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Z世代崛起與網絡文學新發展”
2021年底,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超5億,創歷史新高。網絡文學越發顯示出年輕化的趨勢,網文用戶群與作者群的快速增長,離不開“Z世代”的加入和助推。Z世代的網文創作有哪些顯著特征?年輕一代的涌入,是否會推動網絡文學創作在主題、思想與審美層面的迭代?Z世代的網文書寫又如何將個人趣味、個體經驗與時代命題相結合?圍繞一系列相關問題,9月28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北京市作協協辦的坊間對話第13期,以“Z世代崛起與網絡文學新發展”為主題,邀請到邵燕君、許苗苗、許斌、江月年年等網絡文學研究者、從業者、作家展開對談,活動于線上同步直播。本次活動由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賴洪波主持,許苗苗擔任學術主持。
對談嘉賓從“Z世代”生活的文化環境談起,談到電子、互聯網等多重新興媒介對一代人閱讀趣味和寫作方式的影響。邵燕君認為,以代際視野考察“Z世代”的崛起,會觀察到網文發展脈絡中的某種斷代、變革與轉型,與前代網絡文學作家相比,“Z世代”身處的社會時代、文化語境有巨大變化,他們在網文作品中表現出的情感模式、價值觀念、審美趣味等與傳統網文有很大不同,值得深入研究。作為“Z世代”的一員,江月年年認為,討論網絡文學無法離開“網絡”這個核心媒介。年輕的網絡文學作家越來越多,很大程度上源于這代人接觸電子設備越來越早,電子和互聯網媒介構成了重要的文化環境。網絡文學是經驗化的寫作,許多人最初只是愛好寫作,在網上發表文字、得到讀者的反饋、不斷完善創作體系,由此走上網絡文學創作的道路,這離不開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互動性。許斌認為,網絡文學年輕化趨勢具有必然性。更年輕一代作者的出現,代表整個網絡小說創作環境生態的改變。在“Z世代”筆下,有更多個性化的表達,趣味更部落化、多元化,整體風格更輕松詼諧,背后折射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跟近20年中國的發展以及整個互聯網行業對用戶帶來的改變息息相關。
“Z世代”被視作“數碼原住民”“網生一代”,他們浸潤在互聯網所建構的“第二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同類并與之相聯結,形成一種亞文化的共同體,網文既是重要的溝通交流途徑,也是表征“Z世代”文學和文化趣味的重要載體。對談嘉賓從現實成因、創作動機、思想表現、審美特性等不同層面分析了“Z世代”網文的垂直分類體系及其情感模式的演變,大家認為,網絡文學情感模式的變化,與當下讀者具體的現實處境相關,也與更多樣的心靈體驗和豐富多元的情感需求相關,既有強烈的個體訴求,也折射出性別意識覺醒等社會整體發展趨勢。當下,許多年輕的網絡文學作家將個人的人生經驗、行業經驗置入時代主題當中,創作了許多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展示出既面向社會現實、又借助網絡文學充滿想象力和閱讀快感的文體特性,推動網絡文學發展和轉型,他們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總之,青年網絡文學創作者具有自己獨特的使命,要始終不渝地觀察時代,思考如何以一種更好的講述方式、更有價值的故事理念來闡釋這代人眼中的時代、社會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