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立足本土現實 深耕文學沃土 ——2021年寧夏文學創作概覽
    來源:中國民族報 | 馬曉雁  2022年05月25日09:35
    關鍵詞:寧夏文學

    特定地域的生活習俗、歷史記憶、民間文化為寧夏作家的文學創作增添了豐富多元的色彩。他們以此為創作資源,不斷探索寫作策略或技巧,形成了鮮明的創作風格。同時,在已有的創作成就上,積極開拓文體疆域、塑造個人創作風貌,成為作家自覺的創作追求。

    整體來看2021年的寧夏文學創作,強烈的歷史意識與現實觀照是小說創作呈現的總體風貌;文體意識的增強在散文領域較為顯著,也出現了相對厚重的作品;明確的語言意識與對漢語特質的建構和挖掘依舊是詩歌創作領域共同的努力。

    小說:歷史意識與現實觀照

    對于一位成熟的作家而言,如何不自我重復是寫作道路上必須面對的進階。石舒清、馬金蓮、了一容等作家在作品文體、主題內容、寫作筆法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嘗試與探索。

    縱觀石舒清小說創作的歷程,是其對“小說”這一文體認識、反思與探索的一個過程。《清水里的刀子》的創作、發表與獲獎可以看成是他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階段,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藝術手法等,集中體現了作者的創作特色和文化情懷。第二階段是小說集《古今》的寫作時期,這一階段石舒清開始從民間故事中覓新思、尋新理,拓展創作視野。此后,他發現了小說創作的另一條道路——以小說的筆法講述歷史,比如最具代表性的《九案》。2021年石舒清的小說作品《珍妃》和小說三題(《圣教序》《烏臺詩案》《李叔同出家》)也延續了這一創作路線,令簡潔史料中或歷史留白中關于人物的復雜心理與人性得到藝術重現。

    馬金蓮2021年在《人民文學》《小說月報》《民族文學》等雜志發表中短篇小說十余篇,出版長篇小說《孤獨樹》、中短篇小說集《午后來訪的女孩》、中篇小說集《白衣秀士》等,可謂是大豐收的一年。從個人創作發展變化的角度看,馬金蓮的小說在努力尋求突破。以《人民文學》2021年第4期發表的短篇小說《眾籌》為例,就能看到其在小說創作中所堅守和拓展的努力,比如女性視角、民族文化色彩、對人物心理的觀照、濃郁的地域特征、方言的活用等等。《眾籌》以主人公馬圓面對少時玩伴虎梅花姐妹為其突發心臟病的兄長發起眾籌這一事件引發的心理變化而構思講述故事。作品重在反映馬圓捐款前后的心理變化,并發出了“施恩就必須得到回報嗎”一類的疑問。雖然篇幅短小,但小說在人性方面有較深的挖掘,引發社會思考。馬金蓮的小說能夠迅速對社會事件與大眾心理作出反應,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但也應看到其中的一些不足。就《眾籌》而言,就存在過分依賴心理流程展開敘事的單薄感。對于馬金蓮來說,集中力量寫出更堅實厚重的作品才是她的進階之路。

    了一容在《青年作家》《天涯》《芒種》《星火》等刊物發表多篇小說作品,其中發表于《天涯》2021年第4期的《玉獅子》引發廣泛關注。作品主線內容是牧馬人伊斯哈格尋找丟失的駿馬玉獅子的過程,詩意地寫出人和馬、天和地的和諧旋律,張揚執著的理想和信念。小說的敘述視角獨特而新穎。和了一容前期作品中以故鄉西海固的父老鄉親和底層民眾為描寫對象不同,這次他將鏡頭投向天山深處的草原,關注特定時期人與自然相融相生的重大主題,努力寫出草原上牧民的生存狀態和生命世界。在小說創作中,了一容善于將民族文化融入作品,比如語言、服飾、民間文化等等,都為其作品增添了豐富性。

    散文:文體意識與現實精神

    在各類文體中,散文相對具有更為廣闊的開拓空間。阿舍、曹海英、馬慧娟等寫作者在不斷探索中尋找可持續挖掘的寫作資源,形成了各自相對穩定的寫作風格。

    經過多年實踐與探索,阿舍在散文創作上形成了自己的文體認識,《朔方》2021年第1至3期刊發的《親愛的散文》(上、中、下)即是明證。阿舍在文中借鑒了敘事學的基本理論,探討了文學性散文中“敘述者”和“真實性”等相關問題。此外,發表于《民族文學》的《一份殘缺的家族檔案》,也呈現出阿舍散文基于寫作內容而形成的創作風貌。文章在尋訪外祖父人生軌跡的同時,重溫了東北那片熱土上抗日戰爭以來軍民保家衛國的歷史。這篇散文體現出大歷史背景下對個體命運探幽知微的追索精神,可以說史料與現實兼備、感受與叩問融合,呈現出一種沉靜中的大氣。

    曹海英《黑色版圖》的出版是2021年寧夏散文十分重要的收獲。作者將個人記憶與史料相結合、將歷史變遷與命運起伏相結合,細致地刻畫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寧夏銀北一代煤礦區幾代人的生活風貌。《黑色版圖》顯示了大歷史變遷過程中作為小我的第一人稱敘述的力量,它讓歷史具體,讓生活堅實,讓人物形象豐滿。娓娓道來的敘述使整部作品有著厚重的歷史感,也讓讀者獲得了質樸親切的閱讀質感。

    作為女性和農民作家,馬慧娟用細膩的筆鋒書寫描摹著雙重身份帶來的苦澀與甘甜。《朔方》2021年第4期刊發了馬慧娟的散文《從高干梁到紅寺堡》,她以遷離者的身份書寫了易地扶貧搬遷中遷離故土者的心理軌跡,他們對于故土的不舍,對于新生活的希冀,都得到了一定呈現。同時,她也用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村莊的搬遷經歷,真實記錄了易地扶貧搬遷這一偉大工程對農民命運的改變,由衷地抒發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對于馬慧娟這樣的書寫者,寫作最大的意義是她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詩歌:語言意識與個性化追求

    在詩歌寫作領域,就當下而言,單永珍、雪舟、馬占祥、馬澤平、馬驥文等寧夏詩人形成了代際梯隊。但在創作上,他們又因各自迥異的生活狀態、教育經歷、詩歌理念形成了風格各異的創作風貌。

    從現實關注的角度看,單永珍在《作品》2021年第3期發表的張撇村扶貧系列詩歌帶有其詩作一貫的大氣與堅硬的質地,又不乏諧趣。詩歌記錄、書寫了脫貧攻堅這一歷史性進程中具體的鄉村人事,也間雜了詩人人到中年的感慨。作品既有畫面感,又富于音樂性。

    雪舟在《詩歌月刊》《民族文學》《朔方》等雜志發表了多組詩歌,其醉心于山林,在得山林之樂的同時也在古典文學中蘸取詩意,組詩《西峽山中》凸顯了這一特征。“……堤岸和閘閥,馴服了山的野性。/向源頭上溯,會抵達《詩經》的故鄉/再向上探幽,/曲徑逼仄……”在對山泉巖石的描繪中,逸出古典寫景散文的清雋品質。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得者馬占祥在《詩刊》《詩選刊》《朔方》等雜志發表多首新作,他的詩歌創作秉持著輕盈清新的詩風與超然淡泊的志趣,組詩《山羊經》就是集中體現。“十月,山羊上山坡/滿山坡的月光/照耀草/山陰處,山羊吃著月光”,詩歌意境雋永超逸。

    詩人馬澤平依舊保持著飽滿的創作熱情,在《江南》《詩選刊》《綠風》等雜志發表大量詩作。馬澤平的詩歌在日常生活中凝練詩意,在敘事中探究詩性,他的每一首詩歌都在外在與內在的音樂性上尋求和諧、圓潤,從而有一種精致之美。

    不管個人風格如何,所寫內容有何差異,但創作者都有非常自覺的語言意識,都在創作中有意識地挖掘和建構漢語特性。因此,對詩語的打磨是他們共同的努力與追求。

    總體上看,寧夏作家已突破地域性的限制,在文體意義、個性化、語言建構的高度上思考各自的創作,這是寧夏文學可喜的新局面。

    (作者單位:寧夏師范學院文學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久9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手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