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這里,仰望更璀璨的星空
    來源:人民日報 | 顏慶 鄧靜  2022年06月06日07:43

    他的眼睛閃著光,閃動著來自青藏高原冷湖小鎮的獨特光芒。

    鄧李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西華師范大學天文系主任。只要一提起冷湖,他眼中仿佛立刻流光溢彩。

    2022年4月6日,鄧李才在國家天文臺作了一場學術報告,通過在線直播,向全世界深情講述了“發現冷湖”的曲折故事。4月12日,經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準,國際編號59271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冷湖星”。

    在此之前的2021年8月1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一項中國科研團隊的重大發現——在青海冷湖地區,發現一個高質量的光學天文臺址,可以比肩國際一流大型天文臺。這一發現由鄧李才領銜的冷湖地區光學天文臺選址團隊完成,成員包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大學、西華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等單位研究人員。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它不僅為我國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找到了“安家”的理想場所,更為世界光學天文發展提供了極為稀缺的寶貴資源。

    冷湖,一個仰望星空的好地方。那里聚集著一群追星星的人。

    冷湖到底在哪里?鄧李才有一個生動的描述:從青海西寧出發,過了日月山,過了青海湖,再過了德令哈,一路向西,再向西……如果撲入眼簾的是大漠戈壁,沿途看不到人煙,那個時候冷湖就快要到了。

    在西華師范大學天文系辦公室,鄧李才打開手機,給我看冷湖的視頻監控連線,興奮地解說道:“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邊沿,戈壁中有一個小鎮,那就是冷湖。”冷湖鎮東邊是蜿蜒的賽什騰山,在海拔4200米的一片高地上,就是正在建設的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核心區。“你看視頻里的這兩個大圓球,就是兩個光學天文望遠鏡項目。”順著鄧李才所指,我看到灰褐色的山間平地上,屹立著兩個銀白色的大球體,在夕陽映照下熠熠生輝。遠處幾個削平的山頭上還有一些建筑物正在施工。夕陽正在西沉,燦爛的夜空就要降臨。

    入夜,賽什騰山靜靜地矗立著,夜空純凈如水,一顆顆晶瑩的星星點綴在藍色的天幕上,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來。“看吧,太美了,我是看一次激動一次。”鄧李才的眼里,又開始閃爍光芒。

    光學天文臺址是稀缺資源。放眼全球,國際公認的最佳臺址只有智利北部山區、美國夏威夷莫那卡亞峰等屈指可數的幾處。還有絕佳的南極內陸冰穹地區,只是因為條件尚不成熟,沒有大力開發。現在,這個榜單將寫上“中國冷湖”的名字,這叫鄧李才如何不激動?

    幾天后再次聯系鄧李才,他說正在查看到敦煌的航班信息,準備從那里中轉前往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確切的地址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C區。

    在鄧李才科研團隊到來之前,冷湖的賽什騰山區還是一片原始的處女地。

    在追尋星光的道路上,鄧李才行走青藏高原已有多年。但和青藏高原的冷湖相遇,則純屬偶然。確切地說,是一次挫折,讓鄧李才科研團隊把目光轉向了冷湖。

    時間追溯到2017年。當時正在青海省海西州州府德令哈市從事科研工作的鄧李才,遇到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這個科研項目叫“SONG計劃”,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參與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西華師范大學與國家天文臺合作的50BiN望遠鏡,作為“SONG計劃”的子項目,參與了這項國際合作任務。

    這是一次浪漫的合作——在全球不同經度安裝多臺光學天文望遠鏡。當一個地方進入白晝無法看到星星時,另一個地方又進入了繁星滿天的黑夜。通過不舍晝夜接力觀測,實現了人類連續24小時不間斷觀測浩瀚星空的目標。

    “SONG計劃”是光學望遠鏡項目,光學望遠鏡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一類望遠鏡。另一種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則主要接收天體射電波段輻射。兩種望遠鏡工作原理不同,肩負的使命一樣,都是人類“問天”的利器。

    要找到安裝“SONG計劃”光學望遠鏡的絕佳位置,并非易事。經過幾年尋覓,50BiN望遠鏡和另一臺“SONG計劃”1米望遠鏡暫時“借住”在位于德令哈市的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但由于這里靠近城市,隨著德令哈快速發展,到了2017年,城市燈光開始影響到光學望遠鏡運行,觀測工作一時陷入了困境。

    “在遠離城市的地方,一定要找到一流的光學天文臺址!”鄧李才暗暗下定決心。

    這也是鄧李才多年來的夢想。他1964年出生于四川安岳,青年時期先后求學于四川大學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還到意大利帕多瓦天文臺進行博士后研究。他考察過國內外眾多重要天文臺,發現世界上一流的光學天文臺址,多在西半球。如果在中國能夠找到安放光學望遠鏡的絕佳地點,對整個東半球來說都意義非凡。

    我國天文學家多年來致力于為大口徑光學天文望遠鏡選址,并且形成了一個共識:走出現有的光學天文臺,走向高原,走向人跡罕至的地域。

    從云南姚安,到西藏阿里,再到新疆慕士塔格峰……這是一條追星星的路,鄧李才在趕路,天文界同行都在趕路。

    2017年,就在鄧李才為城市燈光所困擾時,海西州的冷湖行政委員會(后來調整建制為冷湖鎮)時任副主任田才讓,敲開了鄧李才的門——冷湖的星空非常漂亮,那里或許適合建設天文觀測臺。

    這是一個轉機,也由此讓寂寂無聞的冷湖走到了世界前臺。

    冷湖,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

    據說當年地質隊來到柴達木盆地考察,發現了一個無名湖泊,因為湖水來自遠處的冰川,就直呼其為“冷湖”。地質隊在這里發現了石油,并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迅速掀起了冷湖石油會戰。后來,隨著這里的石油資源逐漸枯竭,熱鬧的冷湖再度回歸冷清。

    冷湖不甘寂寞!

    這里不僅有美麗的星空,還有獨具特色的風蝕地貌。當地希望引進天文觀測項目,以此作為冷湖發展的契機。

    冷湖能行嗎?鄧李才最初是猶豫的。

    事實上,冷湖很早就進入了我國天文選址的視野范圍。這里除了夜空晴朗和日照充沛之外,還具有相對較好的交通條件。不過有一點讓人不放心,那就是這里毗鄰塔克拉瑪干沙漠,大面積的風蝕地貌足以證明此處風沙的威力。因此,冷湖多年來都被排除在選址名單之外。

    那時,鄧李才還沒有去過冷湖。他查閱資料,發現多年來對冷湖的結論,缺乏實地考察的支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冷湖選址的論文一定要寫在大地上。

    2017年10月,鄧李才科研團隊一行人來到了冷湖。這是天文學家以選址為目的第一次踏足冷湖。

    “那天,我們一行人開著越野車,穿越一大片荒原,傍晚抵達冷湖鎮東邊的賽什騰山。我們在山腳靜靜等待,直到星星撒滿了天空。”鄧李才講起和冷湖最初的相遇,興奮和喜悅寫在臉上。

    星空是那樣耀眼。賽什騰山高高隆起,從山腳到山頂的落差有1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4576米。鄧李才通過實地考察和科學分析,初步排除了對風沙的顧慮。簡單地說,即使沙塵在柴達木盆地奔跑,也跑不到高高的賽什騰山上去。

    然而,新的顧慮又爬上心頭。冷湖現在很冷清,等到光學天文觀測基地建立起來,冷湖的名氣大了,看星星的人必將紛至沓來。周邊地區熱鬧起來,亮化程度勢必對天文觀測產生致命影響。

    冷湖拿出了誠意:規劃“暗夜保護區”,確保光學天文觀測不會受到干擾。

    打消了顧慮,鄧李才心里一下子亮堂了。

    運用衛星遙感技術,一遍又一遍巡山,鄧李才科研團隊最終將選址范圍縮小至海拔4200米的一片高地上。

    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西華師范大學和海西州政府共同攜手,在此地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青海省科技廳、海西州氣象局等眾多單位予以支持。冷湖地區光學天文臺選址工作,就這樣啟動了。

    賽什騰意為“突兀”或“覺醒”。“突兀”可形容山之高,而“覺醒”是要喚醒這一座沉睡的大山嗎?

    從山腳往上放眼望去,到處是溝壑縱橫的裸露山體,找不到哪怕一條羊腸小道。選址團隊在山下安營扎寨,建起臨時觀測點,等待當地打通上山的簡易公路。

    回憶起選址早期的工作,西華師范大學天文系青年教師閆正洲感慨萬千:“從冷湖鎮前往山腳,抬頭望是荒涼的賽什騰山,環顧左右是荒涼的戈壁,每天最難挨的就是孤獨。”

    2018年3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楊帆博士應鄧李才之邀,從北京前往冷湖加盟選址團隊。“一路上車子顛簸得厲害,放眼看去荒無人煙,擔心能不能找到回去的路。”看到荒野里停放著一輛“保溫車”,一問才知道,那就是臨時觀測點。車頂上是氣象站,車子周邊有太陽能電池板,車子里面安放著各種監測設備,楊帆知道這就是自己新的工作崗位了。

    大家都盼著早點打通上山的路,但是在賽什騰山這種巖石山體上修路,無異于鑿山刻石,工程進度非常緩慢。

    2018年5月,在海西州政府協調下,選址團隊得以搭乘直升機上山,鄧李才第一次站上了賽什騰山。當天一起上山的,還有田才讓和一名道路設計師。

    在這片陌生的山區,鄧李才觀察直升機降落的地方,發現和衛星遙感技術事先掌握的數據信息對不上號。很明顯,直升機降錯了位置。當天晚上,撤退到山下的鄧李才,緊急退掉了第二天返回北京的機票,并和直升機機長商量再度上山的對策。

    第二天,直升機改變了上山的路線,由山北轉到山南向上拉升,并在空中盤旋了40分鐘確認目標,最終鎖定了海拔4200米標高點的賽什騰山C區。這里有呈階梯狀分布的平地,有利于安放望遠鏡,也讓上山公路有了回旋余地。踩著這一片硬實的土地,大家心里也踏實了。他們還從C區徒步攀上了最高峰A區。站在海拔4500多米的山頂遠眺,柴達木盆地遼闊的荒原一覽無余。

    高聳的群峰,脫離了從山腳盆地掠過的風沙。分析過去30年的天氣記錄,發現這里每年的降水量極少,年日照時間充足,一項項數據對于選址團隊來說,堪稱“驚艷”。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選址團隊靠著這架直升機,一趟又一趟把監測設備和基建材料吊運上山,最多的一天吊運了80趟。各種設備吊運上山后,直升機撤走了。這時上山的道路依舊沒有打通,選址團隊的工作人員不得不打著背包,從海拔3000米的山腳爬到海拔4200米的C區安裝和調試監測設備。

    在連一條小路都沒有的山間攀緣,其難度可想而知。有一次,楊帆和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的劉其利結伴上山,在半山腰的一條溝里迷了路,直到天黑也沒有走出溝,當晚不得不露宿山間,半夜還被狼的嗥叫聲驚醒。

    山上的條件最初也十分艱苦,氣溫最低達到零下30攝氏度,唯一可以避風的地方是存放設備的小木屋,僅有8平方米。晚上睡覺大家就擠在小木屋里,穿上羽絨服,再鉆進睡袋,還得蓋兩三床被子,這樣才能勉強御寒。

    爬前人沒有爬過的山,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這是不平凡的追星之旅。

    2019年7月,一條簡易的砂石公路從山腳通到了賽什騰山C區。這片曾經沉寂的土地,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

    冷湖,有資格進入世界一流光學天文臺址的行列嗎?

    這,可不由選址團隊自己說了算。為此,冷湖選址團隊將搜集的各種科研數據,即時上傳到網上,接受行家里手的評判。

    在這些數據中,“視寧度”尤為引人關注。鄧李才解釋說,視寧度越小,觀測到的天體越穩定,星星也不會“眨眼睛”。

    2020年12月20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西華師范大學與國家天文臺合作的50BiN望遠鏡,從德令哈運抵賽什騰山C區,在安裝完成后進行了測試觀測。鄧李才將這次測試稱為“初光”,即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望遠鏡第一次看天上的目標。科學圖像顯示,當天實際獲得的視寧度,與選址初期的監測數據一致。

    綜合2018年至2020年三年的監測數據,賽什騰山C區(4200米標高點)的視寧度中值,與美國夏威夷莫那卡亞峰相同,比智利北部山區等地,則要更好。

    追求國際一流,是鄧李才多少年的夢想。現在,這個夢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冷湖這個遙遠的青藏高原小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多個高校和科研機構已經和冷湖簽署落地的合作協議。今年內,“SONG計劃”1米望遠鏡也將正式落戶賽什騰山C區,并將以四川南充一位古代天文學家的名字命名:落下閎望遠鏡。

    落下閎也是鄧李才仰慕的天文學家。在西華師范大學工作期間,鄧李才多次流連于南充的落下閎觀星樓,并從落下閎提出“渾天說”、打破“天圓地方”理論的膽識里,找到了敢于超越、敢為人先的科學品格。

    在冷湖,透過落下閎望遠鏡,看到的是我國光學天文的璀璨未來。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7m凹凸精品分类大全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91久久精品视频|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