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疆的瓜果分外甜
    來源:中國民族報 | 閆會作  2022年08月28日15:01

    瓜果是上天給新疆打造的一張香甜名片!它告訴世界,從夏季開始,新疆就進入了香甜模式。

    廣袤豐饒的土地,蒼涼壯美的山川,造就了新疆奇特的地理環境、獨有的氣候條件和奇異的自然風光,也賦予了新疆瓜果品相俱佳、味美香甜,享譽天下的魅力。這片大漠荒原中的每一片綠洲,都有自己的標志性瓜果,如糖似蜜,香氣四溢。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沒有渣;葉城的石榴人人夸,庫車的白杏一枝花;阿圖什的無花果名氣大,伽師的香瓜甜掉牙;伊犁的蘋果頂呱呱,喀什的櫻桃大把抓……”像這樣的順口溜,在新疆有多個版本,大同小異,卻句句屬實,毫不夸張。

    獨特的人文、自然和地域環境,賦予新疆令人向往的神奇和神秘。新疆是少有的荒漠草原、高山盆地、雪域火洲、長河湖泊兼容之地;新疆是極端的氣候、惡劣的環境與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渾然一體之地;新疆也是瓜甜果香、名甲天下的神奇之地。新疆體現了大自然的公允,既給了其荒涼、干旱的缺憾,又給了美味瓜果的完滿。

    西出陽關無故人,卻有著香甜瓜果的如蜜柔情。出了陽關,雖說一望無際的戈壁讓人發怵,但前方的哈密瓜、葡萄干卻誘惑著西行的腳步。

    陽關已出,哈密不遠。很多人因為哈密瓜、葡萄干才知道了哈密、吐魯番這兩個地方?!疤煜抡l人不識君”,哈密和吐魯番借著哈密瓜和葡萄干而名揚天下。土生土長的哈密、吐魯番人,也許很多沒有坐過飛機,可哈密瓜和葡萄干早就飛遍了世界。哈密瓜香甜美味,有著“瓜中之王”的美稱,名聲之大人盡皆知。但很多人只見過橢圓形的哈密瓜,也只吃過西州蜜、東湖瓜、伽師瓜、雪里紅、黑眉毛等常見的幾個品種。其實哈密瓜有300多個品種,每年7月16日哈密的“哈密瓜節”上,品種繁多的哈密瓜盡展風采,形狀各異。含糖量上,從甜得黏手到味如黃瓜者都有;形狀上,有橢圓形,也有圓形、南瓜形、黃瓜形、葫蘆形;口感上,有脆甜、香甜、綿軟;季節上,有春瓜、夏瓜、秋瓜,窖藏過冬,四季皆有。哈密瓜不僅口味齊全,還有適宜各個年齡人群的品種,是老少咸宜的佳品。

    久負盛名的葡萄干,讓吐魯番的一切似乎都與葡萄干有關。未到吐魯番,晾房先入眼。沿路的戈壁灘上、沙漠邊上、村莊旁邊,一座座土坯砌成的鏤空平房或兩三層的晾房,如古堡一樣星羅棋布,既是獨特的風景,也是葡萄走向世界的起點。然后就是目不暇接的葡萄架和連片的葡萄園,路邊渠畔、房前屋后,都是葡萄藤架搭起的通道。由葡萄藤架連成漫長曲折回廊的8公里長的葡萄溝,如一條綠色絲帶,飄搖于火焰山下。這里是葡萄的天下,馬奶子、紅葡萄、喀什哈爾、日加干、瑣瑣等數十種優質葡萄,掛滿頭頂身旁,晶瑩如珍珠,鮮艷似瑪瑙,碧綠若翡翠,光亮剔透。尤其是這里的無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營養豐富,含糖量高達20%多,采摘沾手,吃完黏嘴。

    人們常常把哈密瓜、葡萄干的香甜,歸結于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想想也是,當一種瓜果能在干旱如炙的戈壁沙漠中生根發芽,能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條件下瓜熟蒂落,自然就有與一般瓜果不同的品質、醇香和非同一般的味道。

    但這只能是原因之一。

    哈密、吐魯番盆地是戈壁沙漠深處兩塊細小的綠洲,高溫、干旱、風沙、鹽堿是其真實的模樣,夏天氣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很平常,冬天零下30多攝氏度也不稀奇。年降水量約16毫米,而蒸發量近3000毫米,可謂中國的“干極”。降雨靠不住,只能靠北面三五十公里外的東天山提供雪水。但要通過明渠引水,即便水不被風吹干,也會被高溫曬干。這就有了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的坎兒井。坎兒井是由豎井、地下暗渠和澇壩(蓄水池)組成的輸水工程,不受季節、風沙、干旱、高溫影響,不需動力,自流節水,常年灌溉。

    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這片亙古干旱荒涼的戈壁大漠中,修筑了無數條坎兒井,“引來了雪水把它澆灌”,才有了哈密、吐魯番瓜果的分外香甜。時至今日,哈密、吐魯番一帶仍有超過1000多條、總長約5000公里的坎兒井,澆灌著走遍天下的哈密瓜和葡萄干。因此,到了吐魯番,不僅要品鮮葡萄、嘗葡萄干,觀賞葡萄架下的民族歌舞,更不能忘了領略高溫的炙烤、戈壁的蒼涼、坎兒井的清爽和雪水的凜冽,經歷了這些,才能品出葡萄干的真味。

    吐魯番的葡萄干名揚天下,但葡萄并非吐魯番獨有,天山南北到處都有成片的葡萄架,鮮果曬干、制飲釀酒,葡萄以種種形態呈現在人們面前。特別是北疆西部一直要等到冰雪完全覆蓋后,人工采摘分選,限溫限時,精心釀制成的“冰葡萄酒”,更是上乘佳品。新疆的葡萄不僅讓人甜蜜開懷,更能讓人醉而忘歸。

    新疆棗好人盡皆知,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哈密大棗早就以其個如核桃,肉厚核小,干硬如石,一砸成粉,茶飲入藥均屬上品而享有盛名。只是后來各地逐漸引入新的品種,品味俱佳,如若羌的灰棗、和田的玉棗、阿克蘇的天棗等,這些產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的大棗后來居上。我曾去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一個農場,渾白的沙漠中,一條黑亮的柏油路,一直把我們帶進了一個人工開墾的大棗園。棗園一望無際,令人震撼,黑黑的粗細不一的滴灌管線,在沙漠里織成了一張大網,棗樹生長其中,個矮冠大,枝條伸展,郁郁蔥蔥,給人一種沙漠活了的感覺。不要說沙漠的氣候、土壤、環境條件,能長出特殊的大棗已是奇跡,單憑人們付出的汗水和努力,這大棗一定獨有其味。

    熱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里唱道“還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釀出你要的甜蜜”,唱的就是伊犁從果子溝到伊寧縣這一段遍及北天山的野杏花。春天杏花爛漫,裝點著高低參差的山梁溝壑,蜂唱蝶舞、溢香流蜜之后,便有了夏天綿軟香甜的白杏。我在伊犁時見到,每到杏子成熟,農牧民就把鮮黃香甜的杏子擺在杏園路邊售賣,任路人駐足品嘗,很多人“嘗”個半飽后,再買一些帶上。

    雖說現在阿克蘇的蘋果聲名遠播,但早年卻是伊犁的蘋果影響最大。那時候整個伊犁河谷,有人的地方就有果園子,樹多品種也多,“元帥”“五星”“國光”“二秋子”“夏麗夢”,一說到這些老的蘋果品名,依舊不由自主地口舌生津。伊犁有個阿拉馬力邊防站,位于北天山深處,中哈界河霍爾果斯河東岸,氣溫偏低,日照時間短,果蔬很難成熟。這個連隊曾因創作了歌曲《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而聞名,其實這個連隊的蘋果亦是不凡。如今,在邊防站營房西面的斜坡上有一個不大的蘋果園,數十棵蘋果樹已經老得一身滄桑,但當年這里的蘋果,曾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的展臺,足見伊犁蘋果的地位和影響。

    阿克蘇的蘋果,以冰糖心名氣最大,但也抵擋不住薄皮核桃讓人過口難忘。核桃好吃殼難砸。而阿克蘇的薄皮核桃,皮薄如紙,脫掉綠皮就可以看到核仁,輕輕一剝,就能吃到鮮嫩油香的核桃仁了。但要說到最古老的核桃,還得數和田的“核桃王”了。距和田市約17公里的巴格其鎮喀拉瓦其村,有一棵樹齡已達560多年的核桃樹,被尊為“核桃王”樹。每次我走近“核桃王”樹,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樹干滄桑粗壯,五六人方可合抱;仰望樹梢,直接藍天白云;樹冠如亭似蓋,向四周延展20多米,占地一畝有余。雖歷經數百年風雨,主干已空成上下連通的樹洞,卻依然高大偉岸,枝繁葉茂,蒼勁挺拔,氣勢雄偉。這棵樹每年仍能產六七千顆核桃,而且個大皮薄,果仁飽滿。更奇特的是在離“核桃王”樹10多米處,從其根上又長出一棵核桃樹,有兩人合抱之粗,形狀酷似樹王,形同母子。和田還有一棵“無花果王”樹,約400多年樹齡,枝葉茂密,枝干群生,如藤似蔓,縱橫交錯,曲回盤繞,獨樹如林,占地半畝有余,每年結果三四萬顆之多。

    不像葡萄、哈密瓜,盡管品質口味有差別,但很多地方都可以種植。庫爾勒香梨則有嚴格的地域性,產地僅有庫爾勒附近的六七個縣市,尤其以孔雀河流經的庫爾勒市附近品質最佳。出了這個地域,樹也活,果也結,樹長得可能比庫爾勒還旺勢,梨也結了不少,可吃起來干如沙、味同蠟。所以正宗的香梨只能在庫爾勒。

    庫爾勒香梨大如鵝蛋,小似雞蛋,色澤黃綠且帶有紅色絲暈,酥脆爽口、甘甜爽滑、香氣濃郁、皮薄肉細、汁多渣少、落地即碎、入口即化、耐久貯藏、營養豐富,被譽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外國人稱其為“中華蜜梨”。雖是“珍品”“王子”,但庫爾勒香梨絕不嬌氣,沙漠邊緣、戈壁灘上的環境,生就了它天然耐干旱、鹽堿、瘠薄的能力,具有很強的抗逆性,窖藏冷儲,方法得當,存放一年,仍然鮮嫩如初、原汁原味。

    歷史學家考證,香梨是西漢張騫鑿通西域時帶到新疆的,晉代還有庫爾勒香梨的詳細記載,可見庫爾勒香梨不僅歷史悠久,更是新疆與中原悠久親緣的甜蜜果實。在庫爾勒市北之咽喉——鐵門關,就發現有樹齡達200多年的古香梨樹,樹身粗壯,兩人合抱不攏。阿瓦提縣也存有180多年的古香梨樹,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棵香梨樹能活幾百年,這就不止是奇跡了!香梨的香甜是各族人民的心血精心呵護釀制出來的。

    每次我站在鐵門關上,無論是放眼沙漠邊緣、孔雀河兩岸盛開的梨花,還是如錚錚鐵骨般的梨樹梨林,脫口而出的總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岑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境下,才能寫出這樣色彩瑰麗、浪漫灑脫、氣勢磅礴、意境鮮明的詩篇。盡管專家說岑參詩中的“輪臺”在今天的烏魯木齊市北邊一點,但我仍然認為,詩中的“輪臺”就是今天的庫爾勒附近。因為只有種了幾千年香梨的庫爾勒,才能有“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觀美景。香梨還在香天下,梨花依舊笑春風,岑參遠去,將士仍在,戍邊永遠。

    吃桃子特別是蟠桃一定得到石河子去。石河子是軍墾戰士在戈壁灘上建起來的一座新城,種植蟠桃不過五六十年,卻已在天山腳下形成了8000多畝的規模。從4月的桃花節到8月的蟠桃節,賞桃花、嘗鮮桃,品桃花釀、蟠桃酒、蟠桃汁、蟠桃凍、蟠桃干……昔日的戈壁荒灘,如今成了桃園仙境,石河子蟠桃的名氣越來越響亮。

    而下野地,在新疆就是西瓜的代名詞。在烏魯木齊街上隨便問賣西瓜的商販,十個有八個說是下野地的西瓜,剩下的兩個會說,絕對正宗的下野地西瓜。位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下野地,背靠天山,面對大漠,是一片人工開墾的綠洲,因西瓜而聞名。雖然下野地的西瓜熟得晚一些,但個大光亮、皮薄脆沙、瓤甜如蜜,以至于切瓜的刀刃、案板上,總留下一層黏黏的糖汁。賣者以賣下野地西瓜為榮,食者則以吃到下野地西瓜為幸。

    品石榴到葉城,吃桑葚櫻桃到喀什,最好的無花果要數阿圖什……在新疆,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有獨特甜美的瓜果等著你。瓜果繪出了新疆的綠洲地圖,給你一個甜美的旅程。

    很多人把新疆瓜果特別香甜歸功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超長的日照時間和晝夜巨大的溫差等原因,這些都有道理。但我想原因或許遠不止這些。世界上大有與新疆環境氣候條件相似的地方,為什么不能產出同樣的瓜果呢?

    在沙漠荒原、戈壁深處,那些“核桃王”“香梨王”“無花果王”靜靜地告訴我們,一種果樹能歷經幾百年的風雨、災害和劫難存活下來,單靠自身的生命力遠遠做不到,只有靠人們用心血培植管護,才能根深葉茂,生生不息。透過一棵棵“樹王”挺拔茂密的枝葉,我們仿佛看到人們對生命的敬畏、美好的向往和生息的力量。時間把人們的心血釀制成了果實的香甜美味。

    能在戈壁沙漠上“種出綠洲”的人們,能呵護一棵果樹活成百上千年的人們,能挖出幾千公里“坎兒井”引來山泉澆灌果園的人們,才是瓜甜果香的根本原因。這些只有親眼看到,親口品嘗后,才能體會到。

    甜美的新疆等著你來!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99国产精品无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波霸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国产精品内射婷婷一级二|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