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日·科技強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走進“中國天眼”
7月19日,“中國一日·科技強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在平塘縣“中國天眼”展開。中國作協會員、黔南州文聯副主席孟學祥來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科研基地,走進黨員活動室、基地榮譽室,與科研人員交流,近距離感受科技創新成果、感悟科研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孟學祥在大射電研究基地黨員活動中心采訪基地黨員同志們的先鋒模范故事。
據了解,本次文學主題實踐活動是經貴州省作協推薦,在中國作協的安排部署下展開。活動為了聚焦“國之大者”,書寫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科技戰線取得的巨大成就,謳歌杰出科技工作者崇高的精神風貌,創作出更多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人文性與科學性兼備的精品力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在當天的采訪中,孟學祥走進“中國天眼”基地展覽大廳,參觀了“中國天眼”從無到有的蓬勃發展歷程。每個過程都配以系列展板、模型及視頻等,或以時間串連,或以大事記的形式,闡述“中國天眼”選址、建設、投入運行、取得科技成就。
孟學祥向基地黨員活動室贈送文學作品書籍。
孟學祥還與基地工作人員一道,回顧學習了“天眼之父”——“時代楷模”南仁東先生為科學事業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跡。孟學祥說:“這次下沉采訪,我不光感受到了中國天眼科技工作者們執著的科學精神、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奉獻精神。同時通過回顧學習南仁東先生的事跡,從中感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靈魂的洗禮,我深深地被南老師崇高的愛國情懷而震撼,他為科學事業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將會永遠激勵著我、鼓舞著我。”
聽取工作人員介紹大射電基礎開挖建設情況。
坐落于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俗稱“中國天眼”),2011年開工建設,到2016年7月3日主體工程正式完工,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全新的設計思路,得天獨厚的臺址優勢,其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從2017年10月試運行觀測發現2顆脈沖星,到2022年7月,共觀測發現了660顆脈沖星。孟學祥在采訪結束后表示,將結合這次實踐活動進行文學創作,弘揚大射電精神,彰顯中國力量。(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