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網絡視聽:走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互聯網迅猛發展,我國網絡視聽節目步入黃金十年。在此階段,網絡視聽產業質量與效益取向雙線并重,不僅在融合創新形態方面提升斐然,也在內容生產層面持續優化。十年里,網絡視聽高揚主旋律,于宏大講述中回望時代浪潮激蕩,在精品制作中創新演繹傳統文化,在家國書寫中構建集體暖心記憶,用先進技術助力的同時鍛造創意敘事,管理層面亦提出了更高要求。當今時代,網絡視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愈發唱響,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價值引領:唱響主旋律,與時代同頻共振
十年來,網絡視聽從大眾普及、博采眾長走向文化復興與自主創新,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積極作為。縱觀這十年來涌現出的優秀網絡視聽節目,無論何種類型,都不乏“獻禮祖國”“鄉村振興”“致敬英雄”“民族團結”等與時代同頻共振的作品。充滿正能量的“網絡爆款”產品讓主流價值得到高效傳播,不僅烘托了主題主線宣傳的熱烈氛圍,為主流價值傳播開掘了更多藝術空間,更彰顯了網絡視聽的社會責任與時代價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一批群眾積極參與、平臺整合傳播的網絡微紀錄片率先上線。在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后,總結抗疫經驗、呈現戰疫成果的網絡紀錄片逐步面世。例如《中國醫生戰疫版》以冷靜克制的視角和樸素的語言打造了一幅中國“戰疫”醫護人員的全景圖鑒,內容本身兼具情懷與溫度。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大批展現復工復產和日常生活的作品陸續上線,傳遞了抗疫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展現了抗疫戰斗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輝。
網絡紀錄片垂類愈發細分,而時長較短的“微紀錄”作品呈現出強勁崛起之勢。優酷“有為”系列青年節巨獻《有為·無畏》以新時代青年為主角,記錄有為青年的無畏故事,展現青春和奮斗的力量,發出“敢無畏可有為,新青年當有為”的青春號召;知了青年推出的《了不起的匠人》微紀錄片系列,以“潮”且有趣的形式聚焦東方文化,配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講述亞洲匠人故事、展現東方生活方式。弘揚主旋律作品以愛國主義鋪陳底色,主動借助短視頻等平臺實現立體化傳播,形成大小屏互動、融合,傳播力、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守正創新:深耕傳統文化,促國潮煥發新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十年來,網絡視聽行業努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美學精神,在本土文化資源中尋找創新源泉,在選題策劃中聚焦非遺等文化載體,使傳承文化基因成為一種新趨勢,致力于實現文化振興與美學復興,同時也做到了價值觀層面的守正創新。
中國五千年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思想譜系,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精神庫存和素材來源。中西合璧、融會貫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特色網絡視聽節目開辟了發展新路。十年來,各平臺不斷開辟文化綜藝的新領域,多部節目把古代典籍、建筑、非遺等作為創作載體進行資源研發,回溯文化源流的同時更以創新和再創作為之增添時代色彩。許多文化類綜藝在網絡平臺火爆出圈,不僅是市場熱度的反饋,更是文化自信的高揚,展現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一些節目用新元素如國風、戲劇、說唱等,“在流行文化中,觸摸傳統文化;用創新的方式,詮釋主流價值”。諸如《登場了!敦煌》《登場了!洛陽》《中國潮音》等,都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進行自主原創,煥發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永恒魅力。多部網劇也從過去一味的宮斗、權謀上升至對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道德、文化精華的展示,如《夢華錄》等劇集在年輕人群體中興起了“國風審美”的潮流。
現實主義:回歸人間煙火,看時代大浪淘沙
在時代的洪流中,現實主義成為各類題材故事創作的主要出發點,充當了“一面鏡子”,以紀實手法刻畫時代面貌、映照出社會的變遷。在此基礎上,多部網絡紀錄片、網劇緊跟時代步伐,在描繪日常生活和個體命運的過程中展現當代不同人群的精神世界,飽含人文情懷,從而引發不同年齡受眾群體的共情。
對于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者而言,勞動人民的生活永遠是最好的靈感源泉。無論現實生活如何,勞動者們無不流露出一種積極進取的奮斗精神。網絡視聽作品借助多元化媒介環境、以現代化故事講述方式留下影像記錄,折射出時代機遇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讓每一個平凡的個體,都能擁有閃閃發光的機會,進而傳遞新時代的榜樣力量。
許多網絡紀錄片立足當下環境,關注城市發展中的故事以及不同行業的普通人,尋求與受眾的情感共鳴。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的網絡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忠實記錄一個個追尋美好生活的普通中國人的故事,一經開播即引發國內外熱烈反響;在嗶哩嗶哩平臺播出的“爆款紀錄片”《守護解放西》主創團隊駐扎湖南長沙坡子街派出所,用真實鏡頭呈現繁華都市中基層警務工作者的日常,同時也向民眾科普了法律常識和法律觀念;央視網推出的《藍海中國》緊扣“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立體式展現了海洋建設新成就和海洋強國的新形象;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近年來網絡平臺節目自制實力不斷提高,如《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人生一串》等美食紀錄片承載著中華大地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以其獨具魅力的視聽效果俘獲受眾,“吸睛”更“走心”,顯示出網絡自制紀錄片的高品質創作傾向。
網絡綜藝以頭部“綜N代”增強用戶黏性與垂直精分引爆大眾圍觀為并行路徑與發力重點,以真實性和貼近性開辟新方向;同時,注重提升自身的溫暖感和人情味,聚焦社會現實,呈現治愈的力量。如《令人心動的offer》等以代際關系、職場觀察為題材的綜藝,更加關注青年人的就業、職場上的訴求和社會熱點話題;《乘風破浪的姐姐》以“30+”選題切中女性社會痛點,以實際案例緩解女性年齡焦慮,在網絡上引起公眾熱議;“忘不了”系列第三季之《忘不了農場》關注認知障礙、聚焦中國老年群體,讓年輕人看到當代老年人的真實狀態,引導老人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歲月流逝,放大了新時代下多姿多彩的老年生活,傳遞積極、溫暖的生命價值觀。
此外,網劇和網絡電影也在理念、內容等層面不斷創新,貼合新的時代語境,創新敘事方式,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得到較好融合,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騰訊視頻《在希望的田野上》《啟航:當風起時》等作品較好展現了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開端》在傳統懸疑敘事的框架下加入新的元素和視角,聚焦普通人的生活、探討社會熱點,引發共鳴。愛奇藝《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系列化、深受觀眾喜愛的中短篇劇目具有懸疑性、揭秘性、互動性等特點,《風起洛陽》將懸疑元素契合在華美古風故事的講述中,達到了懸疑與美學的和諧統一。近期全網上線的網絡電影《勇士連》高度還原了飛奪瀘定橋這一經典戰役,勾勒出奪橋勇士的熱血群像,致敬過往為了革命勝利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網劇和網絡電影的品質開始逐漸接近大電影,在劇本打磨和題材選擇上不斷推陳出新,紅色題材、現實題材,喜劇類型、懸疑類型層出不窮,令觀眾耳目一新。
數字賦能:借助現代科技,讓創意破局升維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近十年,智能化、數字化手段讓影視制作流程更加完善,眾多技術深刻影響了內容的制作、傳播等各個領域,效率大大提升。AR、VR、XR、區塊鏈、元宇宙的發展讓電視文藝節目創新有了更大想象空間;虛擬穿梭、時空交互、沉浸式觀賞等,使得網絡視聽產品的在場感、互動化、沉浸式等特征愈發凸顯,更多節目從以往的單一型、平面化向多維度、穿越式進行升級再造。
新媒體環境日新月異,小屏替代大屏、豎屏替代橫屏,多媒介渠道和藝術元素相結合。小切口、大主題雙向拓展,新興元素試水揚帆,充分體現出媒體融合時代強大的網生力量。在此環境下,網絡視聽產品一方面緊跟時代潮流進行迭代變革,另一方面始終把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作為不變追求,讓技術為思想和內容服務。
新技術和新思維也有力地促進了網絡動畫的創作生產。動畫片以其特有的“造夢”性質,能夠更加無限地延展想象力空間。新技術賦能制作,國產動畫逐漸打破傳統形式限制,將自身品類優勢發揮到極致。此外,3D技術應用更加廣泛,奇幻、玄幻故事在宏大場景與技術渲染的加持下,更具高級質感,受眾觀看體驗得到大幅提升。十年間,網絡平臺涌現出諸如《斗破蒼穹》《刺客伍六七》《羅小黑戰記》《斗羅大陸》《風起洛陽之神機少年》等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國產動漫,國漫擁抱未來的東方美學品格助力破壁傳播,推動國產動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十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流量資費的降低,我國網民越來越多,網絡社會生態也逐漸形成,逐步發展成不同的互聯網社區。Bilibili作為當今最成功的網絡社區之一,其用戶數量在國內所有視頻網站中首屈一指,用戶的歸屬感和社區黏性相對較強。愛奇藝推出的社區“泡泡”聚焦龐大的粉絲用戶群體,搭建了一個滿足受眾全方位需求的泛娛樂社交平臺。
2021年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新時代互聯網內容建設與管理,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網絡視聽已經成為宣傳思想新陣地和文化繁榮發展新載體,高質量語境下的網絡視聽管理更要求加強平臺現代化治理,網上網下同頻共振做好主題主線宣傳、實現內容審查標準和機制的統一,以期更好更快地提升網絡視聽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體現網絡視聽肩負的文化責任和社會責任。
從長遠來看,技術革新、產業升級與“內容為王”的市場需求相遇,網絡視聽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但同時,網絡視聽也應更強調堅守人文精神,避免技術奢華、過度包裝、形式大于內容。肩負文化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使命,網絡視聽產品應始終把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作為不變的追求,在高質量發展語境下開拓新局面,走好未來新征程。
[作者冷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程紫鄢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