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譚延闿日記里的廣東荔枝
    來源:《隨筆》 | 齊文娥  2022年09月01日08:14

    我們都知道,譚延闿是近代史上的飲食大家,可以說是湘菜得以成系的關鍵人物,譚府菜至今“風韻猶存”,與廣東也淵源甚深:其父1895年督粵時,17歲的譚延闿曾攜新婚妻子相陪侍,并于其父應召北上的1899年在廣州生下長女淑;1923年,又因追隨孫中山先生于3月1日抵粵任大元帥府內務部長,旋調建設部長,復兼大本營秘書長,后任建國湘軍總司令兼建國軍北伐總司令,湘軍改組后以國民黨中央執委常委身份兼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直到1926年4月以政治委員會主席、代理政務會議主席、國民政府主席及第二軍軍長的身份北伐后,才離開廣州。其間除因軍旅之事間或離開廣州,大多數時間他居停廣州,并在日記中留下了不少珍貴的飲食史料,本篇且先談談吃荔枝。

    譚延闿日記中的吃荔枝是以夢幻為開端的。1923年6月18日,時值端午節,他應該品嘗過廣州的荔枝了,雖然未曾在日記中記下何日始食,卻在當日的夢后詩中留下端倪:“客里誰知節物妍,南風紅熟荔枝天。我今別有尊鱸思,一尺鰣魚角黍筵。”次日,他應進士同年好友、自詡也名副其實的“廣東飲食第一人”江孔殷之邀,前往風月勝地陳塘的燕春臺宴飲,便寫到了吃荔枝:“食荔支,細核厚肉,號為桂味,勝平時食多矣。”一句“勝平時食多矣”,即可知早已吃過。

    但是,更好吃的荔枝,卻在他所居的東山簡園。簡園原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琴石的產業,曾充德國領事館,今獲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獨其歷史淵源,也為其建筑之講究,包括當日園中所植荔枝之品種。故1923年6月21日譚延闿“午飯后,摘園中鮮荔食之”,直呼“種佳過于市買”;次日再摘食,始辨“乃桂味也”,并邀“仲愷、元著諸人皆同食”,均“大稱美”。

    因為有善吃的招牌,譚延闿便能得到好吃的饋贈,包括荔枝,包括孫中山的親贈:“七時,大元帥歸自石龍,攜有增城荔支,欲過桂味,飽啖久之,尚恨非掛綠也。”掛綠不易吃到,桂味快過季了,“食荔支久之,桂味已空,黑葉終非佳品”,咋辦?不怕,糯米糍駕到:“江蝦(即江孔殷的綽號)送糯米糍來,黃盤亦致桂味,參互食之,仍以桂味為佳,甜而不膩,脆而不靡,味近龍眼而腴厚過之,特不知視掛綠如何耳。”

    城中吃的嫌不夠新鮮過癮,便又于1923年6月27日“約同(蔣)介石乘大西洋電船往游黃埔”,前往本地籍同僚啟民先生家鄉,“荔子林中,累累萬實,聽人摘食。云有桂味、黑葉兩種,仍桂味佳。糯米糍尚未盡熟,至槐荔出則荔事盡矣”。只可惜“黃埔有香荔一株,在增城掛綠上,惜今已罄,為之悵然”。悵然之余,仍趁荔事未盡,大快朵頤:“食荔支甚多,近來日啖荔支,知三百顆非難事矣。”更幸運的是,還吃到了食神江孔殷饋贈的傳奇“掛綠”:“江蝦送荔支來,云增城掛綠,食之,覺在桂味、黑葉之間。核大而圓,內脆而嫩,然殼無綠痕,與午前在大本營所食同,未必真老樹也。仲愷言掛綠者,荔支接龍眼樹所產,核圓皮薄,及蒂有小枝,皆其證,殆近之矣。”

    凡事過猶不及,坊間即有荔枝吃多了會上火,當日相傳還會中風:“滄白云報紙載荔支風,蓋荔支食多足以致疾,為之憬然。”好在這一年的荔事將盡,不用擔心中“荔枝風”了。轉年,日常所食,不足記之,卻在去六榕寺里拜見鐵禪和尚時,聽說了肇慶一種香荔,味在掛綠之上:“食黑葉荔枝一盤。和尚云荔枝以肇慶某縣香荔為最,核幾于無,前清為貢品,在掛綠上,此吾所未知。沈演公亦云,雖善食荔支者,食香荔,無能積核至一杯者,小可知矣。”這下又把譚延闿的胃口給吊了起來!

    再轉過一年,吃了兩年荔枝后,他便開始從對本地荔枝品種的品評進而至于全國了:“與哲生、鐵城諸人飯。飯后,食荔支。桂味誠為高選。昔人謂東坡不知閩荔之佳。汪精衛云朱竹垞初至粵食荔支,乃大荷包,又曰大紅袍,嘆不及閩遠矣;及食黑葉,乃云不過與閩等;最后食桂味,乃嘆曰非閩所及矣。其言不知出何書,然可知閩不及粵,無或疑焉。”并作《戲答伍梯云》,極贊荔枝之美:“萬樹陰濃果熟時,水村風味耐人思。釋兵何必煩杯酒,正擬將官換荔枝。”蘇東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過是“不辭長作嶺南人”,譚延闿則是有了荔枝吃,達官都可辭,何用貶官為!有這等情懷,亟宜獎賞!

    果不其然,他旋即吃到了當為前述肇慶香荔的新興荔枝:“得食新興縣荔支,小如龍眼,肉豐核小,與桂味略近,云佳種也。”新興當時乃肇慶府屬縣,出香荔,于史有載:“又一種大如龍眼,亦無核,絕香,名曰香荔,出新興。然皆不如掛綠之美。”佐當時世界首富、行商伍重曜編刻出版影響深遠的大型文獻《嶺南遺書》《粵雅堂叢書》的晚清廣州名士譚瑩,也即后來在飲食史上與譚延闿并駕齊驅有“南北二譚”之稱的北京譚家菜創始人譚宗浚的父親,其《嶺南荔枝詞》六十首之十四,就專詠新興香荔:“由來香荔說新興,斂玉凝脂得未曾。花氣襲人渾不斷,更憐清似欲消冰。(新興一種,大如龍眼,無核,絕香,名‘香荔’)”可見新興香荔之歷史馳名。

    其實新興香荔又何嘗不如掛綠?乾隆元年進士,官至戶部員外郎的葛祖亮,在吃過新興香荔后就賦詩大贊曰:“仙游曾餉滿筐鮮,飽食如噉玉乳泉。靈氣東南連海日,瓊漿風味并清妍。垂垂紫紺馴囊火,瀝瀝晶瑩跨露蓮。笑遠紅塵飛騎凈,樂天圖畫亦空懸。”意思是說,我吃過新興的荔枝后,哪用再讀你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福建的荔枝更不在話下。哼哼!

    嶺南飲食,重在生鮮,荔枝亦復如是,譚延闿觀荔枝亦復如是,并在他離粵前夕,反復陳示:“護芳、徐大來,乃同赴荔支灣……入荔香園,荒穢不堪,主人陳花村傖俗可笑,就樹摘荔支待客,則頗甘香。然百樹無一二實者,豈時過耶。出,仍登舟,買得荔支不如頃所食矣,信生香之可貴也。”7月8日,“始食桂味荔支,信為甘美,深懼大武之來后時也”;來遲了,還有荔枝吃,只是不新鮮了。

    因為清初的屈大均都說他因嶺南有上佳的荔枝蜜漬保鮮之術,可以終年吃到生鮮荔枝:“而予又得藏荔支法:就樹摘完好者,留蒂寸許,蠟封之,乃剪去蒂,復以蠟封剪口,以蜜水滿浸,經數月味色不變,是予終歲皆有鮮荔支之飽,雖因之辟谷可矣。”但是,屈大均畢竟不是一代食神,其觀點自當不為譚延闿所認可吧。其弟大武歸粵雖遲,未及直接品嘗到新鮮的桂味荔枝,可是大武在香港應該品嘗過,并由此認可了蘇東坡提出的江瑤柱似荔枝的說法,沒有愧對食神之兄:“呂滿、大武、細毛歸自香港,云大武昨日午后五時開船,且在港晤江蝦,擾其南塘酒店一臺。又云鮮江瑤柱潔白脆美,大為大武所賞,以為東坡似荔支之言不誣。吾記曾嘗之,亦有此論,不記在何時日記中矣。”

    其實,生鮮與否,與地俱進。從前荔枝一日而色變,三日而色香味俱變,就在譚延闿離粵數年之后,1930年7月5日,他在南京吃到的國民黨粵籍元老胡漢民所送的荔枝,從廣州至南京,至少也過了兩三日,他仍覺十分新鮮,“展堂送荔支極好,無異在廣州食之”,并為此大感興奮,“為題其錢幅以報之”。如此,當不僅止于交通條件之改善,必有其他輔助保鮮之措施,惜暫未見相關史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国产精品模特hd在线|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