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影子醒了》:奇妙的尋找之旅
青年作家馮與藍的《山里的影子醒了》,是一部想象奇特、結構精巧而內涵豐富的兒童幻想小說。小說寫的是魔術大師竹山、他的徒弟如兒和小貓妙吉的尋找之旅,但是他們此行尋找的不是有形之物,如寶藏等,而是無形之物——記憶。竹山是一名技藝高超的魔術大師,但是在一次表演中突然暈倒,醒來后發現失去了記憶。如兒陪同師傅尋找記憶,一路歷盡艱難,終于找回記憶,竹山與家人團聚,如兒也如愿以償,成為一名優秀的小魔術師。
尋找之旅當然不會像這三言兩語一樣風輕云淡,因為在其背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和利益集團。記憶盜賊們竊取人們的記憶,就是為了牟取暴利,所以他們不擇手段地阻止竹山等人的行動。在尋找過程中,他們發現更多的人失去記憶。他們尋找記憶的過程,也是幫助他人的過程。有關尋找之旅的描述顯示了作者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小說為此次尋找之行設計了重重關卡。在卡爾瑪城,他們識破了城主侍者的本來面目,讓這個記憶大盜落荒而逃;在荒涼廣袤的卡坦平原,他們幫助了被盜賊竊取記憶又被騙每天撿豆子的一家人;在龐卡古城,他們發現了巨大的秘密——記憶交易市場;在希卡小鎮,竹山被騙進記憶制造工廠制造假記憶;在咔山咔王國,他們發現不快樂的年輕國王,居然是竹山大師失散已久的兒子!這一路,他們二人一貓,走過荒山野嶺,住過破敗廟宇,行過磷火閃閃的墓地,被成群的野狗追過,也挨過原始部族的箭矢。最終,不但竹山大師找回了記憶,也幫助所有人找回屬于自己的幸福而真實的回憶。
更為重要的是,在尋找記憶的過程中,竹山也找回了迷失的自我,找回了愛和家庭。原來,竹山年輕的時候,因渴望成功,貪慕虛榮,曾經迷失自我,追逐名利,最后導致妻離子散,失去愛和幸福。在尋回記憶、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竹山內心在悔悟,逐漸沖破自己的冷漠與懷疑,重新尋回了自己丟失已久的靈魂。愛與親情,才是這部小說真正的主題。
這部小說有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明線是尋找記憶;暗線則隱藏在書名和一句話中:“山里的影子醒了,快來看看吧!”這是小說中不斷出現的一個聲音。這句話是貫穿小說始終的內在線索,也是一個重要的隱喻。小說講的是尋找記憶的過程,也是尋找“影子”的過程。安徒生有篇童話就叫《影子》,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學者的影子發跡后,反過來駕馭并殺死了他的主人。那么,這部小說中的“影子”是什么呢?從表面上看,“影子”是竹山丟失的兒子;但是,“影子”更是竹山丟失已久的靈魂的象征。他被困在“名利”的山里,迷失了自我,無法自拔。隨著記憶的復原,竹山認識到愛與親情的重要,他的“影子”回來了,重新找回了自我。
小說中面目清晰的“人物”并不多,竹山、如兒和妙吉顯然是故事的主角。有意思的是,竹山與如兒雖然是師徒關系,但我們讀來并沒有感覺到他們之間存在主從關系,反而是如兒在引領竹山共同成長。妙吉作為一只不會說話的貓,它所起的作用也不只是一個點綴,在關鍵時刻它多次立功。妙吉這個形象讓我們想起比利時漫畫家喬治·勒米《丁丁歷險記》里的小狗“白雪”,它們在作品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離開它們,作品將減色不少。
《山里的影子醒了》借助一場奇妙的尋找記憶之旅,在想象奇特的幻想世界、環環相扣的精彩故事中,不動聲色地完成了一次潤物無聲的愛的教育,是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山里的影子醒了》馮與藍/著,浙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