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耕耘,在童書田野扎根
疫情反復,給少兒出版市場帶來非常大的挑戰。越是在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沉著勇毅,越要在童書的這片田野上潛心耕耘,奮力扎根。
攻堅克難,力求穩中求進
2022年前4個月,中國和平出版社發貨碼洋同比去年增長72.01%,回款實洋同比去年增長﹣3.12%。一正一負,把最主要的問題凸顯了出來。最直觀的是,圖書發了出去,賣出去的少了,但是和平社克服困難保住了大面積下滑的風險。
渠道占比方面,經過測算,發貨碼洋中有90%以上的數據在新媒體渠道。同樣的數據,在去年同期是線上占70%。出版社對于新媒體渠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出版品種方面,2022年前4個月比去年同期減少29種。新出版的圖書在減少,同時再版加印圖書在增多。出版機構更加重視高質量的精品出版,另外對于精品圖書的再定制也在不斷增加。
造貨、發貨、回款、渠道等方面的數據都指向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疫情影響,并且,這是一個系統情況,不能孤立來看。從源頭上來看,疫情疊加紙張生產和運輸成本增加,導致圖書所需的紙張在不斷拉漲;紙張成本增加,致使圖書出版走向“能不出的先不出,必須出的算成本”的保守策略。圖書出版后,因疫情導致入庫難、發貨難,物流嚴重不通暢;很多實體書店等線下渠道受疫情影響閉店,線上渠道雖說不閉店但也受影響而到不了終端;并且,傳統線上渠道流量銳減,新媒體渠道對折扣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出版社的利潤無法保證。一段時間里,要么出版社的庫房暫停收貨,要么客戶的庫房暫停;可以收貨后,又出現收送貨的程序較多,到貨時間不斷拉長。對于終端用戶來說,圖書到貨也存在不確定性。一系列問題,讓童書銷售受到很大阻礙。
基于疫情引起的連鎖反應,和平社對內加強團隊建設,尤其是編輯團隊的管理。首先,增強編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提升編輯的適應能力,做好心理建設,更好地開展居家看稿、線上辦公。再次,提升策劃能力和鏈接能力,既要懂市場、懂讀者,又要會溝通、能拓展,并且要善于建立作者資源庫,能與作者良好溝通交流,在此基礎上,全流程把控產品。最重要的是,加強自我學習能力,既要增強文學功底和審美能力,又要增強語言領悟力,提高文本邏輯性,同時培養圖畫感知力,提升作品協調性。
對外根據市場和讀者需求,不斷調整渠道和發行策略。一是大力發展新媒體渠道,專門成立新媒體融合運營部。二是根據渠道特性定制適合的產品,轉變思路,從用戶和渠道的終端需求出發,研發圖書。三是重視全國新華書店的天貓店,看到其較強的銷售能力,并重點維護。四是傳統渠道不能丟,要為疫情過后的市場復蘇做好鋪墊。
聚焦主業,打造精品力作
疫情影響之下,和平社保持定力,依然以重大出版工程和精品少兒市場出版物為重點,注重原創作品的開發與培育,注重長線產品的開拓與運營,注重圖書的品質與品相,注重多元渠道的營銷與推廣,注重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延伸以小白鴿童書館為品牌的小白鴿低幼館、圖畫書、橋梁書、科學館、文學館等五大產品線。
值得關注的是,在科技部全國優秀科普作品“酷酷的機械書”的項目基礎上,和平社延伸出版“我的第一本物理啟蒙書”系列作品,貼近讀者需求。通過短視頻帶貨與平臺承接流量的方式,該系列短短4個月時間加印數次,目前銷售已突破80萬套,并且在持續增長中。
“雙減”的背景下,和平社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推出吳欣歆教授和尹秋鴿博士聯合創作的“課程化出版物”《寫作力進階·看圖寫話》。這些以出版物形式呈現的具有課程功能的學習工具,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形成并持續發展學習能力,促進家庭教育的課程化轉型。
未來,少兒出版選題策劃的一個關鍵領域是低幼圖書板塊。該板塊的問題是同質化嚴重,拼折扣、拼價格,質量難以保證。機遇在于,市場上對于低幼圖書的需求強烈,家長舍得為孩子購買符合成長需求的內容,和平社已出版了《排排隊認知啟蒙小繪本》《數學轉轉轉》等一系列貼近讀者需求的產品。要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要有原創策劃能力,有專業研發精神,融合形式、材質、工藝等方面,做出性價比高的產品,才能更有市場競爭力。和平社將繼續打造精品力作,發力融通新營銷渠道,朝著專業少兒社的發展方向穩中求進,提質增效。
作者系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