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本巴”:用音樂、舞蹈、剪紙、朗讀創造的文學夢
近日,在北京77劇場,開啟了一場人聲與樂音交織,光影與舞蹈交匯的夢境:這就是由譯林出版社和朗唐請工作室主辦的“劉亮程最新長篇小說《本巴》文本劇場——一夢本巴”。
這是對于劉亮程最新長篇小說《本巴》的一次從文學文本到舞臺的轉場:在文本劇場中,藝術家們以朗誦、音樂、舞蹈、剪紙、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共同呈現《本巴》世界,通過視聽覺藝術創作,在舞臺上豐盈飽滿地展現《本巴》文本的故事、語言、思想和結構之美。作家劉亮程專為演出題寫了劇名《一夢本巴》。在這場文本劇中,藝術家了了通過剪紙藝術,將故事場景借助光影呈現在黑暗環抱的舞臺上,形成了獨特的視覺體驗;出生于內蒙古的多棲藝術家馮秋子,帶來了她原創的《本巴》現代舞,把小說里時空交疊,人人活在自己愿意停留的年齡的奇幻感受,用身體語言抒發呈現;新疆音樂詩人洪啟則現場吟唱了他為《本巴》專門創作的歌曲;出生于音樂世家、自幼學習傳統蒙古音樂的內蒙古音樂人胡格吉樂圖,設計全場音樂并現場表演,將聲音與文字有機融合。作家邱華棟、周曉楓、評論家劉大先、楊慶祥、特級教師周群等也作為特邀嘉賓加入到《一夢本巴》的演出。
著名作家邱華棟
作家劉亮程和新疆音樂詩人洪啟
由《本巴》改編的文本劇《一夢本巴》共分為四場十二幕,專業演員、藝術家和不同身份的嘉賓帶領觀眾們一起“躲藏藏”“搬家家” “做夢夢”,以跨界的藝術方式演繹傳達出小說不可言盡的豐富內涵。在音樂、朗讀、舞蹈、歌唱和剪紙等形式交叉融合的視聽感受中,現場觀眾穿越到書中描繪的夢境,進入到童話的時間史詩,在“25歲一場一場的青春歡宴”與“我只想和你一起生活在老年”中擺蕩,劇場小小的空間充盈起廣闊無邊的夢幻體驗。
評論家劉大先和作家周曉楓朗誦
詩人、評論家楊慶祥朗誦
特級教師周群朗誦
劉亮程在談及《本巴》的創作緣起時曾經說過,《本巴》是寫給自己的童年史詩,也是自己的童年之夢。“當我們面對一個噩夢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驚恐萬丈中醒來,一切都被留在了夢中,你擺脫了。但是還有另外一個辦法: 你飛起來。不要把夢中的事帶到白天。《本巴》的寫作其實也跟這個夢有關系,我想把所有夢中的恐懼都在夢中解決掉,把所有的仗都在夢中打完,把人生那些很累的,不想在白天去做的事,就在夢中做?!边@種現實和夢境的互換互文,是文學的,更是哲學的。從小說到舞臺的漫游,不同的藝術形式的融合,《本巴》故事獲得新的生命力和想象力。
藝術家馮秋子在表演《本巴》改編的現代舞
活動當晚,觀眾們手拿“本巴”紙扇和《本巴》原著,在樂音繚繞、酒香沉醉間,享受著這一場如夢似幻的表演。正如劉亮程所言,“文學是做夢的藝術,在《本巴》世界中,夢與醒互為家鄉?!焙芏嘤^眾表示,這樣“讀”書的方式很新穎有趣,真實體驗到了文學的開闊和豐饒,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文學作品以如此富于表現力的方式來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