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五十年,她是文壇的一個奇跡
黃蓓佳步入文壇50年,始終以一種勻速慢跑、穩健自信、胸有成竹的姿態,領跑在兒童文學創作馬拉松隊伍的前列。她的寫作非常從容,每拿出一部作品都令人眼前一亮,都會引起兒童文學界和讀者的關注,每一部都可圈可點。連續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多個大獎。這些大獎一生能獲得一次已經是了不起的事情,但黃蓓佳連續多次得獎,不能不說是兒童文學界的傳奇。幾十年來,她一直是一位讓讀者、讓出版者抱有信心和期待的作家。
說到黃蓓佳的作品,我認為有這樣幾個特點:
寬闊而厚重,即作品有寬度,也有厚度,這是第一點。
黃蓓佳是純正的江南女子,皮膚白皙、身材窈窕、容貌美而雅,但她的性格、她的文筆,還有她的胸懷、她的抱負,一點都不像是溫婉嬌弱的小女子,倒像是一個有眼光、有野心、有追求、有定力、有力量的大女人。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太平洋,大西洋》的封底上有這樣一段自白:“每個作家,一輩子的寫作,都是奢望自己能夠寫透這個世界。”我認為“寫透”二字暴露了黃蓓佳的野心和追求。我們說,那些聞名世界的大作家,如大文豪但丁、拜倫、托爾斯泰、雨果、莎士比亞、泰戈爾、魯迅他們也都是試圖寫透世相、看透人心的典范。當然,受限于人類的能力和才華,或許沒人能寫透這個世界,黃蓓佳也自知無法抵達,但她知道“那些遺留在遙遠時空中的故事膠囊,每拿起一顆,‘啪’的一聲擠破,都會迸出璀璨并耀目的精華。熏陶和滋養著我們,親近和吸引我們,永無止境”。這是一個作家理智而明智的自我定位,這是一個作家腳踏實地的抱負與追求。作為一個專業作家,她在這世界上永不停歇地尋找那些遺留在時光中的故事膠囊。從她的《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到《艾晚的水仙球》,再到《童眸》《野蜂飛舞》《奔跑的岱二?!贰短窖?,大西洋》,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個個故事膠囊,每一顆都裝滿精華。
她這一系列作品,展示了一條非常清晰的創作軌跡,如果說她的早期作品如《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了》等,描繪的還是“孩子世界中的孩子”,從《童眸》或者更早的時候開始,她就不再滿足于只是寫“孩子世界中的孩子”了,而是把孩子放在復雜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在人生的風浪中淬煉、打拼,孩子成為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孩子世界中的孩子”。比如,《野蜂飛舞》《太平洋,大西洋》可以看成是姊妹篇,寫的都是音樂孩童的故事。《野蜂飛舞》寫的是抗戰爆發以后,在大學和知識分子遷往大西南的時代背景中,“抗戰五?!敝械囊患胰?、六個孩子外加一個收養的孩子的命運。《太平洋,大西洋》的背景也是抗戰,寫的是一所幼童音樂學校之中,兩個人被戰爭驅趕在一起,又因戰爭而分離,遠隔重洋,歷經70年的友情故事。這兩部作品寫的都是戰爭背景下,世事艱難、命運多舛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侗寂艿尼范!穭t是在新時期的當下,在一個充滿變革和無數發財生機的背景下的江南農村生活故事,在黃蓓佳的創作歷程中,這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幽默、風趣、輕喜劇一般的作品。
我們都知道黃蓓佳是跨界作家,她在成人文學和兒童文學兩界之中騰挪跳躍,來去自如,是把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結合得極好的作家,也是把成人文學的創作經驗在兒童文學創作中運用自如的作家。特別是最近幾年,她的題材和視野越來越寬泛,膽子越來越大,筆觸也越來越自信、從容、圓潤,作品不僅題材寬闊,而且真實有厚度。
最近幾年,成人作家涉足兒童文學的很多,也寫出了一些相當不錯的作品,但大多數作家要么本色出演,以童年經驗為根基,寫自己的童年生活;要么變臉,一寫兒童文學就故意換一副面孔,就像大人一見到小朋友就換一副笑臉,聲音語調也變得柔柔的、軟軟的,透著故意為之的假。還真沒有像黃蓓佳這樣從容自信游走于兩者之間,把成人生活與孩子生活糅合得那么好的作家。她的寫作站在廣闊復雜的社會背景和時代潮流下反映人生的命運、見證孩子的成長,因而也特別深刻而有力量,這也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如果以運動員來形容黃蓓佳的話,她是一個力量型的作家。她的作品很有力道。她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專業作家,創作路子寬,視野很開闊,生活積累很厚實,而且筆力從容穩健、柔中帶剛。也就是說,她打出的不是直勾拳,而是太極拳??偸遣患膊恍?、從容淡定地慢慢描繪這個世界,刻畫形形色色的人,慢慢揭示出隱秘而細微的精神世界,從故事透視人性是她的長項。她從不認為孩子的世界就一定是純凈的世界,反而,她恰恰認為“孩子內心隱秘的世界和成年人同樣復雜”。因此,她的作品內容就很豐富,不僅有厚度、有深度,而且富有層次感??赡軓乃婚_始寫長篇時就是如此,比如《我要做好孩子》中的金鈴,正直善良,學習成績中等,為了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她做出了種種努力,不停地對大人們進行抗爭,屢敗屢戰,在挫折中、在不懈的努力中,她得到的是成功與成長。《今天我是升旗手》中的肖曉是和金鈴不一樣的、性格鮮明的孩子,肖曉精力充沛,品學兼優,頑皮而又鬼點子特別多,機警而調皮。他出生在軍人家庭,崇拜英雄,充滿陽剛之氣,為了當個升旗手,動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謀劃,也使了很多小手段,最終到小學快畢業時終于做了一次升旗手。這是她早期的作品,相比較而言,還比較“兒童化”,越往近年,她的作品越深刻越有厚度。比如《童眸》由四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構成,是一群生活在蘇中小鎮仁字巷中的孩子,她精心塑造了白毛、細妹、大丫、二丫、馬小五等一系列兒童形象。在這部作品里,可以看出她更加不滿足于寫表面的生活故事,而是通過故事揭示人性,拿出了鞭辟入里之功,寫人的內在情感世界。比如,得了白化病的孩子白毛,本是一個自卑、孤僻、膽怯的孩子,戴著一副墨鏡隔開了陽光,也遮蔽了他看現實世界的目光,墨鏡后陰暗的內心世界也慢慢滋長、膨脹起來,人性中“惡”的一面逐漸顯現,他開始要挾伙伴們,甚至索要關懷、憐憫:我快要死了,你們就應該怎么怎么樣。這就突破了一個病弱孩子期望關懷與溫暖的傳統故事窠臼。
此外,還有大丫和二丫的故事,大丫是個傻孩子,二丫對傻姐帶來的恥辱深惡痛絕,充滿了仇恨,甚至想把她推進河里淹死,但就在姐姐即將跌落河里的那一刻,她卻推開了姐姐,自己掉進了河里。這僅僅是血緣親情的力量嗎?我認為不只是這些,還有為人之初的本性之善,說到底,她展示的還是孩子內心世界的純正良善。還有細妹的故事,父親死亡以后,年幼的細妹不得不承擔起肩負家庭生活的重任,隨后和混世魔王馬小五產生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糾葛,也許那就是朦朧愛情。世事艱難,人生風急浪高,每個人的命運中都有可能充滿變數。她所表現的正是在復雜的、意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磨難中,孩子們身上所呈現出來的或善或惡、或陰或晴的內心隱秘世界。
從生活中揭秘人性,或是從人生中透視世態炎涼,總之,黃蓓佳的作品很有力道,很有質感。不是尖銳與犀利,而像一團紅泥,經過淬煉變成了瓷或者陶,看起來是一件色澤柔和、飽滿充盈、沉甸甸的很有質感的藝術品,它是有內涵的,是有內在精神蘊含的。從這些作品中不只能看出紋路,也能看到它初始成分中的血和淚,因此它是有力度的,也是能打動人心的。
另外,作為一位專業作家,黃蓓佳的專業精神也值得稱道。首先,是她有德守正,不為時代大潮所裹挾,嚴守本分,有定力、有信仰,還有專業精神,這一點不能不令人敬佩。其次,作為一個專業作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打磨得圓潤成熟、少有漏隙。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她在藝術上用功之深、之精、之細的精神難能可貴。從事創作50年,她在文壇上留下了一串堅實的腳印,這也是她在兒童文學作家中卓爾不群、堪稱楷模之處。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