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蔣藍:摘葉飛花大慈寺
    來源:川觀新聞 | 蔣藍  2022年07月15日07:51

    自唐中葉開始,大圣慈寺香火鼎盛、僧侶眾多。晚唐詩人張賓曾在大慈寺借景抒情題過一首頗有名氣的詩《夏日題老將林亭》:“百戰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墻頭細雨垂纖草,水面回風驟落花。井放轆轤閑浸酒,花開鸚鵡報煎茶。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寒沙。”勾勒出墻頭細草、水面落花以及浸酒、煎茶等生活畫面,足見當時大慈寺的閑情怡趣及風光美景。

    明人曹學佺《蜀中名勝記》描述說,到宋明時期,大慈寺香火仍然還非常旺盛,附近街區也相當繁華,遇有廟會、節日更是分外熱鬧。大慈寺附近商業繁榮,寺前形成季節性市場,如夜市、燈市、花市、蠶市、藥市、麻市、七寶市(七寶市雖然來自佛教,但在成都應與后蜀帝王孟昶有關)等。白天的市場延續到晚上,也照樣人頭攢動。成都夜市的習俗,一直沿襲到近現代。

    關于大慈寺的遺聞車載斗量,這里講一個真實故事——

    風送

    風送花香。風送初涼。風送落葉。風,也可以送來陣陣鶴唳。

    風送幽魂。風,也可以送來抓不住的愛情。

    前蜀時期的成都大圣慈寺,銀杏崛立。儒者侯繼圖,出身書香門第,仰天俯地,卻是稀松平庸。中秋節這天,侯繼圖獨游大慈寺,欲賦新辭強說愁,挺身于大慈寺高樓憑欄觀景。一陣風起,送來一片巴掌大的木葉,飄到了他的腳下。葉上有詩:“拭翠斂蛾眉,為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書成相思字。此字為書石,此字不書紙。書在桐葉上,愿逐秋風起。天下有心人,盡解相思死。天下負心人,不識相思意。有心與負心,不知落何地。”

    大圣慈寺大小96院,雪景樓是觀賞季節里的登臨遠眺之地。說不定侯繼圖就是在此酒酣耳熱,目迷五色。

    銀杏葉小,梧桐葉脆,桑葉太弱,榿木葉不著墨。劍南節度使段文昌之子段成式在成都生活過,其《酉陽雜俎》“廣動植物之三”中有記載說,“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說不定,題詩的“木葉”即是此物。題詩有點長,情絲比葉脈更清晰。字體清秀,寓意濃厚。

    歷史上的幽怨之詩,一般是順著宮墻御河而漂,那才是怨女們發表情詩的主要渠道,民間的浩渺野水不易負載這樣的猩紅之物。流水有情與無情,全在拾取之人的命定。

    侯繼圖十分珍愛,把樹葉帶回家珍藏。

    五六年之后,侯繼圖與成都一大家閨秀任氏結為夫妻。任氏容貌嬌好,且通詩文。侯繼圖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官,常有罩不住的慌亂。一次,任氏偶然發現了侯繼圖收藏的那片桐葉題詩,萬分驚訝,這正是她幾年前游大慈寺所題,隨手放飛。落葉因為文字的加持而驟然抬升,風送渺冥,等于目送飛鴻。

    任氏問侯繼圖,這片桐葉怎會在此?侯繼圖承認,風送。他并不知道眼前的妻子就是這片桐葉的題詩人。自此,任氏對侯繼圖傾心相待。侯繼圖也一路青云,后來官至尚書,深得王建賞識。

    蜀地寫作人頻頻引用此典,均說出自宋代《玉溪論事》。可是我查不到這本書。查《太平廣記》卷一百六十之定數十五,收錄“侯繼圖”條,出處為五代時蜀國佚名者(有人認為作者是前蜀的金利用)之作《玉溪編事》。后來徐渭采用這個故事編為《四聲猿》里的《女狀元》雜劇,遂廣為人知。

    “紅葉題詩”歷來是國粹。唐朝詩人孟啟《本事詩》里早有大同小異的記載。但最早應該出自唐僖宗時江蘇吳縣人范攄的筆記小說《云溪友議》。可見,這則本事應為詩人孟啟根據《云溪友議》改編而來。至于宋代《玉溪論事》是否是根據此的再創作,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既然落紅不是無情物,作者能夠把木葉從水里提到風中,予以隔空傳送,這個想象自然是蜀地的想象,水平不低。

    蒲含中先生曾經為大慈寺撰寫一聯,把侯繼圖的故事寫入其中:

    三藏建法筵,飽飱高僧滿座;

    侯生蒙佛澤,結緣黃葉飄詩。

    十幾年前,我經常在大慈寺喝茶,那里有一個名氣頗大的茶館,木桌竹椅,揭蓋青花蓋碗一吹,耳畔萬千嘈雜,一干二凈。望著飄落的銀杏葉,有一片剛巧在蓋碗上停駐,欲飛又止。我想,那個叫侯繼圖的人,應該得到了司馬相如的真傳。

    玉琴爪

    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春,蘇軾與蘇轍跟隨父親進京應試,路過成都,兄弟倆第二次游歷了大慈寺。這距離他們第一次游歷大慈寺結識寶月大師惟簡,僅僅過了一年。這次的時間要從容一些,他們主要是觀賞壁畫,特別是對極樂院里著名的佛畫家盧楞伽的畫作尤為關注,贊不絕口,稱之是“精妙冠世”。其實蘇軾是書畫收藏家,家筑“寶繪堂”,廣藏晉唐以來法書名畫,并為之作《寶繪堂記》,其留意繪畫,大約在很年輕時便已開始了。繆荃蓀《云自在龕隨筆》載:“‘至和丙申春季二十八日,眉陽蘇軾與弟蘇轍來觀盧楞伽筆跡。’東坡二十五字,在成都東門大慈寺。丙申是至和三年,是年九月改元嘉佑矣。是時坡公年廿一歲,子由年十八。海內蘇氏石刻,莫先于此。”可見,蘇軾正是對所收藏的古人書畫的潛心鉆研,其書畫日益精進,終成大家。而蘇軾終其一生都在積極地收集、珍藏、借出和獲贈書畫作品。

    除了盧楞伽的佛畫, 繪制大慈寺的壁畫的還有李洪度。

    這里恰有一個繪畫的傳奇故事,只是主人翁就沒有侯繼圖那樣的好運了。

    《益州名畫錄》記載,元和(806―820年)年間,相國武元衡嘗請著名畫師、成都人李洪度在大圣慈寺繪制帝釋、梵王兩堵,笙竽吹鼓,天人姿態,筆蹤妍麗。于是觀者如堵,當時人贊之稱“妙手”。

    那么,秒到毫巔的李洪度所畫之像,呼之欲出,讓人驚嘆不已!何以證明?

    黃休復《茅亭客話》卷四“勾生條”記載了一樁逸聞:某年中元節,成都的勾公子約兩位友人同游大慈寺。三人精通音律,走到維摩堂中畫師李洪度的畫前,從畫中樂女的手勢上,他們一致推斷所奏的樂曲,應該是“霓裳羽衣曲第二疊頭第一拍”。這,簡直不得了啊!

    勾公子特別投入,反復端詳,為畫中樂女栩栩如生的造像所沉醉,他不禁開玩笑地說:“我的確不愛音樂,但只愿能夠娶到像這樣的美女為妻。”一邊說一邊還動手,他掐下墻面美女脖子上的一小粒土,把玩不已。他甚至來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干脆把這一粒滿是顏料的顆粒,吞咽進肚。

    于是各自盡興而返。當晚,勾公子順利入夢。很快就夢到在維摩堂畫作里的那個玉女,她“明麗絕代,光彩溢目”,“引生於牕下狎昵”,兩人相見彼此心心相悅……此后,勾公子每夜就會在夢中與該女子約會……而且無論勾公子到哪里,玉女總會夤夜而來,甚至在寺宇中繾綣。這一記載,也可看出成都唐宋之際的風化。

    大約過了一個月,勾公子的舅舅覺得他與往常有異,懷疑勾公子被“妖精”纏住了,最終通過勾公子的父母,予以說服教育,曉以大義。面帶羞怯的勾公子決定洗心革面,于是同意服符藥并找道人作法來驅妖。

    該夜,女子飄然而至,對勾公子很感傷地說:“我本來是天神‘帝釋’身邊的侍女,被你曾許下娶我作妻子的話所感動,為此經天神同意,來到這里,幫助你實現你的愿望。可是你現在卻懷疑我。看來我得走了,你也不必服什么藥……以后我會永遠記住你,也請你多珍重,從此永別。”

    她一邊說一邊取下衣帶上的裝飾物:那是一對玉琴爪,交給勾公子。勾公子捧著暗香浮動的玉琴瓜無言以答,傻了半晌,兩人相對流淚……

    自此芳蹤一逝,勾公子相思成病,日漸消瘦,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

    黃休復在文中特別提及,勾公子的家人將天女的玉琴爪一直保存到王小波、李順起義之時,因戰亂才丟失。而大慈寺壁畫中樂女脖子上的指甲痕,在宋代仍然尚存。

    這些人、神相戀的逸聞,自古不絕如縷。從這一記載來分析,既然有實物可證,有人認為勾公子是與成都民間少女產生的戀情,可能是因為最終未能結合在一起,才引發了后人的感慨,而將成都少女附會成了天上的仙女,并流傳成了四川版本的“天仙配”。哎,在自古多情的蜀地,不但有望帝杜宇泣血、開明武擔芳魂、相如琴挑文君的演繹……民間也不乏美女謝豹、公子玉琴爪的傳奇……

    大慈寺的“盆草”

    唐宋以來,大慈寺周圍就是成都最大的集市,比如聞名遐邇的藥市,大慈寺也成為了成都最大的文化場所。歷史記載,大慈寺一帶每月都要辦集市。更重要的是還有夜市。有人說到成都的廟會,最早的廟會自然是大慈寺廟會。

    大慈寺更少不了舉行佛教節日,如浴佛節、放生會、盂蘭盆會、觀音會等等,其中以盂蘭盆會和觀音會最為熱鬧而隆重。黃休復《茅亭客話》卷四“勾生條”提及人們中元節游大慈寺,這本來就是成都的一大民俗。而成都的中元節之所以隆重,還在于據張唐英《蜀梼杌》第二卷《前蜀后主》及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三七《前蜀后主紀》所載指出:“中元節乃王建之子王衍之生日”,由此我判斷,鑒于恰逢前蜀后主的生日,雖然他僅僅在位7年,但畢竟賦予了成都中元節以別樣的色彩。

    盂蘭盆會在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舉行。“盂蘭盆”系梵文的譯音,意為“解救倒懸”。也就是通過念經來解除人們苦難。從南朝梁武帝時起,在每年七月十五日當天,各大寺廟便念《血盆經》等經文,以超度亡魂。清代之時,四川官署還集資請僧道念經,超度獄中的犯人。民間的善男信女積極參加這一佛教節日,還要請僧人赴家中誦經,為死亡的親人超度苦難。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七月十八日,大慈寺散盂蘭盆,宴于寺中的方餐廳。宴席一過,就在華嚴閣下散盆。人頭攢動,香火鼎盛。

    這涉及“盆草”。

    黃休復《茅亭客話》也提及“蜀人每中元節,多用盆盎生五穀,俗謂之‘盆草’,盛以供佛。初至時,介意禁觸,謂當有雷護之。既中元節后,即棄之糞壤。”可見在宋代開始,用盆缽栽種五谷類供養神佛,并稱之為盆草。出現于宋代的盆養石營浦類也屬于盆草一類。盆草是為了表現山野草木景觀,在盆盅中藝術地種植各種花草、竹子等小木類的盆栽。該類盆栽山野草,在日本又稱“下草”。

    成都平原上民間燒紙,從七月初十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五,以七月十二日燒紙的人為最多。但為啥成都的中元節在七月十二日呢?

    老成都口口相傳,以前川西壩子燒袱紙也是在七月十五的,到了明朝末年,張獻忠占據四川后,戰亂讓天府之國赤地千里……清政府推行“湖廣填四川”,此后四川居民絕大多數為外來移民。考慮到故親先祖廬墓都在湖廣或它省,來往路途遙遠,如果十五當天燒紙祭祖,怕不能在晚上十二點的地府關門前“趕回來”。有人就想到了提前三天燒紙迎接,讓祖先“從容方便”,這一做法很快流傳開去……川西壩子的中元節的時間,就變成了“七月十二日”。

    (轉載已取得作者授權)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999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