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穿越救亡流”與“歷史研究范” ——歷史穿越小說如何對話歷史
    來源:文學報 | 吉云飛  2022年10月15日09:33
    關鍵詞:穿越小說

    在最早的歷史穿越小說中,歷史是一個單純為撫慰個人的歷史和現實創傷經驗而營造的療傷空間。這種主體的自我安慰不可自拔,至今仍是所有的歷史穿越小說都必須遵循的鐵律,但如果認為穿越就停留在一種自我麻醉之中,那就和在霧霾天的北京觀察星象沒有區別。

    “歷史研究范”并不是要以做歷史研究的方式來寫歷史小說,更不是不能在小說中改變歷史,而是要以研究歷史的態度來對待小說中出現的歷史事實和歷史邏輯。“歷史研究范”的流行代表著網絡小說中歷史的再臨,尤其是中國古代歷史與古典文化的復歸。

    在中國網絡文學“浮出歷史地表”的過程中,歷史穿越小說是最早進入學術界視野的,但也是被誤解最多的文學形式。不只是還在“網文部落”門前張望的多數研究者,就算是“土著居民”,對這個在網文中土生土長出來的概念也大多“不知其所以然”。至于圈外人耳聞較多的《甄嬛傳》與《瑯琊榜》,更是連嚴格意義上的歷史穿越小說都算不上。不過這并不影響穿越在網絡歷史小說里成為一種基本方法,可以說在這里,沒有穿越就幾乎無法講述歷史。

    那么,穿越本身是如何被引入到歷史小說中的呢?又在其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此外,還有一種最常見的誤解是認為“穿越”歷史只是在“惡搞”歷史,但如今以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史實的“歷史研究范”卻已成為歷史穿越小說的主流。這一從輕視史實到尊重歷史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呢?而這些實質上是由社群決定作者主筆的歷史小說又在重構著怎樣的中國歷史并表征著何種現實的價值取向?

    一、穿越作為方法

    “穿越”并不是網絡小說中才有的元素,但“歷史穿越小說”卻是網絡小說里才有的類型。作為一種元素的穿越在黃易的《尋秦記》(1997)與席絹的《穿越時空的愛戀》(1993)中都早已有之,甚至還有人追溯到了馬克·吐溫的《在亞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1889)。不過在2001年9月開始連載的《中華再起》(又名《異時空——中華再起》)才是歷史穿越小說大潮的真正開啟者。在這里,穿越不再只是愛情故事和英雄傳說的新背景,而是作為一種方法,直指近代以來歷史和文學最重要的向度——關于民族國家和個人身份的想象與認同。

    值得玩味的是,被追認為歷史穿越小說鼻祖的《中華再起》,起初甚至不被看作是歷史小說,無論作者還是讀者,都只將它視為一部非常另類的軍事小說。

    《中華再起》發表時,以夢回漢唐的《從春秋到戰國》(又名《開戰中國》)為代表的軍事架空文正席卷著當時大部分的網絡論壇。這一批軍事小說主要描寫若干年后崛起的中國為爭奪生存空間和世界霸權而進行的一系列未來戰爭。但要“將紅旗插遍全球”的這些軍事小說顯然與中國當時“韜光養晦”的對外方針背道而馳,因此很快就登上了第一批互聯網禁書名單。不過首發在幻劍書盟的《中華再起》雖然也以軍事內容為主,卻沒有想象未來,而是回到了過去,講述兩個現代軍人后代穿越到太平天國起義時期,利用穿越者的“后知之明”建立自己的武裝和根據地,并最終通過一系列對內對外戰爭“拯救民族危亡”的故事。

    穿越當然是一種“外掛”,但這只是它最基礎的作用。在最早的歷史穿越小說中,歷史確乎是以未來的“替代物”的面目出現的,是一個單純為撫慰個人的歷史和現實創傷經驗而營造的療傷空間。這種主體的自我安慰不可自拔,至今仍是所有的歷史穿越小說都必須遵循的鐵律,但如果認為穿越就停留在一種自我麻醉之中,那就和在霧霾天的北京觀察星象沒有區別。從一開始,歷史穿越小說在時時處處撫慰人的同時,就在反反復復地糾擾人。穿越者就這樣兒戲般地輕易拯救了衰微的近代中國,對那些真正為此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是否是一種大不敬呢?而就算推翻清朝建立了共和國,國家就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嗎?歷史穿越小說并不避諱此類尖刻的問題,《中華再起》和《鐵血帝國》(月蘭之劍,2001,鐵血論壇)的第二部就都涉及到了共和國建立后的種種困境:濃重的黑幕依然籠罩在新生的中國大地上。在從獲得“改變民族命運的可能”的短暫驚喜中很快清醒過來之后,一部分人開始從“振興中華”追問到“該如何振興中華”,探討“穿越后真實的可能性”。穿越和救亡落到地上,最終成為了網絡一代清理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原初動力。

    就算最初軍事小說多過歷史小說,但歷史穿越小說的成長與進化卻一刻未停。傳統歷史小說的優點很快就被吸收過來,如姚雪垠的《李自成》就被晚明穿越小說作者看作重要的史料來源和參考對象,而穿越則在反復的創作實踐中被視作一種基本的方法徹底固定下來。首先,穿越將成長小說的模式全面地引入到歷史小說之中,解決了網絡文學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閱讀快感問題。在增強讀者代入感和滿足閱讀期待方面,穿越是最廉價的寫作方式。同時,歷史必須要與現實發生關系才能被當代讀者所廣泛接受,而穿越就是網絡歷史小說中現實與歷史對話的主要方式。穿越并不是要去擾亂歷史,而是要把歷史帶出博物館和故紙堆,讓歷史重新活過來進入到網絡一代的生活中。與其說穿越歷史是讓作為個體的現代人回到古代,不如說是讓現代社會的普遍精神與集體欲求通過這一被選中的肉身返回了歷史現場,讓歷史與現實有了一個直接對話的機會。此外,穿越對歷史的介入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說傳統歷史小說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站位對史實進行裁剪,那么歷史穿越小說就是以一個實踐者的身份親身參與到對歷史的改造中。穿越小說里的歷史經驗總結和觀點表達不是在閱讀結束之后才開始的,而是始終貫穿在文本中,歷史的幻象就是現實的倒影,甚至是未來的方向。用現實建構歷史,在歷史中想象未來,在這里,歷史、現實與未來三者已近乎一體。

    二、振興中華:穿越者的家國情結與歷史選擇

    在“穿越救亡流”小說中,作為方法的穿越固然重要,但塑造歷史的根本動力還是穿越者的救亡情結。而對不同的救亡模式或者說歷史道路的重新選擇也一直都是此類小說的最大看點。這種對歷史的再次選擇并不是由小說作者所能獨自決定的,甚至不只是依賴于當時主流的社會思潮。如今,要通過穿越來進行“重建文明”試驗的《臨高啟明》雖是由吹牛者創作,但五百多個穿越者中已有一百多位被網友實名認領,作者只是這場大討論的主筆者。吹牛者不光在高峰期里每天多達數百個的討論帖中獲得大量養料,還直接從認領角色的龍套和以自己為主角寫作的同人小說中擇優加工改寫到《臨高啟明》里。

    在具體的創作實踐中,這些由作者和讀者一起組成的“網絡歷史共同體”早已不再滿足于簡單地認同某一歷史的結果,而更關注在這一歷史建構過程中被遮蔽和排斥的其他可能性。在處理混合著“斷裂”與“延續”,顛倒著“中心”與“邊緣”的近現代史時,“穿越救亡流”小說沒有定于一尊,而是展現了歷史的多重可能性,以及只有在世界的多重可能性中才能真正被實現的人的多種可能性。作為此類小說代表的《我是軍閥》(caler,2009)和《赤色黎明》(緋紅之夜,2012)都努力地在書中打開了一種被遮蔽的歷史可能,也唯有如此,我們才有理由把“穿越救亡”視為一種理解我們從哪里來、如何被塑造,并思考我們可能到哪里去的過程。

    《我是軍閥》和《赤色黎明》可以說是網絡時代中的“地下文學”。它們都曾在主要文學網站首發,也都因為涉及敏感政治題材被封殺,但仍通過各種盜版網站、QQ群、百度貼吧等“地下渠道”在讀者中流傳。《我是軍閥》用非常細膩寫實的筆觸講述一個穿越到清末民國的留德軍官,從在歷史的狂潮中苦苦求生,到繼承北洋軍閥的政治遺產并最終在抗日勝利后統一中國的故事。書中塑造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軍閥頭子形象——主角戴季良一生主張實用主義的溫和改良,反共反蘇,懷疑革命,并極端仇視暴力革命。這當然是由作為軍閥的戴季良的“屁股”所決定的,更是作者本人所代表著的一大批讀者的共同立場。《我是軍閥》可以說凍結和消解了整個二十世紀初的革命浪潮。

    而《赤色黎明》則旗幟鮮明地選擇了社會主義革命,所持的立場與《我是軍閥》針鋒相對,不過這種尖銳對立更多是現實中思想領域激烈紛爭的投射,兩本書并沒有直接的對話關系。對《赤色黎明》,部分讀者甚至用“第一次以網絡小說的形式來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社會主義理念”來形容,他們認為這是一部講明白了中國革命為什么一定會發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一定會勝利的穿越小說。當然,這與《赤色黎明》的被封殺并不矛盾。

    本書的主角陳克是穿越到了1905年的清末的現代人,他在十月革命之前就在安徽農村成功打響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第一槍——中國的革命不只是外來物,而是在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生長出的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作者試圖用穿越的形式從頭開始闡釋“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并在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革命奪取全中國的過程中,點明“土地革命”與數次“整風運動”發生的緣由,甚至在努力解釋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里“文化大革命”出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三、“歷史研究范”:虛擬現實主義抑或歷史的復歸

    “穿越救亡流”是以救亡為主題的穿越小說,而“歷史研究范”更多的是一種書寫歷史的方法。這一方法與穿越不但并不矛盾,還是以“追求穿越后真實的可能性”為開端發展起來的。不過《臨高啟明》《我是軍閥》和《赤色黎明》等“穿越救亡流”的代表作品雖然都充滿著歷史的質感和具體而真實的飽滿感,但由于它們對既有歷史的改變實在太深太廣太酷烈,天地翻覆之后即使有歷史現場感也缺少真實的歷史事件,因此一般只被認為是廣義上的“歷史研究范”。廣義的“歷史研究范”是一種虛擬現實主義,是在用最真實的邏輯,最細密的數據和最合理的技術來推演一種另類歷史,一個可能世界。在小說里,除了穿越這個前提是一種設定,穿越后的一切歷史進程都應當是自洽與可信的。

    “歷史研究范”并不是要以做歷史研究的方式來寫歷史小說,更不是不能在小說中改變歷史,而是要以研究歷史的態度來對待小說中出現的歷史事實和歷史邏輯。不但態度是近乎考據般認真,頂尖作者的考據功夫就是專業級的。“歷史研究范”的流行代表著網絡小說中歷史的再臨,尤其是中國古代歷史與古典文化的復歸。這最早是從阿越的《新宋》(2004,幻劍書盟)開始的,歷史系研究生的身份使阿越對歷史有一種特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并且也有在小說中追求更多的歷史真實的學術積累。但阿越無疑是個走在前面的嘗試者,直到數年醞釀之后,“歷史研究范”才真正佳作頻出,并成為歷史穿越乃至歷史架空小說的主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們大多宣稱要以最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歷史,以保證史實的精確與邏輯的嚴密。“穿越(架空)歷史,尊重文明”成為了“歷史研究范”歷史小說的共同底色。這幾年里,叫好也叫座的此類作品有酒徒的《家園》(2007,17K中文網),趙子曰的《蟻賊》(2008,縱橫中文網),三戒大師的《官居一品》(2009,起點中文網)等,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cuslaa(哥斯拉)至今已連載五年多的《宰執天下》(2011,縱橫中文網)與賊道三癡的《上品寒士》(2009)《雅騷》(2012,起點中文網)和《清客》(2014,創世中文網)。

    《宰執天下》的作者cuslaa(哥斯拉)可稱是“宋史專業戶”。對宋史的整體把握能力和靈活駕馭歷史材料的能力,使他做到了自由馳騁于“歷史和文學之間”。某種意義上說,當年人們對《新宋》的全部期望,到《宰執天下》這里終于實現了。《宰執天下》的前五卷(約500萬字)以穿越者韓岡從灌園小兒到大宋宰執的傳奇經歷為主軸,巨細靡遺地描寫了宋神宗時期的內外軍政大略與當時各色人等的命運起伏,從而全景式地展現了北宋最真實具體的面貌。上至帝后宰執,下到販夫走卒,中及文人士大夫、邊關將門內廷宦官以及宗室商人、胥吏地主,書中有名有姓的配角數以千計,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各階層代表人物也有數十。北宋味道始終縈繞紙上,但即使是對不懂歷史的讀者也絲毫不構成閱讀障礙,在哥斯拉筆下,繁復至極的北宋官制,讀者陌生到極點的歷史典故,也大都能恰到好處地為小說增色。

    歷史題材最是“以小說見才學”,在有“歷史研究范”的小說里,史實上的錯誤更是讀者最大的“槽點”和“毒點”。而哥斯拉的史學素養向來為人稱道,某些學術著作也難免踩到的“雷”,都能安全避過。那些大的歷史邏輯和歷史事件,更無一不是“從歷史中來”,又經由韓岡帶領,“到歷史中去”,最終構建了一個歷史空間中的“異托邦”。這種“真真實實,虛虛假假”也是《宰執天下》的最大魅力。同時與歷史真實相呼應的,也并非只是激蕩的現代情感,或是系于一身的個人成敗,《宰執天下》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哥斯拉以“穿越”的形式讓現代智慧深入歷史現場,撥動歷史的車輪,試圖在當代與歷史的碰撞中開掘歷史的另一種可能,為重新尋找當代中國的位置和道路提供歷史資源。

    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在今日中國,我們早已開始在艱難地思考和探索著民族文化該如何“復振”,以及“復振”之后又該向何處去。特別是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后,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被不斷質疑,全世界的思想家都在尋找新的出路,能否在中國的歷史智慧中獲得新的啟發也成為新的時代大題。而《宰執天下》就從另一角度切入了這一難題。如果在“趙宋之世”抵達巔峰的那個華夏文明,沒有“后漸衰微”,沒有被那波席卷世界的“蠻族”鐵流所打斷呢?繼續向上發展的中華文明又會是何等樣貌?《宰執天下》或許只能給出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擬態,但已經參與到這一思想界最前沿的思考中,并且以文學的形式將這一思考落進了“宋朝的肉身”。

    哥斯拉的《宰執天下》是回到歷史打撈思想和制度資源,其筆端深處多是經國大略,而賊道三癡的《上品寒士》《雅騷》與《清客》,追溯和再現的則是那些如水流逝的“黃金時代”中的“黃金人物”。要為漂泊的現代靈魂尋覓一處古典的精神家園,同樣也是不朽之盛事。在被問及創作初衷時,賊道三癡回答:“喜歡那個年代的人物,我喜歡四個年代:春秋、魏晉、晚明和五四時期。”而春秋太遼遠,五四太迫近,于是就有了講魏晉的《上品寒士》與說晚明的《雅騷》和《清客》。

    當其他作者都在講歷史故事時,只有賊道三癡是在講中國文化。《上品寒士》被讀者認為是最得魏晉風流的作品,在那些個“讓人不忍就寢的好月亮的晚上”,主角陳操之與風度翩翩的名士們談玄論道,衣袍翻飛之間,這個常駕著牛車四處游玩的少年形象幾乎成為了普通網文讀者想象魏晉風度的唯一通道。《雅騷》同樣是復活了晚明江南的末世繁華,賊道三癡以晚明小品文的筆法來寫晚明歷史小說,將《菜根譚》的雅與《金瓶梅》的俗融為一體,講老僧經商,談名妓禮佛,說鮮衣怒馬的少年紈绔與苦心功名的士子書生,把晚明的風流寫得惹人醉。

    賊道三癡的歷史小說,寫魏晉則有“魏晉風度”,寫晚明即有“晚明風流”,甚至不但要重拾古人的“風度”與“風流”,還要尋覓今天更加稀缺的“風骨”。在《清客》中,賊道三癡第一次喊出了“真正做一回古人”,他所選擇并重塑的這一“清客”群體,正是他所認為的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人生活趣味乃至人生志趣的形象。他的歷史小說調和古今,致力于接續千年文脈,將古典文學的舊藤引入網絡文學的新園,并且已經生根發芽,正在開花結果。可惜天不假年,賊道三癡已因患癌在2015年去世,而那時《清客》尚未寫到一半。

    結語:在穿越之外

    誠然,歷史穿越小說是網絡歷史小說中最重要的類型,但在穿越之外,還有著一脈歷史架空小說。與以救亡為開端的歷史穿越不同,歷史架空是從傳統的傳奇演義與歷史武俠演變而來的。

    而在“穿越救亡流”偏向清理歷史時,“架空演義式”的歷史小說更在意重繪歷史與再造英雄。近年來,網絡歷史小說中成就最高的恰是一批結合了穿越與架空的歷史小說,尤其是從2011年連載至今的《贅婿》(憤怒的香蕉,起點中文網)。《贅婿》將架空后的北宋歷史模擬為近代的百年衰亡,在歷史的古老軀殼中孵化出了身心內外都浸透著現代精神的中國英雄,在網絡文學中已有深厚基礎的“親我主義”里,重新生長出了令當代“小白”讀者也能心悅誠服的家國情懷與天下抱負。

    如果說穿越是要重新進入歷史,那架空則是在直接淘洗歷史,洗盡的是裝扮歷史的金粉,留下的是支撐歷史的骨頭。在架空小說里,具體的史實通常只被視作是歷史的精巧裝飾,是不可抵達之物,而非歷史的骨架,在千淘萬漉之后還無法被懸置的“百煉真金”,才是剪盡枯枝后剩下的真實歷史。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