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文藝評論新銳力量專題研修班在浙開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重要指示批示,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和中國文聯《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實施方案》部署安排,7月7日,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衢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衢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協辦的首屆全國文藝評論新銳力量專題研修班在浙江衢州開班,旨在進一步加強青年文藝評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文藝評論新銳力量,推動文藝評論繁榮發展。
中國評協主席夏潮發表講話,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童穎駿、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吳德生代表主承辦方致辭,中國評協副主席傅謹等參會,開幕式由中國評協副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袁正領主持。
夏潮代表主辦方對新銳班的舉辦表示祝賀,并對新銳班學員提出四點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正確導向。希望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重要論述和文藝評論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真正履行好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重要使命,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通過健康的文藝評論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共同奮斗思想基礎和精神風范作出文藝評論的貢獻。二是加強理論學習,夯實理論根基。要打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基礎,不斷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重要論述的學習、領會、研究和闡釋,深刻理解蘊含其中的關于文藝創作、文藝評價、文藝鑒賞等問題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中國具體文藝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構建中國特色文藝理論評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更具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的文藝評價體系添磚加瓦。要樹立大歷史觀和大時代觀,不斷提升歷史、哲學、藝術、美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綜合理論素養,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借鑒西方文藝理論,夯實開展文藝評論的理論基礎。三是發揚批評精神,增強朝氣銳氣。我們倡導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批評精神,鼓勵和提倡有思想、有風骨、說真話、講道理的文藝評論,要有“剜爛蘋果”的決心和能力。希望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永葆朝氣銳氣,杜絕戾氣偏執,堅守科學客觀公正全面的批評準則,堅持實事求是評價作品,對真善美敢寫敢頌,對丑惡事敢怒敢批,堅持以理立論、以理服人,開展健康的文藝批評,展示文藝評論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時代使命。四是緊貼時代現場,增強評論引導力影響力。希望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深刻認知和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深入廣闊的時代現場和文藝現場,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迸發評論的生機。希望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關注新人新作、熱點作品、熱點現象,通過多種傳播媒介發出文藝評論專業權威的聲音,以青年之聲提高青年審美、引領青年風尚,充分展現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不斷擴大文藝評論的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童穎駿在致辭中表示,浙江省文聯團結帶領全省文藝工作者和評論工作者緊貼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推動精品創作、人才培養,積極探索全省域開展“藝術鄉建”工作,扎實推進浙江省“五個一批”文藝人才孵化(名家培育、新峰人才)項目。下一步,將繼續加強文藝評論的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文藝評論的智庫作用,組織青年文藝評論家積極為重大文藝活動、重要文藝作品出謀劃策,貢獻青年評論工作者的力量。
本屆新銳班以“守正道走大道,增強文藝評論朝氣銳氣”為主題,邀請中國評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中國評協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鳴奮,浙江大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杰,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尖,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志強等專家學者為學員授課。新銳班課程充實緊湊、內容精彩豐富,既有思想政治理論課,又有文藝理論評論課;既有青年學術論壇,又有現場教學調研等,培訓周期為一周。培訓結束后,中國評協、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將繼續對學員進行跟蹤培養和扶持,為青年評論工作者成長成才創造條件。
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沈勇,衢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顏雪高,衢州市各文藝家協會主席,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位文藝評論新銳學員參加了開班式。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培訓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