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熒幕到舞臺—— 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山海情》國慶問世
2021年的熱播電視劇《山海情》,堪稱國產劇的走心之作,收獲觀眾好評無數,豆瓣評分高達9.2分。該劇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積貧積弱的寧夏西海固山區遍地黃土,常年干旱,交通不便。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吊莊移民”政策下,當地貧困百姓克服重重困難,分批次從山里搬遷到銀川附近的平原,開荒拓土,把戈壁灘改造成塞上江南。全劇真實細膩,人物豐滿有溫度,笑中帶淚,令人感喟動容,鮮活地展現出90年代以涌泉村人為代表的西海固人民的遷移史。
電視劇《山海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親自命名建設、親自授牌表彰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成功典范。1997年7月,習近平同志在閩寧村奠基之日發來賀信寫道:“閩寧村現在是個干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工作時指出:“閩寧鎮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近年來,國家大劇院緊緊圍繞重大國家戰略、重大時間節點開展藝術創作。為反映黨自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歷史性成果,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國家大劇院根據電視劇改編,策劃推出原創民族歌劇《山海情》。歌劇《山海情》得到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提供的版權支持,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國家大劇院聯合出品,即將于2022年國慶檔期重磅問世,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歌劇版《山海情》由孟衛東作曲、易茗編劇、呂嘉指揮、王筱頔執導。劇本創作在電視劇的基礎上充分融入歌劇藝術特點,在凝練的故事中塑造出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原劇中滿腔熱血不服輸的青年干部馬得福、靈秀倔強的農村姑娘李水花、詼諧的援寧扶貧干部陳金山、有情有義的德寶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以及殺珍珠雞、水花離家出走、艱難勸搬遷、遭遇沙塵暴、解決通電等經典故事情節,都將悉數搬上歌劇舞臺,全方位塑造土地的厚重、奮斗的力量、生命的蓬勃;音樂創作上,作曲家充分吸收寧夏“花兒”等民間音樂元素,全劇音樂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與民族音樂風貌;舞臺視覺上,異于電視劇的寫實呈現方式,歌劇版呈大寫意風格,以符合當代審美的舞臺視覺,體現出西北地區的真實風貌和天高地闊的氣質,展現歌劇舞臺的獨特審美。參演該劇的全體演員,將以細節塑深情,以平凡鮮活的小人物群像,點描出一幅當代人類遷徙的歷史畫卷,展現中國人民為追求美好生活艱苦奮斗的宏大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