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孔明擇婦及其他 ──心史“三國”札記
    來源:天津日報 | 滕 云  2022年08月23日08:41

    諸葛亮在我國無疑是普識度最高的歷史人物之一。凡我國人,對孔明的多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家國情懷、高潔人品,對他隆中對策、舌戰群儒、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借東風、空城計等等事功,可說是如數家珍。但在公德昭昭之外,若問及諸葛亮真正的私家珍秘,能有幾人知曉?譬如他的私德,他的情史和擇偶故事,他的夫妻情、父子情、兄弟情,他的茅廬日月,恐怕能回答的人幾乎就沒有。因為這些不但史書缺載,《三國演義》也極少記述。孔明孔明,家事不明,這是個情懷有公也有私,但事跡卻注定公彰私泯的人。本文就想對孔明家事留白處的隱性內涵,試作談不上鉤沉的推測影寫。

    孔明家世可說是漢末亂世,中下層士人生活顛沛流離的縮影。他祖籍山東瑯琊,父為泰山郡丞,一家人居任所。父親死得早,一群孤兒由任豫章太守的叔父撫育,遷居江西南昌。過不久,丟了官的叔父投故人荊州太守劉表寄食。無奈之下,長兄諸葛瑾年未及冠,隨寡母向江東謀生,后來瑾及子恪仕至東吳大將軍。依叔父生活的諸葛亮及弟均,游學荊襄,躬耕南陽。叔父辭世后,亮、均居隆中耕讀。當時潁上多賢士,散住在近一帶的名流,年長一些的有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叔侄,以及后來成為孔明岳父的黃承彥;青年才俊則有孔明及其友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孔明與他們亦師亦友。這些失仕的山野遺賢,有的是疏懶不想蹚亂世濁水的隱逸之士,有的是還未擇定誰個豪強、待時而出求功名的智士。筆者以為,這潁川九賢士之群,不啻幾十年后晉代山陽竹林七賢的前影。孔明是潁川九賢的翹楚,時人稱之為臥龍先生。劉備三顧臥龍崗,恭請孔明出山,二十七歲的孔明之后成為劉備軍師、國師、帝師、丞相。諸葛瑾、亮及仕于曹魏、后來官居樞要的同族兄弟誕,史稱一門三方為冠蓋,世人號為蜀得龍,吳得虎,魏得狗。兄弟三人各為三國首輔,對外敵、友、我分明,各事其主;對內同胞同族兄弟若即若離。《三國志·諸葛瑾傳》載,瑾出使蜀,亮出使吳,都是“公會相見,退無私面”,這是彼此為國避嫌。但平時他們是書信聞問的,人跨國,兄弟親情并不間斷。《三國志·諸葛恪傳》說,東吳任命恪典掌軍糧,孔明在西蜀寫信給吳國都督陸遜,說“糧谷軍之至最”,自己這個侄兒恪“性疏”,不適合掌管,讓陸遜代為提醒孫權。這是孔明為同盟國利害計的友善建議,實際也是為兄、侄安全計的親情關懷。還有,孔明婚后好幾年生女不產子,瑾、亮都著急,兄瑾就將第二個兒子喬,過繼弟亮為養子。若干年后亮中年得子瞻,寫信向兄瑾報喜,同時還親子般對待養子喬,為喬婚娶生子攀。后來在吳國的政治變亂中,兄瑾一家被夷族,“子孫皆盡”,孔明就將從孫攀“還復為瑾后”,繼承瑾家香火;這是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載明的。這就是公德公義與私德親情兼臻不悖的諸葛孔明。

    我們把孔明家世和兄弟情勾勒表過,下面著重表述孔明與黃氏的夫妻情、孔明與子孫的父子情、祖孫情。作為三國鼎分靈魂人物的諸葛亮,是到《三國演義》全書三分之一處,才由多位潁川名士一次次畫影圖形,進入讀者眼界的。劉備思賢若渴,從仲秋“渴”到隆冬,三趟走在隆中道上左承右接的都是空碗,這回該能喝到解渴的醇醪了吧!那沖風冒雪,騎小驢過小橋,手攜小酒葫蘆,口中吟小詩的老先生,不是孔明還能是誰!不料這又是一位替身,但和親身近了一大步──他是孔明的岳父黃承彥。在此處清毛本《三國演義》刪掉了明弘治本原有的一段小字注文:“黃承彥乃河南名士。一見諸葛孔明而異之。后孔明要娶妻,承彥曰:‘聞君擇婦,吾有一丑女,黃頭而色黑,才堪相配,肯容納乎?’孔明忻然而娶之。時人乃笑孔明,為之諺曰:‘莫學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

    毛本《三國演義》謬刪這段文字,直到第84回,敘述一位隱居山中的老者,不忍東吳大將困死諸葛亮預設的八陣圖石陣內,發仁心把他引出,才順筆補出這老者是孔明老丈人黃承彥。如同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那樣,八陣圖黃承彥“善救”陸遜,不過是人謀與天意逆哉順也的小說家言而已;毛本簡介黃承彥,卻對孔明擇婦的核心內容棄之罔顧。

    弘治本這段小字注文,大概是轉引自《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述的晉人習鑿齒《襄陽記》原文:“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毛氏父子夠冬烘的,他們整理刊印《三國演義》時,刪卻的是一段歷史珍聞,是僅存后世的孔明擇婦羅曼史。

    我們可以從中讀出:一、這是當年潁川名士中一老一少的兩位,由師友變翁婿的一次碰頭交心;二、老先生早就看中青年孔明的異才異秉,自信自己女兒與之“才堪相配”,愿意作成這段姻緣;三、一個是山野遺賢,一個是耕讀才俊,都沒有官場背景、錢場靠山,都不唯錢唯權而貿婚,但憑人品才品而締緣;四、婚姻當然不薄貌品,黃承彥敢亦莊亦諧指說女兒為“丑女”,“黃頭而色黑”,孔明不是乍聽之下以驚以拒,而是以高智商高情商,充分消納并回應老先生調侃、戲謔的言外之旨。兩人就像一場智者“反串小品”的默契搭檔;五、老先生不是老夫子,他不假媒妁,他自當月老自擇東床自薦閨女,還當面征詢候選佳婿“肯容納否”,高爽如此灑脫如此。孔明更加灑脫更加高爽,當場應允且“忻然而娶之”,小驢車“載送之”。不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嗎?孔明擇婦為何不“謹慎”一些啊?這您就別瞎操心了,這個日后擅長以錦囊妙計取勝的孔明,難道不懂謀定而動嗎?黃女在當地的賢聲,孔明一定早已心儀。您真以為為翁者他是臨時作伐,為婿者我是一時興起啊?六、這樁佳偶天成的“閃婚”,超越名流韻事笑談,融入民間喜樂,演為鄉里謠諺。荊楚妹子伢子唱的這段祝婚喜歌,有別于吳儂軟語的子夜吳歌名曲。嘲謔熱辣辣,喜慶熱辣辣,阿承、阿明翁婿高興,“丑女”新嫁娘高興,鄉里鄉親們高興。只不過,千百年來,人們錯讀了這段民謠,以為黃氏是真丑女,以為這是對郎才女貌的善意諷訕之歌,讀不懂這是鄉親們贊羨孔明擇婦的喜歌。這首荊楚古婚謠,為古代樂府樂官們失收,為古今學府學者們的歌謠史著失錄,為收集街談巷語的稗官們失遺,包括《三國演義》也失記。《三國演義》只寫只演劉備娶孫夫人那種政治權謀性的宮廷式和親喜正劇,不寫不演孔明擇婦這幕民間味濃家庭味濃的親民輕喜劇。多虧《襄陽記》收錄的這段鄉諺,重現了朝堂之外、征伐爭霸之外,中下層士人和鄉民山野廬舍間的一個歷史生活現場。

    人民對他們敬慕的諸葛亮黃氏女這對賢伉儷,并沒有失憶。南宋詩人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記述了一則民間傳說:孔明居隆中時,有客來訪,到吃飯時間了,主家倉促無準備,連現成的儲糧也沒有;孔明無計,跑進后院向黃氏夫人告急;卻見夫人正不慌不忙,照管著幾個“木人”舂麥磨面,“運磨如飛”。不一刻,夫人已把一盆熱騰騰的煮面條,給客人端上了桌。孔明送走客人后,“遂拜其妻,求傳是術;后變其制為木牛流馬。”黃氏夫人夠神吧?兩千年前她就發明、創造了木制機器人幫廚!史稱孔明“長于巧思”,《三國志》記載他發明了連弩、木牛流馬等戰備器具,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工藝水平不輸墨子、魯班,可說他集儒、法、兵、墨、道諸家于一身。想不到黃氏夫人的“長于巧思”與其夫有得一比。夫妻倆不但“才堪相配”而已,有時夫還要拜妻為師;諸葛亮創制木牛流馬在祁山運軍糧,竟有黃氏夫人的“知識產權”在內,先有夫人的磨面木人,后才有夫妻合作的運糧木牛。人們要不要為這位漢代女機械工程大師補記一筆啊?荊楚民謠為天作之合“明黃配”唱喜歌,豈是白唱的嗎?這就讓筆者聯想,劉備三顧草廬和孔明出山過程中,《三國演義》的相關描寫,毫無女主人居內跡象,仿佛那就是孔明兩兄弟的山間光棍屋。疏忽如此,對讀者誤導就算了,對臥龍夫人的失敬向誰問責去?

    更大的漏筆,是《三國演義》完全無視黃氏夫人撫育教養孔明后胤之功。筆者據各種線索推算,孔明約19歲婚黃氏,婚后乏嗣,只好過繼侄兒。誰料又過多年,黃氏夫人居然高年生下兒子諸葛瞻。孔明中年得子,喜何如之!《諸葛亮集》輯有孔明給兄瑾的一封信,說“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三國志·諸葛亮傳》說瞻卒年三十七,據此推算,瞻八歲父已年屆五旬,母年紀也應四十大幾。筆者又據各種跡象估測,黃氏大半生并不隨夫南征北伐或隨夫居公衙,而是先在隆中、后在成都自家宅舍教養子息打理家事。《三國演義》第41回就有一句行文逗露消息:曹操攻占襄陽,痛恨輔助劉備的孔明,就“使人隆中搜尋孔明妻小”做人質或殘害;而孔明卻棋走先手,妻小“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內隱避”。黃氏夫人不做隨軍家屬隨政家眷甚明。《諸葛亮集》還收有孔明的《自表后主》,說“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臣在外任”的用度就由公家調配,“悉仰于官,不別治生”。據此我們也可以想見黃氏夫人長年辛勞農桑,撫育子孫情狀。

    孔明家教家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沒有正面記述,但《諸葛亮集》輯有兩篇《誡子書》,兩篇致兄瑾言子瞻、子喬書,還有一篇《誡外生(甥)書》(可見孔明有姐妹),雖然都是殘文,但明明白白展示了孔明家訓:教誨子侄“志存高遠,慕先賢”;“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志強毅,意慷慨”;“去細碎,忍屈伸”,等等,是極本色的孔明對子孫的身教言傳。信中說八歲之孩“聰慧可愛”,老父慈顏溢于言表;說兒子不要太“早成”,“重器”待將來,嚴父祈望拳拳殷殷。信中還說,想到養子,義父禁不住“感用流涕”;看到養子送給自己的器物,義父每每“為之惻愴”。喜也悲乎,總是父子深情。那正是千年后詩翁陸游《示兒》的先聲,兩千年后文豪魯迅“回眸時看小於菟”的祖兆。

    黃氏夫人撫育親子親孫的恩德,我們于史籍、文獻無從考索,但循實踐效果回溯,是可以約略想見的。孔明畢生盡忠國事,顧不上室家燕處,子嗣難享父祖耳提面命,唯有聽母親、祖母旦夕慈訓以長成。諸葛亮星落五丈原時五十四歲,兒子瞻還只是十齡童。七年后瞻成了后主劉禪駙馬,國之重器,護國干城。在蜀漢為鄧艾陷亡之役中,瞻臨陣死難。兒子尚年方十九,戎裝赴敵,隨父舍生取義。《三國志·諸葛瞻傳》裴松之注,引述晉人干寶的史評:“瞻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而能外不負國,內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諸葛瞻早孤,諸葛尚趕不上領受祖父口諭。祖孫三代公忠家國的氣節,必有妻子、母親、祖母黃氏夫人扶掖之力、教養之功,可惜《三國演義》竟不著一筆。《三國演義》也不是不寫節烈母性,第37回就寫了徐庶之母,為兒子被“欺君罔上”的曹操騙進曹營,“棄明投暗”,遂憤而自縊的事跡。歷代中華青史,記載過多少節烈母親育兒報國的事例,成為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文化傳統。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南宋岳飛之母,在兒背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殊不知,本可與之先后輝映的,就有隱而不彰的孔明之妻,撫養兒孫以身許國的黃氏母教。

    孔明與黃氏,這一對有過執子之手,同演青春結縭傳奇的夫妻,晚歲又演了一門三代為國共捐軀的壯烈傳奇。幾十年間,夫妻聚少離多,但丈夫戎馬倥傯之隙,或許也有息戰而短暫歸廬舍機會的吧。十分禮敬諸葛武侯的唐代詩圣杜甫,抒寫過自己在成都江村度夏的生活小景:“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多么可羨啊,但愿他景仰的先輩諸葛亮丞相,在他的成都草廬,與妻兒度假,也能享有這樣的庭幃日月!然而我們知道,孔明與黃氏在實際生活中,絕難與汝偕行,他們持守的只能是在精神世界里永結同心。丈夫盡瘁于隴上軍帳,妻子勞瘁于巴蜀田園。生命臨終,他們未能彼此奔喪,但卻到底魂魄一處依歸。北宋《太平寰宇記》有記:“諸葛武侯冢在西縣東南十里,與妻合冢葬焉。”即使這只是民間傳說,但孔明夫妻生同心死同穴,不正反映了人望所指嗎?更主要的是,孔明夫妻連同他們的兒孫,一家終以節烈精神永聚于天府之野。據唐代《元和郡縣志》載:諸葛亮舊居在雙流縣東北八里,謂之“葛陌”。又據南宋魏了翁《朝真觀記》:“故老相傳,武侯有女,于宅中乘云輕舉。”傳說雖妄誕,民心所思所慕卻真。巧合的是,如今成都雙流建了大型國際機場,每年每天從這里“乘云輕舉”,奔向四面八方中華振興錦繡前程的,正是歷代先賢的萬萬千千后裔子孫。

    我們也不必為《三國演義》重國族情懷敘寫,輕家族情思表達,缺失了對孔明及其夫人黃氏作家乘而嘆憾。《三國演義》的敘事方式是于史“七實三虛”,既然史缺實事,那么不強為合理虛構,也屬于歷史演義體裁的審美規限吧。用心的讀者能讀懂演義家的“留白”,心到神知就好。民族心靈史可以有不同介質,不同版本。讀者勤于探究、發掘、認知其中的民族文化心靈實寫處、留白處,并有所體會,不就見證了讀書之美,收獲了讀書之樂嗎?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思热99re视热频这里只精品|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久久精品影院永久网址|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人妖系列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98色精品视频在线|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