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驚喜亮相話劇《紅高粱家族》首演
8月4日晚,根據莫言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江蘇大劇院原創話劇《紅高粱家族》,作為江蘇大劇院開幕演出五周年重頭戲之一,于戲劇廳拉開首演大幕。鏗鏘之聲不絕,高密東北鄉人的血氣方剛、生生不息的力量,深深感染著在座觀眾。更加驚喜的是原著作者莫言也來到現場,和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話劇《紅高粱家族》的全球首演。
莫言親臨首演,現場深情寄語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的心情很激動,剛才在看這個劇的過程當中,流了很多的眼淚,盡管我是原著作者,盡管我知道幾乎所有的臺詞和所有的情節,但是還是被演員們的這種再創造,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
我作為原作者,在江蘇大劇院這樣一個恢弘莊嚴的場所,看到經過臺上臺下很多朋友們的努力,將原作以如此令人激動的面貌呈現出來,我對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我也感謝江蘇大劇院,感謝各位在座的觀眾,謝謝你們。”
百人團隊,歷經208個日夜,潛心創作打磨,話劇《紅高粱家族》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贏得觀眾、讀者滿堂喝彩。
扣人心弦的情節、氣勢恢弘的音樂、游離虛實的聲光電效、酣暢淋漓的表演、現場歌隊獨一檔的魅力……所有這些匯聚成不屈、不悔、不息的強大氣場,成就了這120分鐘的舞臺視聽盛宴!
現場
高粱滿地,酒香四溢,120分鐘燃情演出酣暢淋漓!
大幕拉開,舞臺上疾風呼嘯,所有演員蓄滿了力,用肢體呈現著“高粱”迎風招展之姿,他們放聲高頌,也宣告著該劇不屈的生命主題。
現場,演員們用精湛的表演,把大家帶入那片通紅的高粱地。
“釀酒”一幕,高粱滿地,煙霧繚繞、熱氣升騰。酒坊伙計們赤露著上身,蒸煮釀造,端著青瓷大碗大聲唱歌,歌畢大口喝酒,一飲而盡,然后用力摔碗,極盡豪邁氣派,熱血而又燃情。
觀眾置身劇場,撲面而來的便是如烈火一般的酒香,感受著高密東北鄉人的血氣方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以粗獷豪爽的余占鰲和敢愛敢恨的九兒為代表的高密百姓輪番登場……
在民族大義面前,我爺爺余占鰲與各方勢力由敵對到攜手聯結……他們不惜以生命去捍衛土地和尊嚴,詮釋著最為血性、率真的民族性情。
我奶奶九兒,勇敢地掙脫封建桎梏,敢愛敢恨,敢做敢當。“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彌留之際的一段獨白,讓人看見了這位女性通透瀟灑、活出自我的一生。
來自于莫言小說中的文字,由演員現場演繹,不斷沖擊著觀眾的感官。
“召喚那些游蕩在我的故鄉?邊?際的通紅的?粱地?的英魂和冤魂。”
“我是你們的不肖?孫。我愿扒出我的被醬油腌透了的?,切碎,放在三個碗?,擺在?粱地?。伏惟尚饗!尚饗!”
舞臺之上,高粱釀成酒,流成血,涌動在高密東北鄉的十八里坡上。如火如荼恣意蔓延的高粱紅,便成了話劇《紅高粱家族》的底色,張揚著生命的濃烈與悲壯。
尾聲,余占鰲仰天長嘯:“蒼天有眼!”話音剛剛落下,觀眾席瞬間掌聲雷動。所有演員用120分鐘酣暢淋漓的表演,還原莫言那熱血沸騰、天馬行空般的文字,揭開高密東北鄉這片熱土上的說不盡的史詩故事。
觀眾
人民史詩生生不息,呼喚“紅高粱”精神
氣勢恢宏的文學經典,匠心獨具的制作,酣暢淋漓的演繹,共同孕育了這一出“紅高粱”人民史詩。
這120分鐘的史詩般體驗,給現場觀眾帶來了太多感觸。
觀眾評價
生如高粱,應做烈酒。劇中人物如同紅高粱扎根在土地上,恣意生長,形成紅色的海洋。整部劇詮釋著最原始、最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像高粱一樣不屈、像烈酒一樣愈醇、像烈火一樣不熄。
——觀眾 趙先生
當最后那根巨大的金屬高粱佇立在舞臺中央,高密東北鄉的血性男女站齊謝幕之時:我能感覺到一種敢愛敢恨,敢生敢死的原始生命力涵納于自由與舒展之間,愛和激情之間。正如戴鳳蓮最后一語:“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該做的都做了,我該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高粱,黃土,穗子,放肆飛揚,情與愛都值得,恨與怨都珍貴。東北鄉的男女永遠在有過錯的同時又是如此清白,現實為他們所實行的行為造成阻礙,原始的沖突如此不可調和,所蘊含的力量如此不可忽視,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以正義又悲劇的形式分裂,讓我淚下。
——中國美術學院學生 周律呂
話劇可以說呈現了原著內容和精華,野蠻生長的紅高粱,如此強悍,極度鮮活,飽含氣節,讓人們熱愛。
——觀眾 陳女士
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數位專家特地趕到首演現場,來聽聽他們如何評價話劇《紅高粱家族》。
專家現場快評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郭文鵬
我首先代表保利文化集團,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祝賀江蘇大劇院五周年生日快樂。同時作為《紅高粱家族》的共同出品方,我們也覺得非常的幸運。今天觀看了這部劇的首演,我覺得非常的成功。
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把《紅高粱家族》這樣優秀的一部作品,在保利所管轄的76家劇院中進行巡演,也希望跟江蘇大劇院共同創作更優秀的作品。希望大家支持江蘇大劇院,支持保利的發展,謝謝大家。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高世名
這部作品它寫的不只是土地,還是人民,還是高密東北鄉的人,高密東北鄉的這些人就是莫言自己講的“英雄好漢和王八蛋”的結合。就是這樣一句看起來是山東的土話,但是它具有那種酣暢淋漓的一種勁兒。
它是跟我們所有的近現代文學史上,對中國人、對中國農民的描寫是完全不同的,它是壯麗的,它是輝煌的,它是英勇的,它是浪漫的,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是相當打動人,我覺得在今天的舞臺上面被非常暢快淋漓地展現了出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王勇
看了今晚的《紅高粱家族》的演出之后,有一些感觸。我覺得一個文學腳本的好壞,決定它能夠走多遠。因為莫言老師文學腳本的張力存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把它變為哪一種藝術形式,它都有它自己的張力和感染力。
一個好的作品在于它能夠反映出普遍的人性、普遍的人對于美的共識,所以我覺得在參與的過程當中,除了文本、話劇的表現力之外,能夠有更好的戲劇配樂作品傳下來。
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魯敏
該劇一開始就是“不要被大風吹倒”,他其實對莫言老師這句話是有呈現的,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基調。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在這么一個歷史的進程當中,人和時代的不屈,這種民族精神我覺得呈現的很好。所以后來我覺得包括它的尾聲,最后一章也是把這種生生不息的民族的這種孕育的力量,我覺得它也是推到了一個高潮。
總的來說,我覺得不管是從普通讀者、觀眾的反饋,還是剛才我們圈里人,大家都在討論,都覺得是一個非常超出期待的一次觀看的體驗。
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李任
在我看來,能把莫言老師這部鴻篇巨制、史詩性的《紅高粱家族》以話劇形式搬上舞臺,而且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這部作品非常震撼,尤其是牟導把整個舞臺意象化表達做得如此純粹而準確,把整個舞臺空間的拓展做得這么好,同時演員也調整得這么好,我覺得非常的難。祝賀他們,這種震撼力讓我一直沉浸其中,就像牟導的這番話一樣:一個人的故事和家族的故事,一片土地的故事和種族的故事。
話劇《朝天宮下》主演
郝光
編劇、導演、演員、舞美、服化道呈現的都很震撼,對原劇本的解讀非常準確,是一部非常好的藝術作品,尤其是編劇給的基礎非常好,在這個基礎上,導演經過了藝術加工和他獨到的藝術的解釋,尤其是他運用了他獨到的舞臺呈現和藝術表現形式,包括現實主義的象征主義,詮釋得很到位,他想體現的東西基本上都體現出來。演員也很努力,方方面面,從演員的形體,演員對角色的理解感受以及呈現都不錯!
劇評人
奚牧涼
群舞式的開場、歌隊激昂的情節敘述、巨型的高粱景觀、鼓風機與揚起的綢帶,以及改編自莫言原著小說的這一段包含四個樂章的高密東北鄉傳奇,乃至與演出配套的21米長劇情微縮場景展。
這些“敘事工程”手法的運用,成功烘托出主人公熾熱的生命力、高聳的正義感,可以說,牟森導演的“敘事工程”與《紅高粱家族》的結合,最終實現了恰如其分的化學作用。
幕 后
江蘇大劇院開幕演出五周年誠意之作,以舞臺藝術致敬文學經典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文投集團策劃,江蘇大劇院、南京保利大劇院、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仙童戲劇聯合出品的原創話劇《紅高粱家族》,是江蘇大劇院第十部自制劇目,也是劇院開幕演出五周年“原創劇目展演單元”的重頭戲之一,于8月4日至7日進行四場演出。
從文學經典到舞臺精品,江蘇大劇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發掘文學經典優秀精神內核,將文學經典呈現于舞臺上。
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出品人廖屹說:“南京是世界文學之都,作為坐落在南京的一座劇院,對經典文學作品的改編是劇院的一種初心和使命。《紅高粱家族》這部話劇也凝結了許多領導、同仁,還有藝術工作者的心血,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才能讓這樣一部有力度有溫度的文學藝術在舞臺上呈現。”
全新的創作意味著一次角力,如何在角力中乘勢而上,也考驗著每一位主創、演員對作品的理解和表現能力。
這部戲的文本決定了氣勢恢宏的舞臺氣質,以及強烈的時代感。百人團隊,歷經208個日夜,潛心創作、 刻苦打磨,將原著經典橋段在話劇舞臺上呈現,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民史詩群像。
既要讓觀眾在全劇120分鐘里坐得住,看得懂,更要讓話劇忠于文學,讓觀眾收獲感動。這是總敘事、編劇、導演牟森確定的目標。于是,他提出了“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和堅韌不拔的人類圖景”的定位,希望把高密東北鄉這片土地上一個人、一群人、一片土地的故事帶給觀眾。
該劇人物眾多,但帶有濃厚地域特色、個人特點的造型充滿識別度,讓觀眾眼前一亮。
“從歌隊到每一個角色,都有象征性的色彩符號。”服裝造型設計劉紅曼精心制作了300余件、100多套服飾。服裝色彩飽滿、低明度高飽和,造就雕塑質感,大量的黑土、高粱元素使得觀眾快速走進色彩張揚的紅高粱世界。
全劇的音樂為人稱道,無時無刻不渲染著劇情,不露聲色的烘托人物命運及內心變化。其實這樣的設定并非空想,在這背后,都來自作曲李京鍵對原著中真實情感的挖掘。
“不屈、愛情、犧牲”——是在音樂上提煉的三個主題,營造出厚重的歷史背景與時代氛圍,將話劇中的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精神內核清晰地傳遞給觀眾。
主創團隊還邀請到了匈牙利布達佩斯電影交響樂團,采用舞臺劇中音樂創作從未嘗試過的錄制方式,為觀眾帶來電影音效級別的聽覺盛宴。
在這部話劇《紅高粱家族》中,導演技巧、演員表演、舞臺美術、燈光音效,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原著莫言在創排之初便高度認可:“我雖然是小說原作者,但是話劇還應該是一個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每個人都在崗位上,為完整體現這樣一個作品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作為原作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首演場結束,“?密東北鄉,美酒飄四?。?密東北鄉,萬物?夜?!”歌隊淳樸的合唱依然縈繞耳畔,久久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