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多杰詩集》《格桑多杰詩歌評論集》出版
近日,《格桑多杰詩集》《格桑多杰詩歌評論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青海省文聯、青海省作協負責編選。
格桑多杰系中國作協會員,現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會長,1957年起業余從事文學創作,著有詩集《牧笛悠悠》《云界的雨滴》《云韻荷池》等,其作品注重民族文化基調與現代詩韻的交融統一,被認為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藏族詩人。
其中《詩集》分為“寓于大山的歌謠”、“欲覓赤誠問昆侖”、“我從東方愛著你”三輯,精選詩人格桑多杰多年來的詩歌作品近200首,其中既有《喳曲的傳說》《黎明分娩的新城》等佳作,也有謳歌改革先鋒索南達杰、玉樹災后重建等緊貼時代脈搏的熾熱篇章。這些詩歌意象宏大,意蘊深厚悠長,語言飽滿,情感深摯感人,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和家鄉誠摯的愛,對時代和生活的禮贊之情。詩人吉狄馬加和高平分別作序,并有作者自序。
《詩歌評論集》共收入吉狄馬加、葉梅、曉雪、燎原、王山、李鴻然、吉米平階、朱奇、常江、楊恩紅、王貴如、王文瀘、角巴東主、梅卓、白漁、肖黛、張進京、耿占坤、馬海軼、葛建中、畢艷君等省內外詩歌評論文章45篇,這些評論文章論述了格桑多杰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高度評價了詩人的創作成就和對青海文學藝術事業的貢獻。
格桑多杰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文學創作,半個世紀來格桑多杰堅持業余文學創作,發表了許多作品并出版了詩集《牧笛悠悠》、《云界的雨滴》和《云韻荷池》(藏漢版),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處女作散文詩特寫《塔爾寺燈節》是青海第一個以文學體裁向國內外介紹了塔爾寺酥油花藝術的歷史淵源和燈節盛況。代表作詩歌《喳曲的傳說》《黎明分娩的新城》《你是陽光的嬰兒》《瑪積雪山的名字》《雪魂》等。
80年代以來,格桑多杰致力于《格薩爾王傳》搶救、整理、研究、出版的組織領導,從社會上吸引民間藝人并開展演唱錄音,搶救資料,健全機構,解困排憂,為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學做出了不懈努力。
“適應時代的發展規律,尋找陽光、‘破除廢墟’、開拓出富有濃濃美意的社會與豐澤精神的綠色生態,以溝通天下人之心靈,將審美的精力、藝術的形象、分明人間的憎惡、明白愛和恨的理由與根源”是格桑多杰一直追求的詩歌境界。吉狄馬加在詩集序言《以赤誠的心靈重新雕塑自己的文字》如是評價:“格桑多杰先生是一位生長在青藏高原并且享譽世界的中國藏族詩人。他的詩表達了對人類具有普遍意義事物的至深關注,關于美、正義、愛、自由、真理、生存、發展、歷史與未來。格桑多杰的詩篇,語言飽滿,意象宏大,意蘊深厚而悠長,在青藏高原的詩群中,他創造了獨具一格的詩歌文本和抒情意境。”高平在序中表示,“當代藏族熱烈、真誠、明朗的現實主義詩歌的旗幟,能夠在手中更高地舉起的,只有格桑多杰,這本《格桑多杰詩集》明晰地顯示了格桑多杰詩歌藝術成長、成熟、成功的軌跡。”
格桑多杰用詩的語言真實地和藝術地記錄了青海藏區的社會生活變遷,記住了藏族人民集體的情感波瀾,積極回應了時代的旋律,被譽為“馬背上的詩人”。為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學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為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