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對話”場域里的探索與拓新 ——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綜述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傅逸塵  2022年10月25日08:46
    關鍵詞:軍旅報告文學

    1

    進入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涌現出很多優秀的作家作品,在眾聲喧嘩的文學生態中突出重圍,獨樹一幟。作為一種兼具真實力量、思想深度與藝術之美的創作形態,軍旅報告文學歷來有著強大的認知功能和認識價值;在探尋戰爭歷史、介入軍旅現實、講好軍旅故事、塑造英模形象等方面具有獨特魅力;在引領社會風尚、強化集體共識、匯聚精神力量等方面具有文體優勢。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在直面強軍興軍偉大征程、傾力表呈時代精神的過程中,亦彰顯出不同以往的審美新質,催生了新的題材領域和文學生長點。

    從傳統的文學期刊、圖書出版到電視劇、紀錄片、網絡連載、時尚雜志特稿、微信公眾號、有聲書,伴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強勢崛起,軍旅報告文學的傳播途徑和受眾都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作品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日益擴大。作為一種優質的IP資源,軍旅報告文學的審美趣味、敘事方法和接受評價亦不再拘囿于傳統、純粹的文學標準。從密切跟蹤社會熱點到返身潛入戰爭歷史,報告文學的文體特性極大釋放了作家的歷史激情和文學想象,歷史題材軍旅報告文學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看,都堪稱繁盛。打撈歷史細節、重現戰場真實、發掘內在經驗的寫作倫理,豐富深化了讀者既有的歷史認知;而潛在讀者尤其是“發燒友”們在戰爭歷史常識、軍事知識素養等方面的快速提升,更是倒逼著創作者在某一細分領域里的跟蹤和研究更加專業、精深。在這種雙向互動中,軍旅報告文學的認知功能和認識價值亦得到了極大的強化。

    從“寫什么”到“怎么寫”,從時代報告到跨界跨文體寫作,創作主體更加注重文體創新和敘事策略。在非虛構寫作的影響和沖擊下,軍旅報告文學的觀念、語言與表達方式越發靈活多樣,原有的思維定式和諸多條框被突破,作品的美學風格和文本價值得到豐富與提升;從中短篇幅的及(即)時報告到動輒長篇、超長篇的宏大敘事,軍旅報告文學的體量不斷增長,長篇化帶來了更加宏闊的題材吞吐和表意空間,也考驗著作家的文學眼光和思想能力。

    整體而言,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在文學觀念、價值判斷、敘事立場等層面堅守“中鋒正筆”和“正面強攻”的寫作倫理,持續傳達主流價值觀,勉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勇于直面強軍興軍征程中激情燃燒的軍旅生活現場,細致描繪改革強軍大潮對軍隊、軍營和軍人的影響和洗禮,更加深刻地觀照和發現個體軍人的情感、命運和精神世界。

    2

    進入新時代,歷史題材軍旅報告文學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質量上乘。創作主體不再受歷史成見和思維定式的規限,而是以現代甚至是后現代的眼光重返歷史現場,發現民間記憶,重建歷史真實,觀照現實生活,整體上呈現出更加客觀理性,且獨具作者風格和思辨立場的“大歷史觀”。

    歷史寫作的更高境界正在于吸取人類歷史的智慧,化間接經驗為直接經驗,以大歷史的深度和大戰略的高度切入歷史的細節,盤點得失,還原真相,照亮現實。創作主體將諸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等特殊而重大的歷史事件上升到全人類命運的高度進行審視;深入歷史的背面和細部,以豐富翔實甚至是新近解密的一手資料,揭示眾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對于特定的歷史事件和戰爭,創作主體更加注重做出全面、客觀、系統性的分析判斷,作品不再拘泥于單一的立場、情感和視角,而是多角度、多層面地再現戰爭歷史真相。創作主體試圖搭建起一個“交流”“對話”的平臺,這種“互見”的“大歷史觀”,恰恰是過往的戰爭敘事中極為稀缺的。

    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的歷史題材創作,往往有著強烈的現實觀照。如徐劍的《天曉:1921》,何建明的《南京大屠殺全紀實》,丁曉平的《另一半二戰史:1945·大國博弈》,王龍的《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徐懷中的非虛構長篇《底色》等,在這類作品中我們能夠讀到,不同歷史記憶、情感立場、價值判斷纏繞交織,各利益攸關方的視角、文化、思維、情感、行為融合碰撞,共同構成一幅全景和動態的歷史畫卷。站在今天的立場和視角回望戰爭歷史,以大國眼光、世界胸懷,透析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更加全面、深入地認知歷史的本質,成為創作主體普遍采用的敘事策略。在強化歷史敘事固有的認知功能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追求可交流性和可理解性,亦成為創作主體自覺追求和踐行的寫作倫理。

    此外,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的歷史題材創作,還開啟了一種角度新穎、充滿溫度、知識性和技術含量都很高的“微觀寫真”潮流。在這類作品中,創作主體往往聚焦戰爭局部或特定戰場,以學術研究的方式精耕細作,呈現歷史、戰爭的別樣真實。這種旨在深鉆、吃透的學術研究性敘事策略,使得某段有現實作戰價值的戰爭歷史逼真復現、躍然紙上。從熟悉的題材中發現新鮮的經驗、激發驚奇感的陌生化特質,使得這類作品即便反映的是曾經被書寫過的領域,依然可以帶給讀者不一樣的審美體驗。不同于純粹的史學著作,如此兼具宏闊視域、真實細節、學術立場和超越判斷的新質寫作,超越了浮泛僵化的價值判斷,敞開了歷史的側面甚至是背面,填補了人們閱讀記憶中的某些空白,極大拓展了軍旅報告文學的文體可能性。

    3

    置身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和嶄新實踐,軍旅報告文學作家面對的不僅僅是部隊體制編制的調整、武器裝備的更新、兵員結構的變化、作戰能力的躍升、實戰化訓練的深入,還要面對改革大潮帶來的思想洗禮、情感沖擊和人生選擇。解放軍出版社的“強軍進行時報告文學叢書”以及張子影的《試飛英雄》、黃傳會的報告文學集《站在遼寧艦的甲板上》、李鳴生的《發射將軍》、龔盛輝的《中國北斗》等及時回應時代召喚,緊密跟蹤強軍實踐,對軍人的心靈、情感、日常生活、生命狀態等“內在經驗”進行深度描摹,充分展現出人民軍隊和廣大官兵的嶄新氣象和精神風貌。

    進入新時代,中短篇軍旅報告文學異軍突起,反應迅捷、篇幅短小、文體精悍,宛若“輕騎兵”般于部隊演訓一線發回即時報告,及時生動地反映波瀾壯闊的強軍大潮、如火如荼的軍營現實、備戰打仗的軍人生活。大量優秀的中短篇報告文學作品,內蘊著時代的風骨、生活的熱力、理想的情懷和軍人的擔當。

    事實上,現實題材軍旅報告文學,因其密切跟蹤當下軍營和軍人生活的新變、深刻洞悉社會文化心理轉型,經由對重大事件和社會熱點的生動描摹與深度透視,展現出創作主體強大的思辨力量、真誠的文學態度和崇高的精神立場。這類作品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了新時代高素質軍人的新形象、新面貌;對新時代人民軍隊已經或正在發生的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有力書寫,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期待。

    對國家和軍隊而言,科技發展攸關前途命運,影響戰爭勝負。強軍興軍征程上,科技的地位作用更加凸顯。作為一種特定題材,科技事業所蘊含的諸如國家利益、民族精神、戰略博弈、哲學思辨等等元素,始終是軍旅報告文學濃墨重彩的書寫內容和表現對象。在深切觀照當代軍人的生存狀態、心靈世界和精神風貌,并進行著貼近現實、貼近軍營、貼近官兵的“低緯度敘事”的基礎上,軍旅報告文學作家還同時聚焦科技強軍的壯闊歷程,將關注的目光投射在“仰望星空”的“高海拔寫作”之上。直面軍事科技,對作家來說意味著新鮮的經驗、寫作的難度和未知的挑戰,帶給讀者的則是驚爆眼球的科技知識、震撼心靈的精神追求、感人肺腑的命運故事。

    寬泛意義上的“航天文學”堪稱軍事科技題材報告文學的代表。這類作品將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和人類文明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精神緊密相連,注重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分析航天事業的價值、意義,從民族心理和文化的層面建構中國人的飛天夢。對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過程中的若干重大階段,創作主體都做出了精到的概括和剖析,將航天事業與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的發展融為一體,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中把握航天事業的動態圖景。

    軍事科技是處于當代科學技術最前沿、具有知識密集型特點的新技術,其本質特點就是“高”和“新”。如何巧妙地將艱深晦澀的科技內容轉化為好看可讀的傳奇故事。為此,創作主體跨越了兩道“坎兒”:一是鉆研高科技,理解題材涉及的科技內容,領會其價值意義,讓“內行覺得不是外行、外行感到是內行”;二是在高深艱澀的科技屬性與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文學要求之間架設一座橋梁,讓受眾得以走進軍事科技的“深閨”,識其面目,解其情懷;以文學語言轉譯科技密碼,化艱深為傳奇,化抽象為形象,化乏味為有趣,作品的史詩性、傳奇性和可讀性亦得以大大增強。

    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奮斗畫卷中,從來不乏英雄模范的身影。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作家懷著對英模的崇敬之心,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鮮活的藝術形象,濃墨重彩地書寫英模事跡、鐫刻英模形象、頌揚英模精神。

    如鐘法權的《張富清傳》、劉笑偉、王志國的《家·國:“人民楷模”王繼才》、諶虹穎的《放歌天地間——藝壇將星閻肅》、何建明的《革命者》、徐錦庚的《望道》、程雪莉的《尋找平山團》、王龍的《遲到的勛章》等作品,并沒有流于人物事跡的表層,而是深入到人的內心靈魂深處,進行人性的剖析與探微,甚至是直面人物日常生活的困境、心靈的焦慮和精神的迷茫。創作主體用樸實、有力的文字寫出了人物的掙扎和猶疑、堅韌和剛毅,寫出了人性、人情的壯麗與幽微,也寫出了日常經驗飛揚與安穩的兩面,最終立起了戰勝自我、超越小我的精神之旗。

    英模的形象越是深入人心,對作家的考驗便越是復雜深刻,需要做到思想性與文學性融合,紀實性與可讀性兼顧。這類創作并非是要面面俱到、巨細無遺地呈現人物的成長過程和人生的脈絡以及歷史和事件過程,而是要力圖準確地提煉、概括、總結出主人公的靈魂,寫出主人公獨特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氣質,圍繞著這樣一種核心價值、核心精神而展開敘事。因此,創作主體大都采取典型化的藝術處理方式,從宏闊的歷史進程中攝取素材,采擷能夠反映時代風貌、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典型故事,進而多層次、多側面地塑造人物形象;在對典型人物的成長歷程、奮斗足跡進行完整描繪的基礎上,還要著重對其思想性格進行真實生動的刻畫,進而揭橥“時代楷模”的精神實質。

    統而觀之,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以更加宏闊的“大歷史觀”重構歷史真實,介入軍旅現實,強化認知功能,搭建起包蘊強烈思想性、哲學性的“對話”場域;對人的心靈、情感、日常生活、生命存在等“內在經驗”進行了持續的探索與掘進;對戰爭歷史、時代精神、社會變革和強軍實踐做出了具有整體性和思辨性的概括、描述和判斷;與此同時,創作主體普遍懷有較強的文體自覺和創新意識,在語言、結構、形式、敘事等方面屢有新的嘗試和突破,極大豐富并拓展了軍旅報告文學的文體可能性。

    (作者系遼寧省作協特聘簽約作家)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亚洲精品麻豆av|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99精品福利国产在线导航|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91大神精品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龙口护士门在线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98色精品视频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99精品视频观看|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入口|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