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8月9日,2022年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在會上發布了《2021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表示,藍皮書以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為主要統計對象,數據統計盡可能全面準確,分析盡可能深入透徹,力求發現新問題,揭示新動向,旨在全面準確把握網絡文學發展狀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藍皮書指出,2021年,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進程加快,現實題材創作進一步深化;網絡作家隊伍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凝聚力、向心力顯著增強;理論評論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評論生態更趨健康;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勢頭延續,IP改編更加多元;網絡文學國際傳播更受重視,網文出海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同時,當前網絡文學行業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如,精品力作依然相對偏少,整體質量有待提高,同質化、模式化仍然嚴重;部分作品存在洗稿、融梗、跟風寫作等現象,呈現出一定的庸俗創作傾向;部分作品標題、廣告較為低俗,有礙網絡文學聲譽;網絡文學盜版已經形成龐大產業鏈,從網站設計運營、內容導入,到廣告利益獲取、搜索引擎的流量分發,盜版市場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之勢,去年網絡文學因盜版直接損失收益在60億元以上。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表示,基于網絡文學發展存在不充分與不平衡的問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擔當作為,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搞好團結引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字傳播技術相結合,探尋網絡文學破局與轉型升級方法,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會議圍繞網絡文學創作和行業發展進行深入研討。中央民族大學青年教師李強分析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存在的問題,認為優秀作品應該寫出人與時代之間的深層關系。如果文學書寫只是簡單突出物質層面的“天翻地覆”,只渲染事件的“驚心動魄”,而不寫人精神層面的矛盾沖突,就沒有動人的力量。現實題材創作應發揮“網絡感”優勢創造更多精品力作。
在河北網絡作協副主席、網絡作家何常在看來,網絡作家筆下的中國故事情節夠精彩、場面夠熱血、熱愛夠強烈,卻往往失于簡單與平面化,缺少足夠的人文關懷與人性深度。想要講好中國故事,網絡作家必須擁有承擔歷史使命的責任感,沉下心來,深入生活,放慢速度,提升思想的高度與銳度。
黑龍江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網絡作家沐清雨說,現實題材創作要提升質量,根本路徑是作者提升自身素養,努力將網絡文學特有的創作手法與現實融合,讓有生活真味的現實人物可敬可愛,讓推動故事發展的設定人物個性鮮明,讓讀者在體驗網絡文學閱讀爽感時,感受到真實的力量,看到美好的希望,得到精神的啟發和鼓舞。
閱文集團副總編輯田志國認為,網絡文學內容建設應在廣度上更加多元化,網絡作家應發掘好故事,精心打磨,在不同題材領域中創作出現象級作品。掌閱科技總編輯馬艷霞表示,網絡文學不應只有類型小說一種,從長遠看,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共同進退。除培養網絡作者外,也可以引導傳統文學作家來參與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創作。
網絡文學IP改編和產業發展一直都是業界聚焦的議題。縱橫文學高級副總裁許斌認為,只有真正的優質內容才叫IP,視頻平臺有可能成為網絡文學產業鏈的影響放大器。打通網絡文學全產業鏈的背后,仍然是優質內容所帶來的全行業影響力。
晉江文學城副總裁胡慧娟對此深表認同。她說,真正的爆款IP改編不是盲目追逐熱點,而是尊重網絡文學自身規律,鼓勵創新,讓每種類型作品都有生存空間,讓更多靈感落地生根,同時也需要從業者從擴大優質內容供給、提升專業素養、增強版權意識等方面,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環境。湖北網絡作家協會會長、網絡作家“匪我思存”認為,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的意義在于既能讓網絡文學覆蓋更廣泛的受眾,同時也能展現網絡文學的社會擔當。
遼寧作協副主席、網絡作家月關認為,IP的成功轉化離不開一群人的堅持與努力。他呼吁全產業鏈的從業者尊重理解創作者,讓作家、編劇,讓真正理解作品精髓的人在IP改編過程中傳達出作品深層的價值理念與審美情趣,合力推出優秀作品。
“網絡文學的表現形式會隨著技術發展而改變,網絡文學產業大致經歷了文本表達、視覺呈現、沉浸體驗等階段,產品類型從一元走向多元,體驗方式從線上走向線下,變現渠道從虛擬走向現實。”三江學院網絡文學院院長、網絡作家賴爾說。
江蘇師范大學副教授溫德朝認為,數字經濟背景下網絡文學產業化的重心在文化、關鍵在創意、核心在質量,要堅持以內容為王、以質量取勝,探索走出一條符合網絡文學IP轉換實際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番茄小說總編輯謝思鵬提到,文字轉語音技術實現多音色人工智能聽書,大幅提升了網絡文學作品有聲化效率,滿足了網文愛好者多樣的體驗需求,人工智能翻譯助力網絡文學作品走出國門,讓全球網文愛好者無障礙交流。
此外,與會人員還就網絡文學版權保護、閱讀模式、理論評論和海外傳播等分享心得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建議進一步壓實搜索引擎、應用商店和廣告聯盟等利益相關平臺的主體責任,加強打擊力度,從源頭斬斷盜版侵權的利益鏈。有必要出臺法律條款和實施細則,對違法違規行為加以有效約束和制裁,更好地規范行業秩序。
貴州財經大學教授周興杰認為,“網生代”青年讀者群的閱讀需求變化推動網絡文學創意亞類型的更新變化加快,每年都有新的“流”和“向”出現,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趣味和需求使當下的網絡文學創作自覺對標不同讀者群體,萌生出“代際化”的創作趨向。
“創作離不開評論,評論更離不開創作,只有創作與評論相結合,承認網絡文學評論的多維,進而求同存異,才能真正促進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周冰說。
甘肅網絡作協常務副主席、網絡作家劉金龍預計到2025年,中國網絡文學可撬動近300億美元的海外市場規模,發展模式將持續為全球網絡文學發展貢獻文本、運營、商業化示范和標準。
(作者:唐偉,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