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踔厲奮發大時代 流光溢彩新“史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報告文學概述
    來源:中國藝術報 | 丁曉原  2022年10月14日08:38
    關鍵詞:報告文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這十年,是一個在中華民族史冊上具有非同尋常歷史意義的大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心系民族復興偉業,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報告文學是描繪偉大時代、書寫人民史詩的重要文學樣式。新時代的報告文學作家不負重托,不負人民,深扎精彩多姿的現實現場,聚焦“國之大者”的重大題材,多維度攝照開闊豐富的時代生活,創作了大量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報告新題材,表現新主題,描繪新人物,展示對非虛構敘事藝術的新追求,顯現出文體發展的新狀態。新時代的報告文學,不再只是報章體的“輕騎兵”,也是蘊含廣博富有力度的文學重器。踔厲奮發的大時代在這里得到全景全息的深度報告,報告文學無疑就是實錄行進中國流光溢彩新面貌的新“史記”。

    1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息和特質,新的時代有新的生活內容和質地。報告文學是一種具有獨特功能的文體。它是時代報告,以真實迅捷生動報告具有時代性的現實生活為其功能。這一時段,最為重大的事件是中華民族實現了史無前例、彪炳史冊的全面脫貧,奔向小康,脫貧攻堅戰也就成了報告文學創作的重點和熱點。不只是報告文學作家踴躍寫作,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也跨界投身于脫貧攻堅的國家敘事。如此,脫貧攻堅寫作成為繼1988“中國潮報告文學”年以來,最為氣勢浩大、成果豐碩的國家主題文學創作行動。就具體的題材基本構型看,脫貧攻堅寫作是點面結合、深度與廣度兼得的寫作,其中與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深有關聯的點位,在報告文學中都有呈現。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3日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思想的地方。彭學明的《人間正是艷陽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敘寫習近平總書記到訪山村帶給村民的精神之變,春風入心,歡欣振奮,記述十八洞村踐行精準扶貧思想出現的新變。李迪留給讀者的生命之作《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具體生動地講述十八洞村脫貧攻堅艱難而美好的歷程。許晨的《山海閩東》回溯習近平在福建寧德任職時扶貧解困的作為,何建明的《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則是一部反映習近平親自推動的閩寧東西部扶貧合作的深度報告。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決戰區”,歐陽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嬌》以真切的“在地寫作”方式,多彩地描繪了這片土地上人民的奮斗和脫貧后的新顏。老區往往是特困地區,脫貧攻堅使得老區變成了“新區”。凌翼的《贛紅謠》,是一部“贛南原中央蘇區鄉村振興紀實”,這里不僅已經脫貧,而且百姓正走在小康的大路上。潘小平的《大別山上》,在歷史與現實的閃回中結構作品,描寫脫貧攻堅的大別山樣貌,揭示人民脫貧的歷史意義。與以上“局地”的敘事作品不同,蔣巍的《國家溫度》和紀紅建的《鄉村國是》,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廣遠的行走,廣角攝取多省市區脫貧攻堅的場景和成就,包容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在脫貧攻堅題材的報告文學寫作中,有一些作品頗多異質新意。王宏甲的《塘約道路》,從具體的書寫對象中,思考實現脫貧和共同富裕的“道路”。陳濤的《在群山之間》,既是作家的寫作,又是作者作為扶貧駐村書記的職務寫作,個人化的散文筆調,敘寫出的是真實的人事物景、真切的人生體驗和及物的感悟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突起,作為一個影響重大的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成了報告文學寫作“不期而遇”的重要題材。抗疫作品取材的時空維度不同,視點重點也各有設置。張培忠、許鋒的《千里馳援》和李琭璐的《我來自北京》,是對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廣東、北京醫療隊的速寫。何建明的《上海表情》、李朝全的《武漢保衛戰》、李春雷的《武漢紀事》、紀紅建的《大戰“疫”》、韓生學的《生命大決戰》、曾散的《青春逆行者》、劉詩偉和蔡家園的《生命之證》、普玄的《疫中之家》等作品,是來自不同城市、不同條線、不同群體乃至家庭個體疫中生活和抗疫一線的現場報告。這些作品不僅留存新冠肆虐的慘烈之景,更大寫了應對疫情過程中人民至上的中國方案、中國經驗,具有特殊的疫情史、社會史和政治史的意義。

    2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奮進新時代,建功新征程這樣的時代主題和時代精神,是由這一時代所處的大的歷史方位所決定的。這也從對象客體的角度,決定了這一時段報告文學主題表達的基本取向。深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上海浦東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何建明的《浦東史詩》,再現浦東開發開放決策的原初場景,通過挖掘地標性建筑背后富有意味的故事,敘寫篳路藍縷的艱辛和開創偉業的大志。陳啟文的《為什么是深圳》,是一部致敬深圳特區設立四十周年的獻禮之作,作品以真實生動的敘事,揭示了深圳這座當代世界傳奇城市崛起的密碼。張培忠等的《奮斗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和章劍華主編的《向時代報告:中國全面小康的江蘇樣本》,以百萬字左右的厚重篇幅,全景大寫廣東和江蘇這兩個中國經濟冠亞軍省份,從新時期到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史、脫貧攻堅小康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史。

    開啟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是時代主題的核心內容。報告文學作家對標新時代的主題設置,注重書寫體現新發展理念的重大題材。創新型國家建設是重大的國家戰略,也是支撐民族復興強盛的關鍵要素。十年來,我國科技發展高歌猛進,重大工程推進建成,與之相應的科技振興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十分活躍。重要的作品有《大國重器》《仰望星空》《中國北斗》《中國機器人》《國家責任》《粲然》《中國南海的冰與火》《中國超算》《中國速度》《大機車》《太空雙子星》《C919,飛向藍天》等。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許晨《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海》,以我國深海探潛實驗和作者隨科考船采訪體驗為雙線展開敘事。陳新的新作《月上》是一部中國人“新嫦娥奔月”故事的報告。作品詳細記寫了我國探月工程的背景、部署和每一次具體任務的實施,充分反映了航天探月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作品,通過專門領域的科技成就的書寫,集中地典型地凸顯了中國力量、中國創造和中國精神,是對中國夢實現過程的生動注釋。

    3

    新時代是人民的時代,也是人民正在創造的時代。文學是人民的文學,主角是砥礪奮進的人民。十年來,報告文學所涉及到的題材、主題,其背后站立著的正是億萬人民大眾。記錄人民奮斗的歷程,謳歌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再現他們的感人形象,是新時代報告文學的重要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學藝術以形象取勝,經典文藝形象會成為一個時代文藝的重要標識。”希望廣大作家要“不斷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藝術形象,為時代留下令人難忘的藝術經典”。有為的報告文學作家和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正是這樣,以非虛構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為要務、為要素。

    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寫作主題,一大批黨史革命史題材的報告文學集束推出。這些作品回溯黨的光輝歷史,追懷革命者的犧牲精神,致敬為民族的救亡和富強的前赴后繼者篤定的初心和信仰。主要作品有何建明的《革命者》《雨花臺》、徐錦庚的《望道》、海江和凌翼的《孕育》、胡啟明的《信仰》、李發鎖的《圍困長春》、唐明華的《乳娘》、鐵流和趙方新的《烈火芳菲》、余艷的《守望初心》、王杏芬的《青春·繆伯英》、楊豐美的《先聲》等。剛獲得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的丁曉平的《紅船啟航》,通過深挖早期建黨歷史和南湖革命船仿制歷史,將偉大的建黨精神和繼往開來的紅船精神做了有機的統攝,是百年大黨歷史的一種新型深度寫作。徐劍的《天曉:1921》集中敘寫特定時段的建黨歷史,重點描寫一大與會者的參會歷程、人生命運,由此驗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深刻意義。

    近十年來人物類報告文學作品琳瑯滿目,可讀者不少。所寫人物多面廣泛,涉及各行各業,既有時代楷模、歷史功臣,也有基層人物、普通百姓。有個體敘事,也有群像描繪。高建國的《大河初心》,真實全面地展示了“焦裕祿精神誕生的風雨歷程”。《袁隆平的世界》《農民院士》《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為你而生——劉永坦傳》等主人公是一代代杰出的科學家。《山神》《姜仕坤》《文秀,你是青春最美的吟唱》等寫的是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先鋒模范。《鐘南山:蒼生在上》《鐵人張定宇》《張文宏醫生》等作品再現的是活躍在抗疫現場的精誠大醫。《張富清傳》《一生的長征》《永遠的初心》等展示的則是老英雄、老革命、老支書樸實而崇高的精神風采。新時代也有新人物新青年。《試飛英雄》大寫的是“刀尖上的舞者”,他們以生命書寫對祖國的忠誠。《扶郎花開》中的鄒笑春,投身防治艾滋病工作,并且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事業。《無聲之辯》是一部關于青年手語律師唐帥的傳奇故事。《奔跑追夢人》是深圳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群像的集錦,其中更多的是在前海夢工場筑夢的年輕人,“奔跑”是他們最美麗的青春形象。優秀的人物報告文學塑造再現的人物形象,有機融合了時代性與個人性,激揚了鮮明感人的時代精神,豐富了中國當代文學的人物形象譜系。李延國、王秀麗合作的《張桂梅》,以紀傳體的形式記寫“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的人生行路和心路。作品中的張桂梅既有時代楷模所具有的公共品格,更有她自在的個人特性。

    4

    有價值的報告文學是“報告”和“文學”的有機化合物。報告文學的寫作不是只有題材優先、政治正確,還要有作為文學類屬基本的藝術品質。新時代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家,既有高度的國家敘事的題材和主題自覺,也有清晰的非虛構敘事審美化的意識。適應社會文化生態和讀者接受需求等方面的變化,作品的寫作不僅重視講中國故事,更把寫作的功夫用在把中國故事“講好”這一關鍵點上,使這一時段的報告文學創作具有了更多的審美品質,可讀好讀耐讀的作品明顯增多。

    報告文學的非虛構性,決定了其題材具有某種先在的規定性。從一定意義上說,作品的文學性也部分地存在于寫作對象本身之中。題材本身所具有的故事性、戲劇性、傳奇性構成了作品文學性生成的重要基礎。譚楷的《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中的人物, 1915年出生于中國成都的加拿大籍學者和教育家,獲得我國頒發的“友誼勛章”。這樣一位年逾百歲、經歷傳奇的可敬老人,她的傳奇故事也是中國百年壯闊歷史畫卷的富有意味的側影。何弘、尚偉民著《糧食,糧食》,是一部關于糧食的大書,其間導入“一個新中國家庭的糧食記憶”,使全篇因為有了個案而獨特的故事而平添閱讀的興味。真實性是報告文學寫作的底線,但這并不表示作品的寫作要機械地復制生活,而是要用文學的思維,對題材材料進行符合審美通則的選擇、強化、重組、調度等。報告文學是一種敘事藝術樣式,得體適度地借取小說藝術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紫金的《大地如歌》寫英模高寶來,高寶來像胡同口的一盞燈,“靜靜地散發著暖黃色的光”。作者以此意象經緯作品,全篇詩意情義流溢。小說家范小青的《家在古城》,寫的是古城保護大題材,但其中頗多小說的“小寫”。報告文學的模式化不見了,有的是非虛構寫作應有的美感。

    (作者系《東吳學術》主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精品国产热久久久福利|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 9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