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雨花》2022年第7期|孔見:洶涌澎湃的道路——海南島與海上絲綢之路
    來源:《雨花》2022年第7期 | 孔 見  2022年07月29日08:42

    1

    起風的時候,大海露出了憤怒的表情,波濤從四面八方吼嘯而來,海南島形同一葉扁舟,似乎隨時都會被吞沒。面對此景,不論是李德裕,還是后來的蘇東坡,上島時都有驚魂之感。層層疊加的潮水,看起來似乎比陸地高出許多。特別是潮汐之夜,或是臺風登陸的季節,波峰與浪谷高深跌宕,水體一個炸響接著一個炸響,讓剛從內陸過來的人甚是惶恐。因此在漢代,從海島往南望去,那片蒼蒼茫茫的“巨浸”,就叫作“漲海”;漲海深淺叵測,露出水面的石磊叫作“崎頭”,沒露出水面的暗礁叫作“磁石”。

    對于旱地上的生存者,大海是道路的終止,海岸即是山窮水盡之處。然而,自從建造了船只,人便可以乘桴于海,在汪洋之中開辟出看不見的水路來。早在先秦時代,駱越人打造的船只,噸位就可達到三十噸。秦代以后,南越船廠造出的木船,載重量擴至五六十噸。到了漢代,造船技術更加成熟,有了可以走得更遠的樓船。海上的交易,獲利是陸上的十倍以上。暴利的驅使,加上商人自古的冒險傳統,使開出去的船一次比一次走得遠,更遠的地方更有利可圖。一條看不見的商道,就這樣從波峰浪谷與崎頭磁石間踩踏出來,并被后人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或者“海上陶瓷之路”。在這條此起彼伏的液態道路上,集聚著那個時代最不要命的人。由于陽光的烤炙與鹽堿的腌漬,他們的臉孔黑得像魔鬼一樣難以辨認。大海是水的沙漠,最最荒涼的領域。海上的航行漫長而緩慢,空中的烈日和腥咸的海風,使時間變得無比難挨,只有偶爾停落在船舷的鷗鳥,能給人些許的樂趣。

    有關這條迷幻的水路,《漢書·地理志》里有最初的描述。中國商人“市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赍黃金、雜繒而往”,從雷州半島的徐聞出發,經瓊州海峽、北部灣,進入越南、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南部和今斯里蘭卡。與來自地中海的羅馬、希臘商船相會,并進行交易。之后,采購當地的香料、染料、象牙等返回中國。羅馬、希臘的商人則把換來的商品,經波斯灣、紅海帶回羅馬、希臘各地。在那里,中國繒絲是最受歡迎的物品,貴族身份的象征,使身穿布衣的平民黯然失色。據說,不可一世的愷撒大帝,曾穿上中國綢緞裁剪的新袍,現身羅馬大劇場演出現場,引發了極大的轟動,成為演出的高潮。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描述,羅馬每年有一百二十艘商船,從埃及的邁奧霍穆港起航,前往印度馬拉巴海岸和斯里蘭卡,與外邦商人進行交易。這些商船滿載而歸,返回埃及之后,又將貨物運入羅馬都城拋售,賺得盆滿缽滿。據說,早在前一世紀,中國絲綢已出現在羅馬市場,備受上層社會追捧,成為貴族身份的象征,因此中國絲綢供不應求,“羅馬每年為購買中國絲綢而流入印度、中國及阿拉伯半島的金錢,不下一億羅馬幣(Sesterces)。而經營這種中介貿易的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印度亦從中牟取暴利,據《后漢書》稱,其與羅馬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李金明《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變遷》,《新東方》2015年第1期)。東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東羅馬帝國)國王遣使者自海路來到中國,實現了世界兩大帝國之間的正式通航。

    三國時代,蜀國與魏國都屬于內陸,對水上貿易的意義認識不足。割據東南的吳國,造船業領先世界,官營的絲織業發展迅猛,有奇貨可居,在海上貿易中獲利甚豐。東吳之所以三次派出重兵,企圖踏平海南島,就是看中它在海上絲綢之路要津的地位。到了唐代,這條海上商道被稱為“廣州通海夷道”,全長達一萬四千千米,途經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當時世界之最。海南島“西則真臘交趾(今越南),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塘(今三沙)”(王象之《輿地紀勝》)。從廣州出發,不論怎么走,都要經過海南島。“唐宋兩代時,海南島實為蕃舶往來之所必經”(《蒲壽庚考》),因此,這里是整個航線的中轉站,海口西海岸的烈樓港,以及后來的神應港,三亞的臨川港,都是商船進行補給、交易和避風的地方。

    唐天寶年間,名將高仙芝在中亞與大食(阿拉伯帝國)的作戰中失敗,加之安史之亂的影響,通往西域的陸上絲綢之路基本被阻斷,對外貿易的主渠道轉向海路,沙漠里的駱駝也被海上的帆船所取代。“廣州通海夷道”因此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繁忙的商道,隨波逐利的人匯聚南海,出現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壯觀局面。官方專門成立了管理海上貿易的市舶司。當時往來海上的除了中國的商船,印度、波斯、阿拉伯的船舶數量也相當可觀,大的船只甚至能載六七百人。通過這條商道輸出的大宗商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運回國內的主要是香料、珠寶等,當然還有白銀與黃金。奴婢的販賣,在當時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生意。海南島加入世界貿易的產品主要有沉香、降真香、珍珠、玳瑁、檳榔、五色藤、吉貝、黎錦、珊瑚、海參、魚翅等。即便是在海灘上撿一把貝殼,也能在內陸集市上賣個好價錢。大詩人李白的作品里,透露了當年駱越珍珠進入皇宮的情形:“越客釆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古風》第五十六)詩里的“越客”,很可能就來自海南島。而以南海明珠自居的李白,顯然已經陷入了為魚目所混的煩惱之中。由于過度的捕獵,海南島上的亞洲犀與大象,在唐宋時代已經蹤跡難尋,取而代之的是沉香、檳榔與吉貝。到了宋代,海南黃花梨也與沉香一起,成為海南島獨特的招牌產品。沉香中又有了更加細致的分類,如箋香、鷓鴣斑、沉水香、奇楠香等,堪稱香料之王,既為國內的王公貴族和文人墨客所迷戀,伴隨才子佳人進入溫柔之鄉;也為中亞的信徒所受用,參與人神之間隱秘的溝通,有“一錢萬金”之貴重。

    據《文獻通考》記載,神宗后期,北宋一年的賦稅總收入為7070萬貫,其中工商稅占到70%之多。也正是從宋代開始,海南設立了市舶司,對進出口貨物專門征稅。海南島儼然成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宋代詩人樓鑰在寫給赴瓊任職的友人所寫的詩中,有這樣的描述:“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生黎中居不可近,熟黎百洞蟠疆封。或從徐聞向南望,一粟不見波吞空。靈神致禱如響答,征帆飽掛輕飛鴻。曉行不計幾多里,彼岸往往夕陽舂。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送萬耕道帥瓊管》)從中可以窺見海南島海上貿易的盛況。

    2

    盡管海南在國際貿易中地位關鍵,但這座沒有老虎的島嶼,權力仍然處于分散與博弈狀態,社會治理相當混亂。有唐一代,海南島上的州縣設置變動不居,大的調整多達七次。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動蕩,加上自然災害與瘟疫流行。有的州縣治所,不斷受到當地人的憤怒攻擊,有限的駐軍根本應付不了此起彼伏的騷亂。瓊東北新置的瓊州府自公元667年起,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被部族武裝占據,官軍多次聯合進剿,就是收復不了,可見政府在社會中的狼狽與尷尬。陸地上尚且如此,汪洋大海之上,更是鞭長莫及了。于是,地方豪強勢力逐漸擴張,在一番生死搏殺之后劃定勢力范圍,形成法外治權,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社會的利益分割。這里面首先要提的人物,就是馮冼夫人的后人馮若芳,而說起這個人,又不得不牽扯到另一個人:鑒真大和尚。

    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六月,鑒真和尚和眾弟子從揚州崇福寺出發,順利抵達舟山群島。為了等到順風,他們在島上滯留數月,直到十一月份才正式起航。這已經是他的第五次東渡了。為了扶桑眾生能夠聽聞正法,完整領會三藏中律藏的內容,同時也為了完成自己十四歲時在佛像面前發起的心愿,他不惜喪身魚腹,雖九死其猶未悔。

    鑒真復姓淳于,小時候常隨父母到寺院進香,有感于法相的莊嚴與道場的神圣,決然于揚州大明寺出家,成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四十余年間,他游學、修廟、造塔,持戒精嚴,并先后為四萬余人授戒,被尊為授戒大師。此時,日本國陸續派出遣唐使,到中國來汲取文化源流。日本僧人榮睿、普照有感于本國佛教傳承不完整,戒律不完備,隨遣唐使渡海入唐,欲邀請在世高僧赴日傳授戒律。經過十年尋訪,他們于公元742年,來到揚州大明寺,懇請有道僧伽赴日傳授“真正的”佛教。弟子中有名祥彥者上前說:那個國家太過遙遠,隔著渺茫滄海,一百個去也不見得有一人能到達。況且人身難得,中國難生,我等還在修學當中,尚未證得道果。其余僧眾皆默不作聲,只有鑒真和尚起座開言:“是為法事,何惜身命!”

    然而,不知是因為日人業力過重,還是大和神道作怪,東渡一事從一開始就進展不順。當年冬天,鑒真攜弟子二十余人和日僧一道,拿著宰相李林甫從兄李林宗的信函,到揚州附近的東河開始造船。然而,船即將下水時,鑒真弟子道航的一句話,竟惹惱了同修沙彌如海。如海一怒之下向官府告密,誣告他們大舉造船,是為了與琉球海盜合作,洗劫繁華的揚州城區。淮南采訪使班景倩如臨大敵,當即派兵把參與此事的僧人一一抓了起來,并將日本僧人驅逐回國。

    虔誠的日僧榮睿、普照并不因此氣餒,他們潛伏下來,東渡的行動也在暗中繼續籌備。兩年之后,鑒真率十七位僧人,雇用八十五個“鏤鑄寫繡師修文鐫碑等工手”再度出發。然而,船未及東海,就在長江口的風浪中翻沉。經過修理之后起航,又被一場大風刮到舟山群島上去,數日后才被救了回來。此后的第三、第四次行動,也因種種阻撓不能成行。

    公元748年,百折不撓的日僧榮睿、普照再度來到大明寺,在大雄寶殿長跪不起。盡管鑒真和尚此時已經六十一歲,身體相當不好,而且處于官府的監視之下,但他仍然決意東渡,完成夙愿。是年六月,他率僧眾及工匠水手五十九人下海,在狼山(今江蘇南通)和舟山群島,兩次遭遇狂風巨浪,也沒有動搖他們的意志。十一月,又從舟山群島起航。在東海上,他們遇到了更加恐怖的臺風,船像發癲似的在巨浪中跌宕,帆桅摧折,船艙進水,眾人皆惶然無措,唯有鑒真老和尚靜坐艙底,如定海神針。他們靠吃生米、飲海水度日,在昏天黑地中漂流了十四天后,終于靠近一處海岸。派人上去問路,回來卻報:“此間人物吃人,火急去來!”后來到了一處港灣,進去便看見一個人披著長發,帶著大刀,兇巴巴地站在岸上。于是船又勉力劃了三日,到了一條河流的入海口。再派人上岸打探,才知道到了海南島南部的振州(今三亞)的大疍港。振州別駕馮崇債聞訊帶領四百兵馬,浩浩蕩蕩前來迎接,把已經濕透的經書搬運上岸,攤在石頭坡上晾曬。馮崇債執弟子之儀,將鑒真和尚一行引到自家大宅,做了豐盛的供養。他稱自己前夜夢中,已得知有姓豐田的僧人要過來,可見緣分殊勝,于是將他們安置在大云寺里歇息。之后,還在太守辦公處設壇,給當地信徒授戒。

    在島上的一年,鑒真和尚和他的弟子,為佛教薪火的傳承與光大,做出了不遺余力的鋪墊,但他始終惦記著東渡日本的未酬之愿。

    天寶八年,在挽留不成之下,馮崇債“自備甲兵八百余人”,護送鑒真和尚一行前往崖州,以便從通潮驛渡海北歸。沿著東海岸一走就是四十多天。途徑萬安州(萬寧)時,當地大首領馮若芳將他們請入自家森嚴的大院,隆重供養了一番。馮若芳與馮崇債乃是堂兄弟,為馮冼夫人五世孫,亦商亦盜,在海南地面勢力顯赫,算是當時的海南首富,擁有強大的私人武裝,連刺史都要敬他三分。平時會客,他“常用乳頭香為燈燭,一燒一百余斤,其宅后,蘇芳木露積如山”(《唐大和上東征傳》,無開著)。大陸高僧到來,他燃的自然也是乳頭香,還頗為自豪地告訴鑒真和尚:“這一斤香的價格,在廣州市場上可換得一斤黃金。為了大師您的到來,我燒的是黃金,值得!值得啊!”他的確燒得起。

    馮若芳的家財都來自海上的黃金水道。海南島東北的航線屬于他的地盤,且不說過往的商船都要向他交納護航費,每年從波斯過來的商船,只要劫下兩三艘,就夠他八輩子享用。卸下來的貨物進入倉庫,待價而沽;擄來的婦人,包括金發碧眼的色目女子,姿色靚麗的做他的侍妾,余下的都成為奴婢。身為海盜的他,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奴隸主,真正是一手遮天的“南霸天”。在蜿蜒起伏的海岸邊,一眼望去盡是他的“奴婢村”,從南到北得走三天,從東到西得走五天。這個海盜得意忘形的炫耀,讓鑒真和尚深深體會到人世的憂患,真是苦海無邊。對于馮若芳所說的一切,他的應答始終是一句:“阿彌陀佛!”他無法跟這類人說什么,求法之人敢于舍身飼虎,更何況身外之物,而這些人為攫取身外之物,不惜傷天害理,草菅人命,使本來已經十分艱難的世道變得更加險惡。他們已然是地獄里的居民。

    與把香料當柴火燒的馮若芳齊名的,是另一個殺人越貨的海盜陳武振。那時候,當地俚人中咒術頗為流行,人們之間發生仇隙,往往雇請巫者放蠱作法,以懲治對方甚至置之死地。唐宋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說島上的女人,善于用巫術迷惑北方過來的男人,讓他們娶己為妻,生下孩子。倘若男人拋棄自己返回大陸,她們的咒術能使過海船只在港灣盤旋不前。陳武振也不知拜了哪個邪師,學來這一招,他的打劫不僅使用武力,而且還動用可怕的魔咒。每當商船經過他控制的海面,他便披發跣足,沖到岸邊的礁盤上,在風中持劍狂舞,口中念念有詞。頓時海上升起巨浪,被詛咒的船醉漢似的在原處打轉,而后在魔力的驅動下,駛進他布好兵陣的港灣,成為他囊中之物。《太平廣記·幻術三》專門記錄了他詭異的行為,稱其“家累萬金,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倉庫數百”,真是一個魔頭。

    這些人之所以在海南島上耀武揚威,感覺良好,是因為背后有韋公干那樣的人。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唐朝將崖州的瓊山縣一帶析離出來,在離州城東南大約四十里的地方設立了瓊州府。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海南島改州為郡。瓊山郡太守是韋公干,他還同時兼任珠崖、萬安、昌化、延德五郡的招討史,手中掌握五百兵馬,是海南島的實際統治者。五個郡收取來的田租賦稅,全都交到瓊州郡,歸他支配使用,而軍隊的開銷,仍然依賴海峽對岸大陸那邊的供應。每次廣州方面更換主帥,都會賞賜五十萬錢犒勞島上的守軍。因此,韋某雖然是一個郡守,每年獲取的錢財,算起來比南方經略使都多,但他從來就不是一個知足之人。來瓊之前,此人曾任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該州境內有一座銅柱,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征側、征貳之后澆鑄的,上面刻有“銅柱折,交趾滅”六個大字。財迷心竅的韋公干,經過一番轉悠之后,竟然打上銅柱的主意,要將它當成廢銅爛鐵熔化之后賣給胡商。被抓來干活的當地人,都把銅柱視為圣物,跪著哭求他說:“我要是做了這事,全族人都會被海神追殺的啊!”韋公干就是聽不進去。最后,還是有人向都護韓約告狀,上面有責令下來,才制止了他的行徑。到了海南,他那雙邪惡的眼睛又盯上了海里的陰沉木,動用士卒驅趕木工潛入水中去撈取。這種要命的活非常人所能承受,不堪重負的勞工,甚至舉起斧頭砍向自己,以求解脫。在韋公干治下的海南,遵循的是叢林法則。一個人光天化日下被人殺了,也只能自認倒霉。

    憑借天高皇帝遠的地理屏障,“既貪且酷”的韋公干瘋狂地搜刮財富,置當地人性命于不顧。除了與陳武振等海盜惡霸稱兄道弟,暗度陳倉,從他們那里獲得賄賂,他還將良家子女擄來做自己的奴婢,像豬狗一樣驅使他們勞動。在他家后院有近千名奴工,其中女奴就有四百多個,沒日沒夜地為他紡紗織布,或是將獸角制作成器具,或是熔鍛金銀做成飾品,或是加工珍貴的木材家私,儼然是一家規模龐大的工廠。前來交易的人絡繹不絕,家里如同鬧市一般。他一面是威風凜凜的大唐官員,一面是陰險惡毒的奸商,黑白兩道通吃。

    好在頭頂上還有天空,天空也有放晴的時候。后來,韋公干被調往大陸,他動用兩艘大船,載滿金銀珠寶和陰沉木雕刻的器物等,渡海北歸,并派出身體強壯的士兵護航。然而,由于負載過重,船開出幾百里便遇風傾斜,嘩啦啦地沉入海里。這個惡魔一生搜刮來的民膏民脂,全都蕩然無存。后來有人評論:“貨勃而入,亦勃而出。公干不道,殘人以得貨,竭夷獠之膏血以自厚,徒穢其名,曾不得少有其利。陰禍陰匿。茍脫人誅,將鬼得誅也。”(《太平廣記·韋公干》)錢財有悖常理地獲得,也將有悖常理地失去。韋某榨取島上土人膏血以自肥,盡管可以避開人的討伐,最終還是逃脫不了天誅地滅。這樣的說法,符合人們對世道的期待。

    雖然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但在政府治權薄弱的海島上,鑒真和尚還得跟這些邪魔打交道。到了崖州之后,得到官員張云周到的接待,在開元寺僧舍休整了一段時間。聞說中原有大師來到崖州,當地信眾紛紛提著土特產品前來供養,許多是鑒真師徒從未見過的,如椰子、波羅蜜、龍眼、荔枝、益智等。城區存有多棵上千年的老榕樹,也叫無花果樹,枝葉婆娑,根須飄垂,樹蔭清涼,綿延數畝,讓大和尚想到了佛陀當年,在無花果樹下講經說法的情形,不禁感慨萬千。身為巡邏官的張云親自下廚,將無花果做成菜肴,供他們品嘗其中的滋味。這段日子,大和尚以自己的德望,匯聚當地人的信力,重修了毀于大火的崖州開元寺(位于海口舊州)大殿。振州別駕馮崇債,專程派出家奴送來椽木,三日內便運足建構佛堂、講堂和磚塔所需的木材,還有余木用于搭建釋迦牟尼的丈六佛像(《唐大和尚東征傳》)。

    在新殿上舉辦法會之后,鑒真帶著眾弟子登上北歸的帆船。經歷了漂流海南島這一大劫,他一生的磨難總算到了盡頭。然而,北歸途中,老和尚因長途奔波,水土不服,不幸身染重病,又遇庸醫誤治,致使雙目失明。他心愛的日本弟子榮睿,也懷著深深的遺憾告別了人世。

    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冬天,鑒真和尚一行悄悄登上日本使船,進行第六次東渡。正當船隊升帆啟航時,一只受驚的野雞突然飛到一條船的船頭,喔喔地叫喊。雞與吉諧音,應該是個好兆頭,但日本遣唐使卻以為不祥,于是掉轉船頭,第二天才重新出發。就像那只雞所預示的那樣,他們在鹿兒島的秋日浦,安全登陸日本國土。鑒真與弟子的行跡,是海洋版的西天取經。

    鑒真和尚到達日本后,受到孝謙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禮遇,先后被封為“傳燈大法師”和“大僧都”,統領全國僧尼,在日本建立起嚴正的戒律制度。他駐錫的“唐招提寺”成為當時日本佛教的最高學府。公元763年,七十六歲的鑒真大和尚在唐招提寺入化,之后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

    與鑒真差不多同時,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法顯,從印度返回時,走的就是海上的航路;到印度接承密法的義凈法師,往返走的皆是“廣州通海夷道”,海南島應該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3

    當然,南海的危險不僅在于海盜的呼嘯往來,還在于海天之間潛伏著風暴與暗礁激流,隨時可能顛覆過往的船只。從赤道方向,每年都有多次臺風卷揚而起,橫掃南海海面,其威力不是古代帆船所能抵御的。憑借一些老船員的經驗積累,很難準確判斷臺風的起止與行蹤。此外,唐代從寧波、泉州、廣州經崖州往印度、阿拉伯的航程,一個往返就要半年時間,航線各個路段的洋流與險灘暗礁,都要通過實際的航行來加以探明。因此,在高額紅利的背后,隱含著昂貴的生命代價。據推測,在古代南海的航程中,平均每三十個小時,就有一艘船沉入海底,人也因此成為水中的魚鱉。除了遠洋的商船,近海捕撈作業的漁船,遇風觸礁翻覆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人的生命還不如一條小魚。因此,海上蒼茫的行程,總是充滿護佑和救度的渴望,漁民和海員是天然的宗教信徒。

    對于海神的信仰,起始的年代已久,遙不可考。但在漢代的時候,這種祭祀應該就已經存在于民間。隋文帝在位期間,接受大臣的進諫,在會稽和番禺分別建立了東海神廟和南海神廟,供奉著水火之神祝融,掛著“海不揚波”一類的匾額,供出海貿易與捕撈的人們祈禱之用。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出于海上貿易交通安全考慮,玄宗還舉辦隆重的儀式,冊封南海海神“廣利王”的稱號。傳說,當時印度使者達奚司空來到廣州后,曾入廟里進香,并種下兩個波羅蜜子,因此錯過了返回的航船。此后,他一直徘徊在海邊,盼望著家國的航船將其帶回。這個感傷的故事后來被人塑造成雕像,供奉在廟里,稱為“番鬼望波羅”。

    在海南,除了南海海神或南海龍王的信仰之外,還有峻靈王、伏波將軍、天后娘娘、一百零八兄弟公等諸多供奉。天后娘娘也稱媽祖、婆祖,是福建莆田人,北宋都巡林愿的六女兒。二十七歲那年,因在一場臺風中,參與搶救遇險漁民而舍身化道,并在死后被奉為海神,常顯靈于南海之上,護航救溺。整個南海周邊地區,都建有她的廟宇。海南沿海各地,皆有她的靈位。其中以海口中山路的天后宮規模最大,至今香火不斷。

    位于海南島西部昌化嶺上的一塊石磊,民間傳為神的化身,稱其二月二十四日出生(公元1082年),于六月六日成道。五代時期,被南漢皇帝詔封為鎮海廣德王。北宋元豐五年,再次被皇帝詔封為峻靈王,成為海南北部灣一帶海域的海神。漁民出海前,往往都要祭拜。在海上遇上風浪,只要看到那塊神石,心里就有幾分踏實。據《昌化縣志》載:“凡旱澇災難疾病,往禱輒應。”蘇東坡流瓊期間,曾經到峻靈王廟上香,并撰寫了碑文。

    水尾圣娘的全稱乃“水尾云感圣旨莫氏夫人”,也是海南本土出現的神靈。在南海周邊,有海南人生活的地方,往往都建有水尾圣娘廟。水尾圣娘原名莫麗娘,元朝末年生在瓊州府定安縣梅村峒。她十六歲那年到地里干活,就再沒有回來。傳說她為天庭選中,羽化歸天,成了神靈。據方志記載:“明正德間,有石爐飛來水尾地方,因建廟焉。”清代海南探花張岳菘,曾為水尾圣娘廟題寫“慈云圣母”橫匾,并將圣娘顯圣事跡上奏朝廷,嘉慶皇帝賜封她為“南天閃電感應火雷水尾圣娘”。

    在環島海岸和三沙諸島,都能看到用珊瑚礁搭建的簡易小廟,里面供著一百零八兄弟公。傳說有一百零八名勇敢的漁民,聯合起來抗擊海盜,在農歷九月十五日的風暴中集體殉難,化為神公,出沒于南海之上,為過往船只護航保駕,因此得到人們的敬仰。明朝末期,有一條漁船停泊西沙永興島港區。姓史的船主在夢里見到一百零八兄弟公中有人告訴他,有艘滿載金銀財寶的船只,觸礁沉沒在永興島東南方的海域。船主第二天醒來,果然在所示海區找到了沉船,打撈上來大量的金銀寶器。為了還愿,他從海南運去材料,建造了一座兄弟公廟。這座廟一度是島上唯一的石木結構。門上刻著“兄弟感靈應,孤魂得恩深”的對聯。既往,人們一到西沙,必先入廟祭奠一百零八兄弟公之魂。

    總之,在波詭云譎的南海上空,居住著與奧林匹亞山不同的神靈。在遙遠的年代,過往的船只不管是漁船還是商船,一旦遇到危難,都會向他們呼救。

    4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自唐代起,海南島周邊的港口,就常有“番國”的商船與貢船停泊其中。港口周邊,也漸漸聚集起一些番人。他們或因遇上海盜,或因遭到臺風,或因本國陷入戰亂不能返回,滯留在海南島上。還有的人,則完全是為了傳播自己的信仰,不畏艱險來到異國的土地。這些番人,或者說外藩人,大多來自占城(越南)、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一千多年間,這些地方時有戰火燃起,相比之下,海南島算是一個安定的所在。因此,以番字開頭的地名,遍及海南沿海,如海口的番營、番誕,儋州的番浦,三亞的番邦、番人塘、番園、番人井、番人田、番坊里等,數量相當可觀,都是外藩人居住過的地方。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漸漸融入本地社會,消失在歷史視野之中。

    在一些穆斯林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留下了他們生活的印記,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制獨特的墳墓。現今已經發現的伊斯蘭墓群,集中在海南島東南海岸的三亞、陵水一帶。這些墳墓雕刻精良,形制規整,據考證,里面埋葬的是唐宋時代波斯和阿拉伯的伊斯蘭信徒。三亞藤橋(今海棠灣鎮)東溪村番嶺坡的穆斯林古墓群,綿延數里,規模最大。墓穴基本是坐北朝南,主人面向朝西方的麥加。盡管風化嚴重,但珊瑚石墓碑上鐫刻的阿拉伯銘文依稀可見。除了墓主的名字和去世日期,還有《可蘭經》的經句。有一塊墓碑特別引人注目,上面刻著:“殉道者伊本·賽愛德·宛葛斯巴巴,歸真于十二月。”據專家考證,墓主是第一個到海南傳教的穆斯林,也是第一位到廣州傳教的阿拉伯傳教士葛斯巴巴之子(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海南與海上絲綢之路》第180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南海橫流,腥咸的風一如既往。千百年來,往返于這條充滿驚濤駭浪的水路上的人們,有的是為了現世的漁利,有的是為了來生的福報。他們當中,有多少人抵達自己的港灣,有多少客死在異國的海岸?從南海至印度洋的上空,到底飄浮著多少無歸的靈魂?在深不可測的海底,留下了他們打撈不起的記憶。要想再現昔日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必須讓海底的沉船重見天日,而南海的平均深度1463米,最深處有5567米。盡管一艘沉船的文物勝過十座古墓,但要將一艘沉沒千百年的船打撈上來并非易事。

    5

    1985年,英國人米歇爾·哈徹在南中國海域盜掘一批康熙年間的青花瓷器到荷蘭拍賣,將數千萬美元收入囊中。國家文物局專門委派專員帶著幾萬美元到拍賣現場,竟然買不到一件器物,帶回來的只是一個印象:此人對南海沉船的分布情況,比我們自己還要熟悉。1999年,哈徹又在南海撈起清代沉船“泰興號”,從中獲得一百萬件德化青白瓷和牙白瓷。為了哄抬價格,竟公然砸碎60多萬件瓷器,將其余35.6萬件運往德國拍賣,令國人傷痛萬分。而在前一年,德國人沃特法于印尼海域撈起一條阿拉伯沉船,這條名為“黑石號”的商船,滿載6萬余件唐代中晚期珍稀文物,當即被新加坡人以天價買走。一場海上尋寶熱于是興起,同時,也讓剛剛成立的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專家們焦急萬分。

    1996年,海南漁民在西沙捕魚作業時,于華光礁環礁內側發現了一條沉船的殘骸,并報告有關部門。環礁可以抗御七八級臺風,貨輪極有可能是在遇到風浪、企圖進入環礁規避時,被風浪掀入礁盤內的淺水珊瑚叢中,導致船身破裂解體,并在后來的歲月里被珊瑚遮覆。盡管由于條件限制,挖掘不及時,導致遺址多次被盜,還是撈上來了上萬件古瓷器。其中一個青白釉碗刻有“壬午載潘三郎造”字樣,表明沉船出航的年代應該在南宋中期。大約八百年前,這艘排水量超過六十噸的商船,滿載從福建德化和江西景德鎮收購的瓷器,從泉州港出發,經過海南東海岸,駛向東南亞某一個港口,不幸在西沙折戟沉沙。不僅全部貨物付諸東流,人員生命也無生還的可能。這是艘擁有六層構件的古船,殘存船體長二十米,寬約六米,尚存十一個隔艙,構造工藝精湛,是中國水密隔艙船傳統技術的物證。

    到目前為止,從南海里打撈上來的沉船,體量最大的是“南海一號”。1987年,英國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Maritime Exploration & Recoveries PLC)在荷蘭圖書館,查到東印度公司的“萊茵堡”號沉船的信息。這艘船載著白銀六箱,錫錠三百多噸,在從中國返回的途中沉入海底。當年八月,該公司與廣州救撈局合作,沿著可能的航路探尋,始終未能找到“萊茵堡”,但卻在廣東陽江附近的海域,意外發現一艘中國南宋沉船,并挖出一條1.7米、像蛇一樣的鎏金腰帶。這艘深埋在二十多米水底淤泥里的古船,就是著名的“南海一號”,它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遠洋商船。2007年12月,排水量約八百二十八噸的“南海一號”,被整體打撈出水,船艙內的文物總數達到十八萬件之多。以瓷器、鐵器為主體,還有金器、漆器、玻璃器等。金手鐲、金項鏈、金戒指等黃金制品,出水之后仍然閃閃發光。艙里存有銅錢上萬枚,年代最久遠的是漢朝五銖錢,最晚近的則是宋高宗時期的紹興元寶。由此可推,中國貨幣可能已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硬通貨,通過瓷器、茶葉、絲綢三大件的出口,全世界的黃金白銀嘩啦啦地流向中國。

    “華光一號”和“南海一號”,是目前從南海淺處撈上來的商船木乃伊,它們沉沒的年代,都是海上商貿最為繁忙的南宋時期。不同的是,“華光一號”是在離開海南島之后遇難的;而“南海一號”船頭朝向西南,看起來是在從廣州駛向海南島途中失事的。據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最為保守的估計,在幽暗不明的南海海底,約埋藏著二千艘以上的商船。進入宋朝之后,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瓷器、絲綢與茶葉,帶回來的多是金銀。在海底鹽堿浸漬的環境下,絲綢與茶葉極難存留,唯有瓷器和金銀,能夠抵御時間的侵蝕,相對完整地存留下來,見證曾經發生的一切。因此,南中國海又被人稱為“海底瓷都”。

    孔見,原名邢孔建,1960年12月生于海南島,先后擔任《天涯》雜志社社長兼主編、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主要從事隨筆、小說、詩歌寫作和哲學研究。出版有隨筆集《赤貧的精神》,詩集《水的滋味》,評論集《韓少功評傳》,小說集《河豚》,長篇非虛構敘事《海南島傳》等。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