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間諺語傳統文化價值的當代傳承
    來源:文藝報 | 何 盈  2022年08月10日09:20
    關鍵詞:民間諺語

    諺語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作的一種口頭文學形式,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作為中華民族民間文學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一種體裁,諺語通常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此得以在歷史的長河中代代相傳。雖然它是普通民間百姓創作的韻語短句,但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生活哲理。我國領導人在進行演講時就常用樸實簡練的諺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諺語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體現。比如毛澤東在其講話和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民間諺語,如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寫到“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要有“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也常常引用一些諺語,使得表述生動又接地氣,如“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意思是我國的發展要朝哪個方向需要貼合人民群眾的選擇。在對外交流活動中,習總書記也常用國外的民間諺語來縮小與對方國家的距離,如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引用了新西蘭毛利諺語“當你面向太陽,陰影終將消散”。

    我國的諺語文化源遠流長,在先秦時期的古籍中就有大量諺語的引用,到了宋代還出現了關于諺語的專著。20世紀80年代,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中的《中國諺語集成》共收集諺語748條,搜集保存了大量的民間文化遺產,為新中國口頭文學的保護肩負起了重要使命。2018年開始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將為我們記錄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最具活態性的文庫。首批示范卷成果“諺語·河北卷”收集采錄了包括圖片和音視頻資料在內的河北民間諺語,共計1200多萬字。一方水土養一方百姓,諺語是不同地區人們創作并廣為流傳的帶有諷喻、訓誡和哲理性的藝術語句,語言上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中國民間諺語的文化價值

    中國民間諺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珍寶,具有深厚的文化藝術價值。首先,民間諺語蘊含著獨特的語言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修辭美、韻律美和方言美三個方面。諺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非常豐富,其中語義類修辭類型包括比擬、比喻和借代等,布置類修辭類型包括對偶、排比、頂針等,還有雙聲、雙關、疊韻等辭趣類修辭。大量修辭的使用,使得諺語在語言表現上形象生動、詼諧幽默,進而得以在人民群眾中廣泛傳播。在韻律呈現上,很多諺語句末字都以一定方式押韻,讀起來具有和諧的韻律節奏和形式美,從而表現出有如詩歌般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如關于歌頌集體力量的諺語詩:“千條小溪流成河,萬只蜜蜂湊成窩。”在方言的使用上,很多諺語都使用了民間方言中的語音句法,甚至保留了區域傳承千百年的古語古音,成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使得諺語對探究區域方言的演化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其次,民間諺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典范,傳承諺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中華民族智慧傳承。諺語源于生活,源于人民群眾,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以二十四節氣為例,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對寒來暑往、春華秋實或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進行的系統認識和總結。由二十四節氣衍生出的氣象諺語不勝枚舉,如“重陽無雨立冬晴,立冬無雨一冬晴”、“小暑起燥風,月夜好天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等。這些諺語讀來朗朗上口,流傳千年,對古時的農業耕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諺語作為傳承文化的一種載體,在世世代代的傳誦中千錘百煉,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中華民族優秀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傳統技藝、傳統禮儀等等。

    此外,民間諺語因其鮮明的時代特征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諺語不僅只是流傳于民間的一種語言文學形式,由于其能夠映射歷史現實,很多史學家也稱其“更加接近歷史的本原”,因此具有強烈的時代烙印。諺語中反映著大量歷史事件,也使得諺語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將諺語納入到史學研究的范疇,可以開拓歷史學尤其是民族史研究的視野,更好地梳理史實中的來龍去脈、因果關聯。

    當然,放眼到當前發展新時代新文化的背景下,作為流落在民間的一種文學瑰寶,挖掘民間諺語在現代文化心理上的深層次導向作用,發揚其中能體現時代特征和先進思想的部分,在新時代賦予其新的意義,對于充實和豐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仍有著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正是諺語強大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越來越被人們廣泛地使用在各個領域。

    中國民間諺語的當代傳承

    民間諺語作為一種口頭文學,歷來的傳承方式主要為口頭傳承。受多種因素影響和沖擊,很多古老的民間諺語、俗語正在漸漸地被遺忘,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由于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由于現代鄉村圖景的變化和本地年輕人口的外遷、宗族觀念的弱化以及普通話的推廣使用等種種因素,使用諺語的人口結構發生了斷代變化,諺語傳播的語境也逐漸萎縮。雖然民間諺語的消亡本身是人類文明演化過程中的一種現象,但正如上述所言,其具有的重大藝術文化價值,值得我們去發揚和保護。也正因如此,諺語近些年來逐步納入到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視野。如2011年5月,滬諺經國務院審核批準被列入到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陜北民諺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除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地區的諺語也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從國家政策層面上反映了當前我國民間諺語的保護和傳承已進入大眾的視野。在當今全球化、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如何進一步挖掘諺語文化的價值,延續諺語文脈,需要從全局統一的視野,多方聯動,多措并舉。

    第一,加強對區域諺語文化的研究和梳理。推動學界尤其是口頭文學、史學研究人員對諺語文化的研究與梳理,通過收集地方志等資料、開展田野調查等方法展開對區域諺語及其文化的整理和研究,著作出版地方諺語志書,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充分挖掘展現民間諺語的歷史文化價值。目前我國已有一些學者對諺語開展了相關研究,但總體上研究成果呈現出深度和廣度不足的現狀。

    第二,推動諺語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承工作。除了文字記錄,進行諺語數字庫建設工作,實現地方諺語的數字化分類和檢索。邀請地方專家進行諺語的音頻視頻錄制工作,將地方諺語以原生態的音頻等數字方式記錄下來,由相關部門進行妥善保存,實現諺語文化的永續留存。

    第三,活化諺語傳承形式,賦予諺語新時代新的生命力。探索新時代諺語傳播的新形式,通過開展諺語進校園、諺語表演、諺語脫口秀等活動,活化諺語當代傳播路徑、喚醒群眾對諺語的深層次文化記憶;通過制作短視頻、音樂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數字媒介產品進行傳播,將諺語傳播空間從傳統社區拓展到網絡空間,深化傳播疊加效應。

    第四,將地區優秀諺語文化融入中小學教育的范疇,從娃娃抓起,助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系統梳理優秀諺語文化的基礎上,選取那些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諺語以校本教材、輔學資料等形式進入中小學課堂,播撒先人的智慧,讓學生感受傳統諺語文化的魅力,最終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作者系寧波財經學院講師;此文為2020浙江省教育廳高等學校訪問學者教師專業發展項目“‘一帶一路’建設下浙江海洋文化對外傳播與發展路徑研究”[FX2020063]階段性成果)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