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雷:在新時代學習和繼承《講話》精神
2022年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80年來,《講話》在中國革命文藝、人民文藝、社會主義文藝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中國文藝指明了方向。《講話》也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典范,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范。在新時代,我們紀念《講話》發表80周年,既要學習其中所闡述的文藝根本原理,也要學習其中所體現的立場、觀點與方法。
《講話》是中國左翼文藝思想在進入歷史新階段的思想結晶。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與沖擊下,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中國的左翼文藝思潮迅速崛起,1928年發起“革命文學”論爭,1930年成立“左聯”,瞿秋白、魯迅、胡風、周揚、馮雪峰等左翼文學理論家在文學的大眾化、民族化等問題上不斷進行深入的討論。1930年代也是一個“紅色的30年代”,歐美各國的文藝思潮也都趨向左翼,中國的左翼文藝運動也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發展的。但是伴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左翼文藝運動都遭到了挫折與失敗,而中國的左翼文藝運動不僅沒有失敗,而且在轉入蘇區特別是在進入延安之后,卻有了一個新的發展與深入。正因為中國的左翼文藝運動是勝利的,有著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獨特經驗,所以在理論與實踐上也會遇到新的命題,而《講話》正是在中國左翼文藝進入解放區、在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環境中,在1930年代左翼文藝思想討論的基礎上,針對革命文藝的新經驗、新問題、新現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命題并作出了系統性的總結。比如“文藝為人民”以及“如何為人民”的問題,比如民族形式與大眾化的問題等等,這些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命題,卻是只有在共產黨執政的解放區才有可能提出來并進行實踐的。
《講話》奠定了解放區和新中國前30年文藝發展的思想基礎。1942年,《講話》發表后,在晉察冀出現了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在延安出現了《白毛女》,很多作家、詩人紛紛走向戰場,走向工廠,走向田間地頭,在與時代、生活和人民的結合中創作出了不少經典作品。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講話》成為全國文藝界的指導思想,廣大文藝工作者熱情參與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創作出了“三紅一創,青山保林”等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創作出《創業史》,周立波返回湖南益陽故鄉10年創作出《山鄉巨變》,至今仍是廣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范。
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繼續堅持《講話》所開辟的文藝道路與方向,但也對文藝指導思想的具體提法做出了調整。1979年鄧小平發表《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指出,“我們要繼續堅持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文藝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又指出,“寫什么和怎樣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決。在這方面,不要橫加干涉。”1980年《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文藝工作的總口號調整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就是后來的“二為”方向。“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新時期文藝的持續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實早在1940年代,《講話》從解放區傳播到國統區時,郭沫若就曾評論“有經有權”,毛澤東對此深以為然。所謂“有經有權”是指,《講話》中有的內容總結了文藝的根本規律,是“經”久不變的,有的內容則是針對當時文藝界具體情況所做的思考,是從“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會發生變化。在1980年代,胡喬木指出《講話》至少有兩個原則是文藝的根本規律:第一個是《講話》在文藝理論史上最先提出的“文藝為人民”以及“如何為人民”的問題;第二個則是“生活是文藝創作的唯一源泉”這一重要命題。新時期以來,涌現出了不少新的文藝思潮與新的文藝現象,其中一些文藝作品和文藝形式突破了傳統的革命文藝的范式,比如1990年代興起的大眾文化、新世紀崛起的網絡文藝等,但文藝界對《講話》精神的學習,為我國文藝的人民性與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文藝也進入新時代。2014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既繼承了《講話》所確立的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原則,又對新時期以來的文藝以及新出現的通俗文藝、大眾文化、網絡文藝等文藝現象作出了原創性、系統性的論述,在新的歷史階段,在更高層次上繼承了《講話》精神并做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論斷,為新時代文藝的繁榮發展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在精神上與《講話》一脈相承的,如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思想,觀察文藝問題的宏闊歷史眼光,敢于走前人未走過的路的堅定意志,對新的文藝現象、問題、經驗的系統性梳理與總結。 當然,其中更有對文藝問題的新思考, 比如:提出和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提出“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提出“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提出關于文藝人民性的新表述;提出“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原則;提出文藝評論的新標準;提出加強和改進黨領導文藝的方式。
2022年,全國文學界正在熱情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正在準備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在新時代的視野中,我們可以看到,《講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重要思想來源,也奠定了我國文藝的人民性與社會主義道路的基礎。在今天,我們應該將紀念《講話》,作為文藝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一個組成部分,更加堅定地走新時代文藝的人民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