政府兵工署昆明辦事處處長、負責戰時后勤物資補給工作的王賡寫信,希望讓史語所的部分物資搭乘他們的便車。俞大?和部分家眷所搭乘的川滇包車破爛不堪,11日行至曲靖,汽車出現故障,一車人困于山路上,傅斯年多次聯系無果,深感“前程堪虞”。他焦急萬分,打電報給王賡,請他通過關系打探情況,幫助解決問題。

    很多事淹沒在史海深處,筆者視野有限,不知道王賡怎樣幫助史語所家屬脫險,也不知道史語所家屬脫險是否與王賡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幫助傅斯年解決了前一個問題——他有這個能力和擔當,更有這個胸懷和氣度。當年他以紳士的瀟灑把陸小曼拱手“讓給”徐志摩,成就了現代愛情傳奇,表現出男人的胸襟氣度,也贏得很多人的贊嘆。傅斯年所托,在其權限之內,為公為私都責無旁貸。王賡是一個素質極高的中國軍人,傅斯年寫信打電報充滿期待和信任。此固然與徐志摩無關,但從我們的視角看,他是徐志摩“本事”上衍生的故事人物,提到他仍會產生諸多聯想。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