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紅色題材文學創作—— 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
    來源:人民日報 | 叢治辰  2022年07月01日07:00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百年奮斗的偉大歷程中,紅色血脈代代相傳。紅色文學也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主流。一部部講述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的紅色經典,體現著黨領導文藝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著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的歷史偉業,凝結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歷史記憶和思想情感。

    進入新時代,紅色題材文學蓬勃涌現,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對紅色故事和紅色資源進行挖掘和書寫,不僅傳統的嚴肅文學佳作迭出,通俗文學和網絡文學中的“紅色”元素也日益凸顯,一些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之后更是影響廣泛。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題材創作承載厚重歷史的同時,不斷向廣闊的時代現實敞開,不斷推陳出新,有力彰顯著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

    通過藝術創新,把紅色歷史講到當代讀者心里

    紅色文學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學的獨特面貌。作家積極參與革命實踐、介入社會的主動精神,對革命歷史進行藝術提煉、生動書寫的創作追求,堅持現實主義原則進行人物塑造的美學模式,無不是紅色文學積累的寶貴傳統。創新是文藝的生命。隨著時代背景和讀者審美需求的變化,紅色文學在內容視野、表現手法、思想內涵上也在不斷尋求突破,力圖通過藝術創新,把紅色歷史講到當代讀者心里。

    借助歷史研究最新成果,將案頭梳理和實地尋訪相結合,當代作家不斷深入紅色歷史,拓寬書寫視野,豐富題材內涵。以慶祝建黨百年期間涌現的作品為例,何建明《革命者》以犧牲在上海街頭的年輕烈士為主角,講述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為理想信念英勇抗爭的感人事跡;丁曉平《紅船啟航》聚焦重大歷史節點,以文學筆法生動還原歷史現場;楊震林《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鐵流《靠山》等作品,則圍繞百年黨史積累下來的寶貴歷史經驗,書寫和弘揚民族精神。

    一些創作在彰顯革命理想的同時,融入更多人文情懷,深化和豐富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紅色文學的發展,與當代文學藝術手法的日益豐富密切相關。得益于幾十年來文學創作領域的不斷探索,今天的紅色文學在處理歷史與藝術、題材與形式等關系上更顯從容。鄭欣《百川東到海》等一批革命歷史題材小說,根底上是宏大敘事但切入的角度更“巧”,塑造的是典型人物但形象更“活”,敘述也富有個性,凸顯美學特色。

    一些創作面向當代讀者,從通俗文學以及大眾文化中汲取有益元素。事實上,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一些紅色經典,就吸納了中國古典通俗小說的優長,《林海雪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革命敘事天然具有英雄主義的浪漫豪情與傳奇色彩,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近年來海飛等一批作家從紅色歷史中挖掘諜戰故事,陸續寫出《麻雀》《蘇州河》等作品,有的經由影視劇改編,傳播廣泛。孫甘露《千里江山圖》也借助類型小說和通俗文藝的手法,把革命歷史故事演繹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拉近了紅色歷史與當代讀者的距離。

    立足時代背景,讓紅色精神從歷史照進現實

    紅色題材聚焦的不只是硝煙戰火中的紅色往事。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立足時代背景,讓紅色精神從歷史照進現實,書寫紅色基因、革命薪火的代代傳承,成為紅色文學創作的重要課題。

    這一方面需要創作者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在歷史中認識現實、從現實中發現歷史。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建設美麗中國,文學書寫新時代的偉大實踐時,若能將其放置到百年奮斗歷程中去認識,放置到綿延賡續的紅色精神脈絡中去表現,無疑會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加深讀者對現實和歷史的理解。范穩《太陽轉身》不僅講述一位曾經的戰斗英雄如今在刑警崗位上兢兢業業的故事,同時將一座村莊的脫貧之路與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聯系在一起,讓讀者在歷史的縱深中感悟共產黨人信仰的力量和奉獻精神。溫燕霞《琵琶圍》以贛南山區為背景,書寫這里怎樣從革命年代的紅色熱土,變成新時代扶貧開發的奮斗熱土。這些作品既有歷史的景深,又有現實的溫度,生動呈現了新時代的面貌,也揭示出歷史的傳承與發展。

    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時代現場,及時捕捉新的現實經驗和新的英雄楷模形象,弘揚具有當代價值的紅色精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紅色經典中,既有著重表現革命歷史的《紅巖》《紅日》《紅旗譜》,也有表現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創業史》《山鄉巨變》,還有工業題材小說如《乘風破浪》等,體現出對當時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及時書寫。新時代呈現的新氣象、涌現的新人物,更需要今天的紅色文學去敏銳發現、生動表達。80后作家董夏青青在走訪邊防的過程中,積累下對艱苦條件下駐守邊防的戰士們的真切認識,以作品《科恰里特山下》等為軍旅書寫提供新鮮經驗。紫金《大地如歌》講述北京市公安局恩濟莊派出所已故民警高寶來的生平故事,塑造了感人的新時代雷鋒式人物形象。

    發揚優良傳統,讓紅色題材書寫生生不息

    紅色文學是紅色文化的獨特載體。它持續發現歷史記憶中的紅色元素,彰顯紅色文化的新內涵,同時憑借語言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讓紅色文化贏得讀者共鳴。在紅色文化傳承發展中,文學的地位與作用難以替代。紅色題材作品成為近年來網絡文學一支強有力的勁旅,就體現出紅色故事對當代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吸引力。

    展現信仰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這是紅色題材無可取代的價值和魅力,也是紅色文學常寫常新、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朱秀海《遠去的白馬》講述一位女支前隊長跟隨部隊在東北戰場屢建奇功,革命勝利以后回到沂蒙山區,深藏功與名,過著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她對革命的認識、對共產黨人精神的理解樸素而真誠,引發今天讀者的思考。老藤《北地》書寫北大荒建設者堅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小說人物在對父輩歷史的追索中深刻體會到,父輩的理想信念和今天的時代血肉相連,歷史傳承的背后有精神的傳承。

    對當下的紅色題材創作而言,我們不僅有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和蕩氣回腸的人物事跡可供開掘、書寫,還有根脈深厚的創作經驗和文學傳統可供借鑒、汲取。梁斌、吳強、曲波等老一輩作家自身有革命斗爭的經歷,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確立了為人民書寫的信念。他們在深厚生活積累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千錘百煉,創作出既有紅色基因又有經典品質、既有革命激情又有泥土氣息的優秀作品,彰顯中國文學的風格氣派。今天的創作者理應從前輩寶貴的文學經驗中汲取動力和養分,自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覺繼承和發揚中華美學精神。

    無論文學怎樣變化,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的書寫不會停止,它們構成中國文學永恒的魅力。期待紅色題材創作不斷產生黃鐘大呂之作,以新時代紅色經典彰顯中國氣派。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专区|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片多多|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91人前露出精品国产|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