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學》培訓少數民族作家翻譯家
8月21日至22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學翻譯人才培訓班暨2022《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作家翻譯家培訓班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舉行。培訓班由內蒙古文聯、《民族文學》雜志社主辦,內蒙古翻譯家協會、興安盟文聯、科右中旗委宣傳部承辦,興安盟文學翻譯家協會、科右中旗文聯協辦。《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內蒙古文聯副主席包銀山、興安盟委宣傳部部長秦化真、科右中旗委書記蔡寶軍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興安盟文聯黨組書記劉貴森、主席王鳳華,科右中旗委宣傳部部長陳雪嬌以及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作家翻譯家代表60余人參加開班儀式。儀式由內蒙古翻譯家協會副主席馬英主持。
石一寧在致辭中表示,壯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草原文化和民族風情,賦予了科右中旗獨特的魅力。此次培訓有助于作家翻譯家們進一步激發靈感、提升創作和翻譯水平,努力為時代和讀者奉獻精品力作。衷心期望《民族文學》和科右中旗能夠長期攜手,共同為繁榮少數民族文學、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出貢獻。
包銀山談到,文學翻譯人才隊伍建設對增進各民族文學交流、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意義重大。希望作家翻譯家們進一步提升人文素養和翻譯技能,創作出更多展示時代發展、見證歷史巨變、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作品。
學員代表宋貞子、哈那提古麗·木哈什在發言中說,少數民族作家翻譯家要用文藝作品講好少數民族故事,記錄少數民族同胞豐富多彩的生活,用文學書寫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石一寧代表《民族文學》雜志社向興安盟圖書館、興安盟文化中心、科右中旗贈書。包銀山向科右中旗文聯授予“內蒙古翻譯家協會創作基地”牌匾。培訓班期間,艾爾肯·阿熱孜、諾布旺丹、哈達奇·剛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民族語文翻譯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語境下的文藝創作與學術研究的不同路徑”“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等作專題講座?!半防沾ㄎ乃囌搲敝畠让晒徘嗄攴g家作品研評會(系列之二)同期舉行,專家及學員圍繞陳薩日娜、白龍、紅英、馬英、丁玉龍等發表在《民族文學》“亮麗內蒙古”翻譯作品專欄的作品展開研討,并分享了各自的創作和翻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