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首·黑撒小考
《史記·秦始皇本紀》曰:“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薄墩f文解字·黑部》曰:“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禮記·祭義》曰:“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鄭玄《注》曰:“黔首,謂民也。”孔穎達《疏》曰:“黔首,謂萬民也。黔,謂黑也。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惫?,有人發揮其意曰:“秦始皇自以為得水德,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故名。”
上引這些解釋,似乎不足以令人信服。
“黔首”,顧名思義,應是“黑頭”“黑發”,而不是“黑巾”“黑衣”。正如美索不達米亞阿卡德人古歌《伊南娜與埃比赫》(Inanna and Ebih)所唱,“黑發人的歌聲響起,接著所有的土地都傳唱這偉大的歌?!?/p>
“黔首”之名,自秦而始,起初與西南戎有關?!渡袝虻洹吩唬骸袄杳裼谧儠r雍。”蔡沈《書集傳》曰:“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彼^“民首皆黑”,即是黑發之“黔首”,秦時起初指西南戎。稱作“黎民”,是為與“百姓”區別,以后逐漸泛指所有的黎民百姓,故有“更名民曰黔首”之說。
西南戎,又稱“西胡”。王國維《觀堂集林·西胡考》說:“漢人謂西域諸國為西胡,本對匈奴與東胡言之?!逗M鈻|經》云:‘西胡白玉山,在大夏東。’又云:‘昆侖山在西胡西?!子裆郊袄錾?,即今喀喇昆侖。是前漢人謂蔥嶺以東之國曰‘西胡’也?!弊裾胀鯂S先生提示,眼光更放遠一點,蔥嶺以西更西的“西胡”,有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自稱“黑頭人”(salmat qaqqadi,蘇美爾語sag-gi即黑頭)。此,似乎才是“黔首”之稱的淵源。
秦人后裔,稱“頭”為“撒”。2007年,西安城里幾個年輕人組建一支方言搖滾樂隊,謂之“黑撒樂隊”,英文名“Black Head”,即“黑頭樂隊”。秦腔戲曲中黑臉大凈,稱為“黑撒”?!昂谌鰳逢牎?,借用此稱表現西北人文的豪邁與蒼涼。
有人說,稱“頭”為“撒”,是秦人后裔沿襲波斯古語,現在看來,是蘇美爾人“黑頭”,salmat qaqqadi、蘇美爾語sag-gi古音遺存。陜西秦地方言,竟然沉淀如此久遠的上古歷史信息。
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與古中國文明之間,有無相互交流,一向有人探索討論。
歷史語言學家段睛《絲路之畔的赫爾墨斯》說:“新疆洛浦縣博物館藏,作為祭壇的氍毹所反映的多元文明甚至可以追溯到蘇美爾時代?!薄八够┤N人自身文明的悠久歷史,源于他們對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甚至更加古老的蘇美爾文明的記憶。”
《黔首·黑撒小考》,聊具一例。
(作者:隴菲,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