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董夏青青:努力記錄好下一個十年的故事
    來源:文藝報 | 董夏青青  2022年09月19日09:20

    不知不覺,參加工作已有13個年頭。

    工作以來,有近十年時間都是在新疆度過的。中國是世界上陸上鄰國最多、陸地邊界最長、邊界問題最復雜的國家之一。而新疆5600多公里的陸地邊境線,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在新疆工作期間,我親眼見證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從提出到實施,作為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與八個國家毗鄰的新疆,成為世界矚目的地緣焦點。

    記得2009年7月的一天清晨,父母陪我從北京花園路的家中出發前往首都機場。在機場托運行李時,母親一邊幫我把大包小包搬上柜臺,一邊無奈地說:“帶這么多東西,不打算回來了?”那時候,父母無法理解,為什么打小聽話的獨生女會突然不聲不響、自作主張地申請畢業后前往新疆工作,尤其是父親,多年難以釋懷。而他們不知道,畢業時,系里并沒有分配到邊疆的名額,經過學院首長和多位師長的幫助,我才終于得到實現創作愿望的機會,這份“成全”來之不易。

    去到新疆后,我在新疆軍區領導、同事和戰友們的關心下,逐漸適應下來。而之后寫進非虛構作品《膽小人日記》的維吾爾族鄰居,還在上小學的小凱德爾丁,則給予了我在陌生土地上的第一份友誼。今年,已經長到一米八五的凱德爾丁考上了內地一所知名大學,他陽光、聰穎、機敏、好學,熱愛音樂,對前程充滿向往。每當他彈唱了新的作品、有了新的好消息,仍會第一時間與我分享。

    當我熟悉了營區生活,當時的創作室主任周濤老師便鼓勵我到邊防走一趟。盧一萍老師也告訴我,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一位行走在曠野中的寫作者”,并鼓勵我也要堅韌、勇敢地行走。隨后,我站上北疆草原,看到了周濤老師筆下鞏乃斯的駿馬競相奔馳;爬上南疆高原,見到盧一萍老師小說中質樸憨直的邊防軍人,驚訝于新疆遼遠天地間刮過的大風,竟能給身與心如此痛快、透徹的滌蕩。及至感受邊塞夾霜帶雪的大風在刮了上千年之后依然寒凜入骨,氈房帳篷里,孤燈下的人影依然伶仃可嘆,便明白自己想做且必須做的——“就是要拿起文字的鑿子,一下一下破除表面的冰殼,將這些以理想和奉獻為追求的軍人生活開采出來,讓讀者看到他們安靜無聞的身影,是如何在大漠中留下燦爛而偉大的生命軌跡。在邊境苦寒之地,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又有著怎樣彌足珍貴的情意和交往。”

    在這份愿望的驅動下,我相繼去到新疆各地的邊防連隊,將許多人跡罕至之地的地理和人心面貌存于文字中保鮮,通過小說集《科恰里特山下》帶到人們面前。

    2018年6月9日,小說集的責編王蘇辛發消息告訴我,說五位評論家在上海思南讀書會的現場,向讀者們介紹和推薦了這部集子。當時我正打算跑一趟克州的邊防連隊,這個消息給了我很大鼓舞。在高原紅色醫療隊工作的醫生路俊霞曾和我說,巡診時,一位戰士曾對她說了一句話:在生命禁區守防,感覺被全世界遺忘了。這句話讓路醫生很心痛,她說,對于戰士們來說,在邊疆最幸福的事也許就是被人記得。這也讓我感到,只要多一位讀者看到他們的故事,時時壓在心上的歉疚感就可以減輕一分。

    2020年,因為一次任務,我再次來到南疆高原,在前線的戰士當中,有一名蘭州籍士官,為了給自小體弱多病的妹妹看病,供妹妹讀研究生而自己中斷了本科學業,參軍入伍;有一名特戰旅的班長,用湖南的家鄉話告訴我,他父親曾經外出務工,受傷后回家一直臥床養病,家里越來越窮,被同村的一些人看不起。父親曾對他說,自己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兒子在部隊干出個人樣,讓家里人能在村子里抬起頭來。為了給父親和家庭爭得榮譽,這名班長凡事沖在最前,他說因為自己歲數大,已經錯過了考學提干,為此,他珍惜每一次沖鋒的機會。這名特戰旅班長曾在8月1日的朋友圈里轉發過這樣一首小詩:“嘴唇破裂,那是對山風的尊重,不影響微笑和怒吼。指甲凹陷,那是對高原的尊重,不影響敬禮。”

    像在那一次的采訪中,不只是犧牲的幾名英雄和祁發寶團長的戰斗精神與堅定信仰,還有那些來自天南海北說著家鄉普通話的基層官兵,他們沖鋒在前、舍生忘死的精神,教育、鼓舞著我。于是,在小說《凍土觀測段》中才有了班長背著、抱著戰士過冰河的場景;才有一名士兵在家信中寫到,“因為這里每一名戰友之間相處得就像家人一樣,互幫互助,還有班長排長、連隊主官就像長輩一樣照顧著我們。遇到事了,永遠搶先站出來保護我們。”

    那趟采訪,也趕上我所在單位主辦的《陸軍文藝》雜志創刊籌備最為忙碌的時候。在山上,我一邊采訪,一邊在手機有信號的時候約稿和編輯稿件。當時,也是軍旅作家的賀捷生部長為《陸軍文藝》親自撰寫了近四百字的創刊賀詞,其中有段話說道:“創立《陸軍文藝》,我的理解,就是用軍事文學的樣式,捍衛我們的光榮,抒發我們的光榮,增添我們的光榮,并在未來的征途上,創造更大的光榮。”

    這段話震撼并啟發了我,在隨后的采訪途中,我留心每到一地都向戰士們約稿。意想不到的是,很多戰士都拿出自己創作的詩歌交給我,有古體詩、白話詩還有散文詩,有的詩,甚至就寫在一張煙殼上,詩句質樸無華卻直擊人心。

    這十年間,我于2016年參加了中國文聯第十次、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講到,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載體。而在邊防官兵身上,在他們寫下的字句之間,恰恰體現著一種崇高的思想與觀念。

    2021年,我又作為軍隊文職人員代表,參加了中國文聯第十一次、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讓我意識到,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為強國強軍提供精神文化力量,對于我們這代軍隊文藝工作者來說,責無旁貸。今后,應當努力具備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倡的“深厚的天下情懷”,在創作中,學會從歷史和生活存在的全部具體性中去講述強軍故事。比如說,通過戍邊青年官兵和邊疆少數民族群眾的群像塑造,去展示新時代的中國形象,努力以文學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

    在2022年第五期的《陸軍文藝》雜志上,王俊康記者在一篇散文中講到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在2020年的一次緊急任務中,海拔5000多米的兩個哨位上,戰友們已經斷水斷糧,邊防團決定派出戰馬往山上送物資。在編的戰馬“颶風”和“子彈頭”奉命前往一線。當連隊的指導員看到戰士小何在馬兒們身上多掛了兩桶飲用水,便很心疼這兩匹無言的戰友,不但將小何訓了一頓,還把馬兒身上的水卸了下來。戰馬無言,但極通人性,水卸下來了,“颶風”和“子彈頭”卻死活不肯走了,用頭不停地頂地下那兩桶水,直到把水裝在身上才肯出發。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沒有路的巖石上,馬蹄發出的聲音叩擊著每一名戰士的心。每走一步,“颶風”和“子彈頭”四條腿就不住地顫抖,發出沙啞的嘶鳴,雖然步履蹣跚,但始終未停下腳步。藏族戰士桑巴多吉一直牽著他們,至今回想起那一幕,仍忍不住流淚,“最后一趟運輸結束,我看到‘颶風’走到馬圈門口后,開始低下頭找東西,可是在原地轉了兩圈后,便開始嘶鳴起來,而且嘶鳴得越來越急切,我正把玉米拿出來喂它,它就突然倒在地上了。第二天早上,‘子彈頭’也倒下了,它們真的太累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盡管這十年間的高原后勤保障越來越完善——雪域高原上,官兵野外駐訓住進了保溫方艙,宿舍、食堂、集成盥洗室、干式自潔廁所、庫房等模塊一應俱全,方便組裝;蔬菜工廠讓鮮菜供應替代了脫水蔬菜;新式羽絨被裝也讓大家告別了“里三層外三層、棉褲外頭再套一層”的不便;邊防連隊不僅配發新型吸氧設備,還配備了新型微壓氧艙——但與都市生活相比,在邊防工作與生活仍十分艱辛。事實上,在廣袤大地的每一個戰位上,都有人時刻準備著應對瞬息萬變的環境,付出更為艱巨和更為艱苦的努力,就像“颶風”和“子彈頭”當時想到的——盡自己所能再多做一點。

    接下來,我將以真誠的筆觸,讓那些受新時代召喚而產生的英雄們在紙頁上鮮活起來,“對一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拼搏者、一切為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們給予最深情的褒揚”,努力記錄好下一個十年的故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xxx|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国产精品jizz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三级|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的精品99精品66|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9久热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