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 揚帆出海 中國少兒動畫為全球兒童繪就精彩
少兒動畫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對少年兒童的性格養成、人際交往、語言行為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中國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少兒動畫積極布局,揚帆出海,不斷強化需求導向,尊重兒童心理與思維特點,為全球兒童繪就精彩。
向市場進軍,登上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過往,國產少兒動畫出海主要集中于中東、非洲、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與地區,而在業已實現高水平工業化發展、在動畫制作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與成熟技術的歐洲、北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國產少兒動畫想要突出重圍并非易事。近年來,越來越多優質國產少兒動畫走上了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它們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獲得了擁有不同文化、不同語言,身處不同地域的兒童的共情與共鳴。
2020年于愛奇藝上線播出的中國原創少兒動畫片《無敵鹿戰隊》,作為首部在美國維亞康姆旗下尼克兒童國際頻道播出的中國原創動畫片,該片相繼登陸亞洲、歐洲、大洋洲等,在國際動畫市場持續釋放影響力;2021年由山西樂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作并出品的動畫片《嘰哩與咕嚕》被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購,成為第一部進入NBC動畫頻道播出的中國動畫作品;今年于騰訊視頻熱播的原創兒童動畫片《天真與功夫襪》已成功發行至國際市場,于4月正式登陸英國少兒頻道POP TV,并將于7月登陸探索頻道旗下在拉丁美洲的少兒頻道,這也是兩大知名國際少兒頻道首次購買中國原創動畫IP……
在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所所長朱新梅看來,動畫片聚焦青少年兒童,廣泛覆蓋各年齡段觀眾,寓教于樂,老少咸宜,是最適合進行國際傳播的節目類型。現階段,中國動畫產業逐漸發育成熟,實現系列化、IP化發展,形成了動畫、大電影、衍生產品、主題公園、線下活動、海外發行完整產業鏈。“有的動畫片制作成大電影進入院線上映,并授權開發玩具等周邊產品;有的動畫片發行到眾多國家和地區,進入主流兒童頻道、動畫頻道播出;有的動畫片衍生品玩具在多國玩具門店熱銷,甚至帶動動畫片進入市場。下一步,中國動畫企業需要不斷挖掘本土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對接國際市場需求,加強國際合作,培育開發更多具有中國文化氣質的國際IP,為世界各國兒童帶去更多具有中國風格的動畫形象和更優秀的中國故事。”
于內容落腳,少兒動畫要與“民心相通”。《熊出沒》系列、《海豚幫幫號》、《超級小熊布迷》等備受海外少年兒童喜愛的動畫片,不僅借助憨態可掬、生動可愛的主要角色形象成功出海,更展現了自信善良的國人風貌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從“中國熊”到“國際熊”,熊大、熊二、光頭強等成為海外兒童競相熱議的對象,《熊出沒》系列一直深耕于環保主題,動畫片將不同環境問題作為背景設定在動畫中展開,使得環保意識在每部作品中有了新鮮表達,片中對親情、友情、勇氣、夢想的探討更增進了與海外觀眾的情感聯系。深受東盟國家孩子喜愛的《海豚幫幫號》,以自然共生科普知識為主題,面向4-6歲學齡前兒童,講述“海豚幫幫號”團隊為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團結協作,幫助各種自然生物度過危機和解決困難的故事,生動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超級小熊布迷》能受到海外多個國家電視臺的認可、購片,也與其正能量的精神內核密不可分,機智勇敢的布迷、活潑熱情的馬克與善良聰明的米婭一起積極面對挑戰,優勢互補,利用團隊力量克服重重困難,贏得勝利,鼓勵孩子們在積極發揮自身長處之外,還要學會團隊合作。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指出,還應認識到中國少兒動畫走出去的復雜性,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根據相關國家的民風民俗,以實現更好落地。從同追一部劇到共拍一部片,中外合拍形式為增進彼此交流認識、更好解決文化差異問題提供了有效路徑,例如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合作的首部電視動畫片《孔小西與哈基姆》在沙特阿拉伯當地產生熱烈反響,作品不僅充分展示了中國的美食文化、武術文化,也將濃郁的阿拉伯風情融入其中。此外,人才回流也將有助于中國少兒動畫更快走出去。孫佳山具體舉例談到,由中國武漢太崆動漫制作的《沖破天際》打敗了皮克斯、夢工廠等知名工作室的無數作品,入圍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該片靈感來源于中國女宇航員王亞平和劉洋,用短短7分鐘講述了一個關于童年和夢想的故事,其導演正是曾在迪士尼工作過的華裔動畫師張少甫。中國少兒動畫出海還要廣于吸納國際人才,真正做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