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蘭新作《我的家鄉十八洞》出版 用童心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
《我的家鄉十八洞》,湯素蘭 著 楊飛 繪,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故事從我的思緒中流淌出來,我以一棵梨樹的自述,寫出了《我的家鄉十八洞》。”在《我的家鄉十八洞》后記中,作者湯素蘭如是說。
中國作家協會在湖南開啟“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之際,以“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為原型,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潛心創作的兒童繪本故事《我的家鄉十八洞》,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我的家鄉十八洞》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只小鳥從遠方銜來一顆種子,留在十八洞村的土地上。種子長出了一棵梨子樹,梨樹百年,一直向村民奉獻著甜美的果實,但也目睹著一次次分離,它以自己的果實安慰著留守的孩子和老人們……直到有一天,寨子里發生了變化,綠水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
《我的家鄉十八洞》一書中,湯素蘭以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的方式,講述十八洞村的變遷,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該書還邀請了青年畫家楊飛以水彩手繪的方式,畫出好山好水好人好生活。
湯素蘭有著作家、教師等多重身份,創作出版兒童文學作品60余部,代表作有《阿蓮》《南村傳奇》《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麗》等。談及新書創作初衷,湯素蘭表示,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懷,是全體教師作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會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以精品力作投身‘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我的家鄉十八洞》,就是我向這個偉大時代的致敬!”
作為一名兒童文學作家,該如何向孩子們講述十八洞的故事?“當我來到梨子寨的最高處,站在已經有100多年樹齡的梨樹下的時候,仰望大樹,一個念頭浮現出來:這棵梨樹是梨子寨的見證者,我可否從一棵樹的角度,講一座村莊的變遷呢?這時,恰巧從不遠處的銀杏樹上傳來喜鵲喳喳的叫聲,于是,故事的主人公出現了——幸福樹和報喜鳥。”湯素蘭說。
8月5日10時,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將在長沙圖書館舉辦《我的家鄉十八洞》新書發布會,作者湯素蘭將現身活動,與大小讀者分享十八洞幸福樹和報喜鳥的故事,一起領略十八洞村的好山好水好人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