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理想之維與人文之光 ——近年來軍旅題材兒童小說綜述
    來源:中國軍網 | 陳 香  2022年06月02日08:46

    21世紀以來,中國當代兒童文學逐步進入了繁榮發展的興盛期,勃興的勢頭體現在創作、出版、傳播等各個環節。尤其是2014年10月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兒童文學在思想觀念、藝術手法、題材內容等創作本體層面實現了新的沉潛與突破,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21世紀初年,兒童小說大致存在著兩股寫作潮流,其一以傳統的校園小說為主,其二以奇幻、魔幻、冒險題材為主。兒童小說在書寫對象與題材內容方面進入了千篇一律、日益窄化的瓶頸,兒童小說創作的歷史感、自由度亟待深化和拓展。在這種背景下,以革命戰爭歷史和當代軍旅生活為表現對象的兒童小說逐漸興起,陽剛雄渾的英雄敘事和崇高理想的精神魅力,顯露出不同于其他類型兒童小說的題材魅力和審美吸引力;那種“超越日常生活、給兒童呈現更為廣闊的世界和人生的書寫”,贏得了眾多少年兒童讀者也包括家長們的廣泛青睞。

    在當代兒童文學的整體版圖中,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反映革命戰爭和軍旅生活的作品,數量相對較少。軍旅題材如何與兒童文學同構,就成為擺在作家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很多軍旅作家在兒童小說領域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比如,裘山山的小說《雪山上的達娃》(明天出版社2019年)講述的是,在雪域高原人跡罕至的軍營哨所里,初來乍到的幼犬“達娃”,與年輕的邊防戰士黃月亮先后遭遇了雷暴、雪崩、酷寒、大雪封山等嚴峻考驗,共同見證了邊防軍人以頑強、堅韌、信念、勇氣所創造的生命奇跡、精神豐碑。這部作品的創新探索,體現在限制性視角(小狗“達娃”的敘事視角)的運用和成長小說敘事模式的有機融合。曾有情的小說《金珠瑪米小扎西》(希望出版社2021年),書寫了一位藏族少年的從軍情懷,表達了一群戍邊官兵的使命擔當,唱響了一曲雪域軍魂的英雄頌歌。

    再如,陸穎墨的小說《藍海金鋼》(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講述的是,海天茫茫,戰士鐘金澤和軍犬金鋼不斷克服困難,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勇士的過程。他們在完成生命的歷練,也是在達成對自我的深層認知。由此,軍營題材與成長小說在作品中實現了同構。

    王棵的《風箏是會飛的魚》(明天出版社2021年)、高滿航的《爸爸星》(新蕾出版社2021年),則更進一步,通過復合敘事結構,直接切入了童年書寫。前者,是通過守島軍人馮加友與他所資助的小男孩艾齊、幫艾齊讀信的少年夏樹之間的書信往來,將浩瀚的海洋與河流環繞的南方水鄉連接起來:一頭是在嚴酷孤寂的珊瑚礁上用生命和熱血保衛祖國海疆的軍人,一頭是和平環境中成長的質樸、純真的孩子。作家將碧海島礁上的英雄故事包裹在少年兒童的個人成長敘事中,日常生活與軍旅生活雙線并進。后者,則是采用了雙重敘事角度(一是兒童黃豆的限制性視角,一是全知視角),使得作品的內在結構更加豐富飽滿。

    軍營生活題材的引入,實現了兒童小說在生活內容、藝術手法和價值追求等方面的創新與突破。尤其是,碧海島礁、大漠孤煙、雪域高原的軍旅生活,是對少年兒童固有日常生活的一種超越和補充,極大豐富了他們對生活、生命的體驗和想象。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讀者有其對文學作品閱讀、接受和欣賞的獨特要求。兒童文學的審美本質,與兒童的思維特點、兒童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分不開的——豐富的故事性、對敘事節奏的恰當把握、鮮明的人物形象等等。簡潔、單純、有力的敘事手法,是孩子們所喜歡的。兒童閱讀群體的語言方式是描述性的、具體的、感官式的,所以,寫給他們的敘事作品應以描述性語言為主。作家們應在作品的生動性、可讀性與文學性、藝術性之間求得平衡。

    同時,兒童小說寫作,需要作家拿出真正具有童年生命質感的作品。兒童視角往往意味著成人理性和經驗的疏離,是從兒童的心理和情感出發來感知外在世界。作家唯有盡可能貼近兒童生命的核心,浸潤著成人對童年生命的關懷,充分觀照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與釋放,才能尋找到兒童最本真的生命形態。“艾齊很想去看望南沙爸爸……在艾齊看來,豎河街之外那些他沒去過的地方都是很遠的地方。遠方和遠方,應該相隔不遠吧,就像星星們都扎堆住在天上,到達一顆星星,就很容易到達下一顆星星。”比如,《風箏是會飛的魚》中這段關于兒童主人公的心理描寫,就是洋溢著童心童趣的文學表達。張子影的小說《飛機樓》(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21年)講述的是,女孩小竹和母親跟隨飛行員父親換防到邊陲飛行團。父輩飛行員身體力行地教會孩子們使命與擔當,飛機樓里的家屬也用信任與支持,為藍天驕子撐起愛的天空。作品堅守兒童本位,再現了空軍大院特有的生活細節,充滿童趣和生活質感。

    兒童文學中始終隱藏著成人視角,成人和兒童兩大主體對話交流的邏輯構成了兒童文學創作的支點。成人作家如何通過自我的閱歷和情感體驗,形成對兒童精神世界的影響與擴展,是兒童文學寫作的核心要義。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兒童小說創作逐漸形成熱潮,尤其是優秀軍旅作家的“加盟”使得精品佳作不斷涌現。從《滿山打鬼子》《1937·少年夏之秋》《走出野人山》《少年戰俘營》,到《火印》《少年的榮耀》《永遠追隨》《將軍胡同》《野蜂飛舞》,再到最近這一兩年出版的《渡江少年》《最后的比分》《鳴鶴》《琴聲飛過曠野》等小說,提升了戰爭題材兒童小說的數量和質量,也極大豐富了現實主義兒童小說的內涵。

    筆者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對當下題材的書寫,并不一定等同于現實主義的寫作范疇。現實主義寫作,更多地指向現實主義的精神內涵。現實主義精神要求作家將歷史與現實的艱難、困苦、磨礪轉化為奮爭、理想、信念,用充滿心靈辯證法與美學張力的文學作品來還原、升華現實人生,從而使文學創作具備崇高的精神價值;及時捕捉和表現巨變時代的基本走向,發現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描繪歷史巨變給社會生活造成的巨大沖擊,以及民眾的命運變遷。而革命歷史題材,正是一種典型的充盈著現實主義精神的文學寫作。

    近年來的戰爭題材兒童小說,注重回歸歷史現場,回歸兒童的本真個性。同時,這一批兒童小說,試圖突破戰爭題材小說的常規模式,立足兒童本位,讓“戰爭”與“兒童”兩個元素更為契合。它們不是直面戰爭現場,而是以文學的方式盡可能地還原歷史現場,努力接近戰爭中兒童的更為真實和普遍的生活狀態。

    當兒童人物以一種未經成年人理性“錘煉”的直接方式對戰爭做出反應時,就有可能脫離戰爭歷史言說的傳統話語和成人語境,完成對戰爭、戰場與歷史的重新審視與書寫。兒童視角基于“兒童性”的敘事倫理,在淡化戰場的殘酷與血腥之時,也避免了集體記憶裹挾下對童年記憶和情感的遮蔽,豐富著我們關于戰爭歷史與苦難的記憶。這是歷史維度的童年書寫,也是以童年視角構建歷史。

    在極致的苦難與傷痛中,童年精神迸發出不可小覷的力量,那些最純真最堅定的信念,那些最柔軟最美麗的希望,更是童年書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這些作品展現了革命歷史環境下更為廣泛的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圖景,從兒童個體敘事的角度,再現了特殊時代背景下兒童的生存狀態和情感精神。比如,李東華的《少年的榮耀》(希望出版社2014年),寫的是抗日戰爭中,山東鄉間幾個孩子的日常生活。我們從中看到了戰爭對童年的傷害,也看到在戰爭摧殘下,中國民間正義力量的生長;黃蓓佳的《野蜂飛舞》(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年),講述的是中國抗戰大背景下,燕京大學、金陵大學等“五校西遷”,女孩黃橙子跟隨家人離開南京,一路艱苦流徙,戰爭迷霧籠罩下的童年生活充滿了困窘與苦澀,離殤中相攜相扶的經歷卻讓這段歲月變得耀眼而絢爛……從這些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寬闊、溫潤的家國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

    有的作品賦予少年兒童以戰士的身份,讓他們直面戰爭。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作品注意到,雖然他們是具有英雄氣質的少年兒童,但他們始終是戰爭中的弱勢人群,他們有脆弱、迷惘的一面,但最終在戰爭與炮火、血與淚中實現了成長。

    比如,毛云爾的《走出野人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年),以兒童戰士小蝦米為主人公,以一種“向死而生”的慘烈與悲壯,表現絕境中人的脆弱與不屈;薛濤的《滿山打鬼子》(青島出版社2017年),以抗聯少年營小戰士滿山的視角、經歷和成長,聚焦戰火里的童年精神和人性光芒;張品成的《最后的比分》(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則以兒童作為目擊者和表述者,講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足球運動逐步在九堡鎮開展,不同背景、行業的人的命運由此被小小的足球聯系在了一起。而足球之外,一場關于“主義”的比賽,也逐漸分出了勝負。徐貴祥的《琴聲飛過曠野》(明天出版社2022年),是作者創作的首部兒童長篇小說,透過歷史的煙塵,講述了韓子路、秋子等一群民間戲班的孩子,在戰爭年代中成長為少年文藝戰士的傳奇故事。由于作家對鄂豫皖蘇區的歷史和地理人文風貌較為熟稔,作品傳達出了更為具象的時代信息和歷史意蘊。

    在筆者看來,歷史與人文,應該是革命歷史題材兒童小說書寫的雙重維度。

    從歷史的層面看,小戰士的形象,被賦予的是國家精神的內涵與擔當,不可因為兒童文學的“兒童性”,而抹殺戰爭的殘酷與正義;同時,也不能因為要寫“戰爭中的兒童”,而忽略小戰士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的意志與勇氣,和他們面對殘酷戰爭時的成長。

    從人文的層面看,戰爭中的兒童畢竟是無辜的受害者,應從人文的理念出發,表現戰爭環境中兒童真實的性格、命運的變化,最本質的是要關懷兒童的心理和成長。戰爭題材兒童小說是一種人性關懷敘事,要在極致的苦難與創傷中,展現童年精神——無論如何殘酷與苦難,都不能扼殺孩子內在生命里對歡欣和快樂的渴望。而這種樂觀和勇氣,正是來源于童年對“善”和“美”毫無保留的信任和堅守。

    成人的戰爭小說,往往會渲染戰火之下死亡的慘烈,以此呈現戰爭的恐怖與殘酷,也凸顯作為正義一方的英勇和誓死赴國難的氣概;但寫給兒童的小說,基于“兒童性”的敘事倫理,在表現戰爭的嚴酷與慘痛時,不能過分強調暴力、恐懼、血腥所帶來的恐懼感和壓迫感。同時,讓兒童主人公在戰爭中活下來,也是大多數兒童文學作品堅守的底線。作家有責任為兒童們保留對生命和生活最基本的希望,這也是作品“兒童性”的一種表征。

    當然,兒童視角的存在,在遮蔽和過濾掉一些信息之后,會留下一些認知戰爭和歷史的空白。成人作家應在客觀敘述中正面引導兒童面對戰爭與苦難時的情感和態度,讓成人視角與兒童視角處于溝通對話的狀態,有效擴展敘事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容量。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2022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91视频|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