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 營造天朗氣清的行業之風 ——電視界共話職業道德與行風建設
5月31日,全國文聯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這也是由中國文聯首次召開的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全國性專題會議。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會議并講話,有關單位負責人和藝術家代表做發言。座談會后,中國視協組織演員工作委員會、電視界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以及廣大電視工作者對會議精神進行了深入學習。大家表示,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至關重要,需常抓不懈,電視藝術工作者要將崇德尚藝作為畢生的功課,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是文藝繁榮發展、電視藝術多出好作品的基本保證,而加強職業道德與行風建設是保障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的一項長期工作。中國視協副主席、導演胡枚談到,文藝工作者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產品的創作者,很多優秀藝術家深受人民群眾愛戴,也有很多文藝工作者成為廣大青少年仰慕和效仿的對象,這就要求我們更要守紀律、講規矩,時刻提醒自己以德育人的神圣職責,要帶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傳播者、建設者。理想信念的滑坡、道德信念的淪喪,對于創作者來說是致命的,對人民群眾來說更是影響巨大。新時代要求文藝工作者更加自覺地加強政治修養、藝術修養、思想修養,用法律和道德為尺,精準丈量自己的言行,不容有誤。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編劇梁振華看來,編劇的職業道德所包含的第一要義便是原創與初心。“文藝創作者似乎都在談原創,談如何尊重原創,但實際情形卻是原創精神經常被束之高閣,反而不少制片機構和創作者熱衷于跟風、模仿、照搬、復制,更有甚者變相抄襲。這顯然是服從牟利之需的短視之舉,規避創作難度,以流水線作業的方式走捷徑,只重經濟效益而不顧社會效益。這種通過低水平復制生產出來的所謂作品,只能稱其是跟藝術創作絕緣的產品,自然談不上太多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梁振華談到,藝術的生命之根在于原創,用原創說話不是一句口號,是對創作者從意識、素質到能力、技巧的莫大考驗?!熬唧w到每一部作品,我們有什么樣的精神立足點?我們是否創造了生動的、有趣的、深刻的藝術形象?我們有沒有對生活和現實的深入發掘?我們的情節、細節和臺詞有沒有魅力?這些問題,都需要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作品來回答?!毖輪T劉濤在今年參與了國家廣電總局“我們的新時代”創作展播重點項目《戰上海》和《縣委大院》的拍攝。拍攝過程中,她再次感受到努力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的重要意義,明白了做一名踏踏實實、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警察榮譽》中有出色表現的演員張若昀表示,自己會更加認真演戲,立足于在實踐中豐富和提升文藝作品的深刻內涵,在學習中不斷思考、不斷打磨、不斷突破,用更多優秀的作品給人民送去歡笑,送去溫暖和力量。
為了使電視藝術多出好作品,形成穩固的、可持續的良性創作生態,電視界人士針對文藝行風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積極建言獻策、把脈開方。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認為,由于新文藝群體的出現和編制內文藝單位管理機制上的改變,社會化監督和管理變得更加重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制度是關鍵,量化獎懲政策是管理依據。除了加強正面引導的宣傳教育、積極嚴肅的褒獎,還需要對從業人員的失德行為按不同形式和程度設置明確的懲戒方式,例如公開道歉、行政處罰和學習改正、公益活動、群眾監督、輿情共識等。此外還應當注意到,犯了錯誤以后真心悔過、認真改正,從而取得公眾諒解,也是一種教育大多數和挽救失足者的有效方式,是職業道德和行業建設的有力支撐。此外,還要防止以一擁而上的網絡輿論代替正常的判斷、懲罰和教育,不能把文藝界從業人員的道德建設和教育提高都甩給網絡輿情,這不利于新時期文藝隊伍的建設。努力形成良好的發展趨勢、評判標準、管理和執行機制才能形成行風建設科學健康的工作形態。演員陳寶國認為,跟普通百姓相比,演員不僅沒有特權,而應要求更加嚴苛,看似不起眼的小缺失稍有不慎就會被放大,因此更要不斷學習、提高修養、時刻警醒、不能放松。演員要主動參與、積極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傳播社會正能量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強德藝雙馨人才評選,真正做到德在前藝在后,對表現突出的人才可以二度三度當選,不斷鼓勵,可以設立德藝雙馨大獎,對德藝雙馨的行業人才進行表彰;二是加強評獎導向,在各類電視藝術評獎中既要看作品,也要看人品;三是堅決遏制購買收視率毒瘤的滋生,建議一經發現,永久禁播;四是持續治理飯圈亂象和“高片酬”問題;五是加強電視文藝評論,做到有批有評、褒優貶劣,使電視文藝評論有貼近性、抵達性,且在理性中能感受評論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