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救渡者
“僑批”是閩南人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創(chuàng)造。因為土地貧瘠生活艱難,下南洋過臺灣成了閩南人祖輩謀生圖存冒險的生活方式。比起闖關東、走西口,漂洋過海有更多的兇險和僥幸。小時候聽過家里老人回憶,說當年歸期不定的水客一到,滿城風傳。尸骨不還的失敗者成了集體“口禁”,“批銀”不斷的成功者成了青年男性的夢想和崇拜,刺激著他們去冒險和拼搏。人們對成功和失敗,有著對命運的敬畏和感嘆。
歌仔戲《僑批》表現(xiàn)的是早期過洋打工者的生存、生命和情感狀態(tài),表現(xiàn)的是這些民間的傳奇、史詩所伴隨著的血淚與悲歌。劇作家悲憫的情懷看到的是弱者的身影和角落的哭泣。勞工們多年被封困于礦山,省吃儉用錙積銖累,積攢出一點錢,卻因與世隔絕,無法寄回家鄉(xiāng)。他們不怕生命被榨盡,不在意是否命喪他鄉(xiāng),痛苦的是家鄉(xiāng)親人沒有他們掙的錢更難以生存,痛苦的是他們賺到了錢,卻無法交給生死存亡懸于一線的父母妻兒。這種活生生的絕望,比“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更加痛苦。
家鄉(xiāng)的僑眷家庭失去頂梁柱,生計更難以為繼。種種的海誓山盟,種種的承諾信守,在音信斷絕的絕望中不斷碾碎破滅……如意和亞香是戲中感人的形象,是僑眷命運的典型概括。債主逼債,如意最終被逼嫁人還債,雖然抗爭抵拒,還是等不到過洋的黃日興回來娶她。勸嫁的亞香是過來人,走投無路使她成了別人的小妾。她已經(jīng)麻木得像“空殼人”,生命游離了軀體。她知道人拗不過生活,愛情拗不過現(xiàn)實,一邊勸嫁,一邊也答應可以幫如意拒婚。她對生活似乎沒有任何感覺,一切皆能兩可。
礦工們用生命幫他逃離、囑托他回鄉(xiāng)的黃日興,無法理解亞香、如意的愛情背叛。他把阿祥的死訊和苦苦積攢的手鏈交給亞香時,亞香爆發(fā)出來的情感讓他驀然發(fā)現(xiàn),僑眷們更加苦、更加難、更加悲慘,對她們愛情婚姻從一而終的要求變成苛刻的、缺乏人性的。憤怒化作憐惜和體貼,含淚的溫情更具生命不堪的疼痛。于是他挺身而出,選擇水客的命運,在大海里奔波,成為兩邊生命的救渡者和被囑托人。他創(chuàng)造了民間的跨洋郵路,創(chuàng)造了僑批及其批局。這是危險的賭命的職業(yè),“行船過海三分命”,他要時刻依靠命運的眷顧、神明的恩賜。他身上有閩南人重然諾、守信義的義氣,有不低頭不放棄的英雄主義大男子主義,有冒險拼搏的勇氣。這種九死一生的職業(yè)因為悲憫和勇氣而成為有情懷的“志業(yè)”。
兩個女主角的命運都是在生活逼迫下不得已改變婚嫁。也許把如意寫成水客的眷屬,人物關系、線索關系會更緊密一些。閩南自古有航海的歷史,海邊現(xiàn)在還留有姑嫂塔,史載為南宋一對姑嫂日日在海邊苦等兄長(丈夫)歸來,以石墊高望遠、石累成塔的故事。守盼苦等比親歷危險更有著無時無刻的焦灼、煎熬,水客眷屬比僑眷更加擔驚受怕。
劇中如意和亞香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深摯真切、悲傷動人,有極強的感染力。地方劇種的獨特魅力在于它是地方集體情感的歌唱,這種情感來自地方百姓的生活方式及其命運形態(tài),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經(jīng)驗深度和情感表達方式。歌仔戲特別擅長歌唱骨肉分離、親人遠隔的悲傷情感,被稱為“女性的悲歌”。它幾乎是為了這樣的情感表達而誕生的。悲痛哀婉,含淚帶血,是生命深處的哀泣?!秲S批》選取的是其劇種的原生性題材,表現(xiàn)的是地方的集體情感,原型性的情感歷久彌新,像民歌、傳說一樣。于是劇種所有的魅力都被激發(fā)燃燒起來,特點和力量十分突出。
劇中有很多流光溢彩的場面,比如第二場亞香勸嫁,第七場日興翻船,僑批沉海,僑眷從責難索賠到自認自賠,都有人性柔軟的過渡和回轉,讓人感動。這是地方戲的溫和還是劇作家的善良?總之讓人眼底濕潤了。第五場的三人戲,輪唱、重唱,表演隊形的穿插,像一場三人舞。舞臺似乎旋轉起來,有了自主的節(jié)奏和旋律。人物情感、立場交纏糾結,寫得抑揚頓挫,唱腔更是跌宕起伏,聲聲驚心,句句攝魄。戲劇高潮、情感高潮揭示的仍然是人物生命態(tài)度轉折變化的人性凈化,歷盡滄桑的珍惜和回護。
劇本寫得跳脫靈動,歌、詩的氣息很濃,高度的詩化與強烈的戲劇性,情感化敘事與逼真的細節(jié),沉重的內容與輕盈的筆墨,順著內在節(jié)奏和旋律自然升沉流轉。人物遭遇、命運引發(fā)的對生活、生命的理解,有撇掉瑣碎、執(zhí)念的澄凈和明達,渡過劫波的通透和悲憫,讓人在審美過程中放松、軟化心靈的生硬和嚴峻。幾個主演在閩臺歌仔戲界都是名家名角,演黃日興的是坤生,表演特別干凈利落,形象俊朗,聲音清亮,走心走人物,善于尋找獨特的形體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心理;演如意的是梅花獎獲獎演員,唱腔嫵媚而有磁性,極具辨識度,是當代福建歌仔戲唱法美化的代表;亞香的飾演者唱腔本色飽滿,追求本嗓的厚度力度梗概之氣,是當前臺灣歌仔戲界及早年福建薌劇大師邵江海的薪傳。而作曲者是閩臺歌仔戲界也是福建戲曲音樂界的領軍人物,使歌仔戲的音樂創(chuàng)作出神入化,其作品與創(chuàng)作方法一直具有示范性,可謂小劇種出大家。
(作者系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