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寫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兒童成長 ——評喻虹新作《飛舞吧,白鶴》
近日,中國作協會員、兒童文學作家喻虹出版了她的新作《飛舞吧,白鶴》一書。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不完美”鄉村女孩小雁的成長經歷,展現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少年兒童的生命世界,反映了新時代少年兒童的理想追求。其中“成長”是個關鍵詞,不僅是指“不完美”女孩小雁的成長,象征圣潔的鳥兒白鶴的成長,也指鄉村如何振興發展的“成長”。
這是一部關于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生態小說。故事的發生地蘭花河是江西鄱陽湖附近的一條較小河流,這里在很久以前經常有白鶴來棲息過冬,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和一些人為因素,“圣鳥”白鶴已是多年不見蹤影。而熱愛跳舞的女孩小雁在上學路上無意中遇見了一只白鶴,自此她開始模仿白鶴舞蹈。小雁的腿走路時一拐一拐,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比如村支書秋生叔叔、志愿者江雁老師。為了留住“圣鳥”白鶴,村支書秋生叔叔帶領全村人一起努力,想辦法治理被污染的河流、種藕致富、發展鄉村旅游、制定村規民約保護候鳥……漸漸地,幾年過去,鄉村的環境越來越好,村里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來蘭花河過冬的白鶴和其他候鳥也越來越多了。小雁的媽媽意外救了一只受傷的小白鶴,也因此打開了小雁幼兒時期留下的心結,治愈了她的心靈創傷,幫助小雁走上了真正的舞臺,像一只白鶴一樣翩然起舞。
人和自然如何和諧共生、相互給予,一直是一個不可回避的時代命題。白鶴是鳥類中的活化石,每年全球98%以上的白鶴都飛到江西省鄱陽湖越冬,在這里棲息時間長達5個多月。白鶴于2019年被定為江西的省鳥,是江西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秀成果展現。它在小說中是一個隱喻,一種象征,這里面蘊含著對幸福的憧憬,對美德的堅守,對理想的追求。
在蘭花河,白鶴也受過致命的傷害。但作者以輕盈的文風和飽滿的筆觸,通過主人公小雁和白鶴從害怕到熟悉到親昵的互動,彰顯愛與善良,讓人獲得溫暖和勇氣。在對自然的理解與尊重中,小雁獲得了成長的力量,鄉村也獲得了發展的力量——無論孩子還是鄉村,都有自己的生長溫度和煙火氣息。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旋律中,兒童成長和鄉村發展的路途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有許許多多的矛盾和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妥善解決。在這部小說里,作者為鄉村振興發展作出了兩個積極的探索,一是鄉村振興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來支持和參與,所以小說里出現了志愿者江雁老師、余伯伯等人,他們不僅為小雁帶來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幫助,也為鄉村帶來了蓬勃發展的創新動能;二是鄉村振興如何留住鄉土文化的問題,作者以小雁的媽媽繡的白鶴鞋墊作為敘事點,為優秀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
在《飛舞吧,白鶴》這部小說里,作者延續了自己一貫的創作風格,用優美的語言勾畫出兒童成長的天真浪漫,以深情的表述寄寓了淳厚質樸的鄉村情懷。她用一顆童心貼近孩子,用一顆鄉心敬畏自然,在寫下一個又一個美麗故事的同時,也一路為孩子們播撒下善良、正直、勇敢、真誠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