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族古籍: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孫海悅  2022年09月13日08:14
    關鍵詞:民族古籍

    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推動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文獻的搶救保護,推動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文獻整理研究和譯介出版,加強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部門等古籍工作專業機構建設等。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者辛勤耕耘、團結奮斗,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中國古籍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頂層設計

    政策體系工作體系不斷完善

    歷經長期創造發展的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卷帙浩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歷史原因,珍貴的少數民族古籍曾長期被埋沒、破壞、流失。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古籍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工作機構陸續組建,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全面啟動。1984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民委關于搶救、整理少數民族古籍的請示的通知》發布,成為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起步的首個標志性專題文件。

    逐步建立健全的工作機構體系,為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打開了局面。1984年7月,由國家民委牽頭、多家單位參加的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1989年,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辦公室更名為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接著,14個少數民族古籍協作小組陸續成立,一省牽頭統籌、相關省區在項目上密切配合的運作方式逐步形成。

    1983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座談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少數民族古籍方面的全國性會議,會議系統商討了如何開展我國少數民族古籍的搶救、整理、研究、出版等工作。

    與漢文古籍相比,少數民族古籍具有很多不同特點,如主要散藏在民間和邊疆民族地區,除文獻資料外還有大量口傳資料,涉及民族成分多、分布不均衡等,這給相關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為此,國家民委和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嘗試,在搶救、保護、搜集、整理、出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從口傳資料到碑銘、石刻,從貝葉經文、竹木簡牘到活頁函本、線裝典籍,從經、史、文、哲到天文、地理、醫藥、佛藏、工藝、美術,從納西東巴文、西夏文、察合臺文到我國現行各民族文字古籍……40年來,全國各地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部門跋涉一線,搶救、整理散藏在民間的少數民族古籍約百萬種。迄今,國務院公布的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共收錄珍貴古籍13026部,其中少數民族文字古籍1133部,約占8.7%。

    與此同時,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不斷加強,行業標準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搶救、搜集、整理、出版等各項工作更加有條不紊。

    項目帶動

    彰顯重要的文化和社會價值

    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少數民族古籍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1986年起,國家民委制定并實施了少數民族古籍工作7個五年出版規劃,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實施中相互銜接、循序漸進,帶動出版了一大批重點成果。

    比如,歷時20年整理的《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100卷)》推動了東巴古籍于2003年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彝文經籍文化辭典》《回族典藏全書》《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珍稀典籍匯編》等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國家圖書獎等各級獎項。

    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牽頭編纂了《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中國少數民族古籍論》《中國少數民族古籍保護與發展報告》等成果。最重要的代表性成果為國家級重點文化項目《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這部收錄我國55個少數民族及古代民族文獻典籍、碑刻銘文、口傳資料等現存古籍目錄和內容提要的目錄學巨著,被譽為“少數民族的四庫全書總目”。該套叢書規劃出版60余卷、約110冊,迄今出版52個民族卷,收古籍條目9萬余條。

    據國家民委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業務處處長楊碩介紹,2020年以來,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相繼組織實施一批重點出版項目。其中,“國家民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整理出版書系”第一批試點選取5部蘊含豐富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古籍精品;“古籍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系列圖書擬精選一系列具有豐富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的古籍,從中提煉出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事實,撰寫成文字生動、可讀性強、易于推廣的短篇故事。

    “十三五”時期,一批厚重篤實的民文古籍出版物入選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深入挖掘、搶救、整理我國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內蒙古文化出版社《伊犁河流域厄魯特人民間所藏托忒蒙古文文獻匯集》等,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出版價值。

    40年來,少數民族古籍整理領域的研究文章層出不窮。很多發表在民族、歷史、語言文字等領域的權威期刊,部分文章已經匯編成冊,收錄于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古籍論》(共5冊)及國家民委少數民族古籍保護與資料信息中心主編的《民族古籍研究》(共4輯)。

    同時,“民族遺珍 書香中國——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珍品暨保護成果展”全國巡展等一系列宣傳推廣工作,有效提升了全社會對少數民族古籍的關注度,對于凝聚中華民族精神、增進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積極作用。

    未來發展

    深入推動成果活起來用起來

    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團結奮斗。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以書為媒、以文化人,能夠更好地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40年來,少數民族古籍搜集、普查、整理等基礎性工作已經取得令人自豪的階段性成果,但這些古人智慧的結晶不能僅僅收藏起來束之高閣,而應該活起來、用起來。少數民族古籍整理應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時指出:“要加強對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護,挖掘弘揚蘊含其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激勵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視,為新時代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進入信息時代,古籍數字化已成為普遍共識。楊碩介紹說,目前,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積極參與中宣部牽頭的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完成了兩項中宣部課題研究項目,摸清了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數字化工作狀況,為今后編制出臺統一規范的工作指導意見探路;將《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數據庫、中國民族古籍線上展等項目提上日程;聯合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策劃實施了“中國民族古文字文獻網”項目,建成后將為中國古籍整理研究提供更為豐富的基礎技術資料。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上,少數民族古籍工作不應缺席,也必不能缺席。在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指引下,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古籍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不斷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鞏固中華民族大團結作出積極貢獻。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