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那個時代,卡夫卡更像是他的折射體
    來源:大益文學(微信公眾號) | 李二板  2022年05月18日08:39

    上周六騎車下班的路上,我看見一位女士踢了下男人的電動車后徑直朝前走去,看到女士動怒,男人臉上始終掛著一抹笑,這笑摻雜了多種情緒,但礙于大庭廣眾之下,難以真正露出笑容背后的真實一面來。假如,把這個場景寫成詩,應該怎么表達呢?我想,或許是直觀且客觀地去寫,如是呈現,而不是使用過多技巧和比喻。那么,再進一步,怎么最準確地描述出那抹長久掛在臉上的笑容呢?我想一定是找到那個詞,讓畫面立馬變得生動、鮮活。這樣想的話,前幾天剛剛立夏,轉眼已是夏天,那如何一下子讓人感受到夏天的氣息呢?有位詩人是這樣寫的:

    “在夏天,我們吃綠豆、桃、櫻桃和甜瓜。

    在各種意義都漫長且愉快,

    日子發出聲響。”

    這便是夏天了。寫出這首詩的詩人叫羅伯特·瓦爾澤。注意,此瓦爾澤非寫《戀愛中的男人》的馬丁·瓦爾澤。

    羅伯特·瓦爾澤(1878―1956)瑞士作家,20世紀德語文學的大師,在歐洲同卡夫卡、喬伊斯、穆齊爾等齊名。在世時讀者稀少,被《洛杉磯時報》認為是20世紀最被低估的作家。受到卡夫卡、本雅明、黑塞等諸多作家推崇。

    瓦爾澤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戲劇化的一生。

    1878年,瓦爾澤出生于瑞士的一座小城,父親是圖書裝訂工人。瓦爾澤是家中八個孩子中的第七個。迫于家庭經濟壓力,14歲的時候,父母讓他提前中斷了中學生涯,做了銀行學徒,以補貼家用。19歲時他開始寫詩,隨即發表,還得到知名評論家賞識。看上去,他的創作之旅將順風順水,一路暢通。命運卻和他開起了玩笑。由于自己性格問題,他在一次聚會上得罪了知名的德國劇作家魏德金德,出版商開始中斷預付稿酬。生活陷入困境時,又有幸遇到了好心的女房東,資助他的生活,免除他的房租。后來女房東去世,他只得為了生計從事各種底層工作。再之后,因發表文章他有幸結識了當時的一位大作家,此作家邀請他參與編輯工作,可他又在一次聚會上對這位作家說,不要那么有名,兩人的關系變得無法維持下去。加之向女教師求婚被拒,誘發了他的精神病遺傳基因。事業與愛情的雙重打擊,使他開始變得不正常,在上次求婚失敗后,他又向姐姐的兩個女鄰居分別求婚,被人當成瘋子,最終被送入精神病院。

    此外,他一生先后經歷多位親人的離世,母親去世、父親去世、哥哥恩斯特去世、哥哥赫爾曼自殺、哥哥卡爾去世、姐姐麗莎去世。瓦爾澤的身世,不由得讓人想起與他同年出生的烏拉圭作家基羅加,死神總在緊緊跟隨他們的腳步。(延伸閱讀:基羅加《愛情、瘋狂和死亡的故事》:論死亡的“一百種”方式)

    我的五十歲生日

    我在四月生于

    一個風光旖旎的小鎮,

    我在那里上學;牧師

    和老師一度很欣賞我。

    到了某個時候,

    我成為一名合格的銀行見習,

    于是我見識了許多城市,比如巴塞爾,

    斯圖加特和蘇黎世。在城里

    我和一個非常善良可愛的女人結識。

    現在住在國內的城市,

    似乎依照更有利于她的原則而定,

    這讓我注意到

    亨利希·海涅,其重要意義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完全掌握。

    只有我能透露女人的名字,

    但我為什么要這么做,何時決定

    放了我?我有一份非常好的

    商行履歷。令人振奮,

    完全出于自己的沖動,我把

    一個輕松的職位讓給他人;

    另外,我在工業區里寫的詩,

    也許太過浮夸,不久之后

    由布魯諾·卡西爾出版社出版。

    之后我作為一個勤奮的散文作家

    在柏林大約又住了七年

    不過,當出版商不再

    愿意給我預付稿費,我返回

    瑞士,那么多人被她的

    秀麗山川折服,要勇敢地

    堅持我的詩學探索。

    實際上今天我加起來已有五十歲,

    一些白發告訴了我這一點。

    如此看來,瓦爾澤的詩歌應該多彌漫著死亡的陰冷氣息,但整本詩集讀完,過于沉重的詩歌反而不多。他沒有拉著人往下墜,而是與你席地而坐,面對面談論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人生哲學。他客觀地呈現所思之物,而客觀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將自己隱去,隱在文字所闡述的事件背后,冷靜地觀察,淡淡地敘述。如《春天》一詩中,他寫:

    雖然春天曾在這里

    一次又一次重返

    它是新的,一直年輕。

    老人與年輕人同行。丈夫

    與妻子同行、小人物與偉人同行,

    他們成了兄弟:形成國家

    與民族

    ……

    ——附近

    有一張陰險的面孔,生活的危險

    靠墻而站;無論誰

    經過,都必定發顫。”

    這首詩是以春意展開的,“當然,大家皆因天氣轉暖/而高興,窗戶敞開/春天的風吹進房間。”但最終的走向已然擺脫了“春天”這一命題的束縛,具有更深廣的發人深省的意義。看似單純的背后,蘊含著某些深邃的東西。再如《我看葉落的方式》講述的就是我如何看葉子掉落,但結尾由“我”到“大眾”,變成了:“如果你想救自己/什么也不做,就直視前方/那些從不四處亂看的人,沒有看到這一切。”就像《春天》不是講春天,《我看葉落的方式》也只是借由看葉落這件事來表達,至于具體是什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答案。

    瓦爾澤的作品還經常出現俏皮的黑色幽默,神來一筆消解了前面鋪墊的莊重感、儀式感。如《在辦公室》這首詩,起初是:

    “月亮與我們一樣。

    他看起來像個可憐的店員

    在我老板嚴厲的目光下

    憔悴。”

    后來則是:

    “我的缺點就在技能;

    繼續撓著脖子

    在老板面前。”

    不過,“我的缺點就在技能”這句,怎么讀都感覺奇怪,這應該是翻譯的問題。這本書在豆瓣評分只有6.8,之所以這么低,不是因為瓦爾澤的詩不好,而是翻譯問題很大。

    在《但為何》中,瓦爾澤的黑色幽默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前文說,“我想幫忙清除世界的苦難/打算受苦,堅持到/大家都獲得自由。”最后一句是,“打個盹:哦,算了吧。”

    正如在本文的開頭,筆者講述了一位男士臉上復雜的笑容,瓦爾澤的黑色幽默也會引人笑,這笑是復雜的,它由最初的會心一笑,衍生出多重情緒,讓人久久回味。這是因為瓦爾澤的黑色幽默之下,常常含有令人難以捉摸的批判和反諷意味,充滿矛盾和辯證性的詩句會給人以啟迪。

    如《為監獄而作的十四行詩》,將犯人比作參加聚會的客人。

    “此時在這里優雅地端正姿勢

    是正常的,在這里用清晰的話語

    呼叫乖乖等著的客人

    這里有許多顆心在絲質背心下顫動

    莊嚴而輝煌的聚會期間,

    女士們和先生們謹慎地

    放逐自己,機智地穿過花園

    那是最顯赫的上等地段”

    《渴望》中:

    “人每天消耗

    肉,啤酒,面包

    我該怎么說這種快速的消耗?

    ……

    在多年之后回憶

    她們是如何被一些事物感動,

    她們若有所思地撥弄自己的頭發。

    我的渴望和其他人的渴望

    飄游著,陷入一團混亂。”

    瓦爾澤的生活是艱辛的,為了生計,他干過各種低薪工作,做過發明家的助手、作家的抄寫員等等,因此他筆下描寫的多是小人物。如上文提到的《在辦公室》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在辦公桌前的可憐小職員形象,這不由地讓人想起另一位小職員——費爾南多.佩索阿。

    某種層面上,小人物似乎與苦難畫等號,何況瓦爾澤有著如此悲劇性的一生。但瓦爾澤很好地把握了情感的濃烈度,他沒有大肆渲染苦難的現實意義,而是點到即止。《幽會》里寫,“這里很安靜,感覺很好/草地清新而純凈/陰涼處,陽光像乖巧的孩子/我的生命在這里/消融于強烈地渴望中/我已說不清渴望/我的意志在這里消融。”可詩的結尾,他是這么說的,“我只知道這兒很安靜/脫離所有的需求和活動/感覺很好,我可以休息/沒有時間權衡我的時間。”“我”的情感、思想介入了這首詩,詩通體透出淡淡的哀傷。在《悲劇》這首詩中,只“甜蜜是罪,無辜卻已精通犯罪的藝術”這一句便已足夠,無須再贅述苦難如何如何。就像“月亮是夜晚的傷口”這句一樣,直接又精準地切中要害,毫不拖泥帶水。

    因此,我們姑且拋棄人云亦云的瓦爾澤式“苦難”,聊聊其寫作中不斷涌現的自我反省。詩人的很多詩是透過微妙的情緒變化,輔以生活的日常、細節,進一步展露其自我反省的詭譎思考。

    《睡眠》一詩,“每個人都自稱為社會的一員 習慣于/餐廳,工作和其他事務/我們把諸如此類的活動/看成類似睡眠的活動/在人生的靈異而明亮的大廳里/我們大家會接連地忘記對方嗎?”《自我反思》《檔案管理員》《光彩》《幸運兒》《我的五十歲生日》則是徹底的自我剖析,將自己的情感經歷、人生經歷赤裸地呈現在眾人面前。從他渺小又可嘆的一生中——“因為他們不想了解我,我只好自我感悟”“他總是通過生活拖出許多/別人的謬見,他被推上推下/他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然后褒貶他的整體或局部”。類似這樣的自我反省詩,當詩人寫就,當讀者讀到,無形中便完成了情感火炬的傳遞,我們又何嘗不需要反省呢?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大概也即如此。

    瓦爾澤的詩,看似簡單,樸實無華,但細細品味之后,韻味十足。融合了哲理思辨、情緒流動、自我反省,黑色幽默,書寫著平凡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山川草木、四季變換的自然,以及人豐饒又復雜的內心世界。正如庫切所說“瓦爾澤那不平坦,卻以其特有的方式使人斷腸的一生,是他唯一真正的題材。”

    瓦爾澤是被忽視的作家,無論是在其生前還是生后,即便他被卡夫卡、本雅明、黑塞、卡內蒂、庫切、塞巴爾德、蘇珊·桑塔格、彼得·漢德克等諸多作家推崇,并與卡夫卡、穆齊爾、喬伊斯一起被視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文學的象征,但普羅大眾依然鮮少知道他。

    這大概也與其性格有關,在他孤僻、貧困的一生中,他有意將自己和人群離散開來,有一種變得疏離和渺小的本能愿望。在其最重要的自傳體日記小說《雅考伯·馮·貢騰》中,主人公雅考伯時刻提醒自己“將自己變得非常的渺小”,無疑是瓦爾澤的自我投射。在其自由、不受邏輯和故事情節束縛,將敘事性降到最低的文本后面,我們很難捕捉到瓦爾澤的身影,他讓自己在這些帶有“逸散”特質的句子后面飄忽不定,直至變得渺小到被人所忽視,所忘記。

    1933年,瓦爾澤被轉到另一家精神病院,他徹底放棄了寫作。他說,“我來這里不是為了寫作,而是來發瘋的。”在此之前,在瓦爾道精神病院,他為了克服對寫作的抑制改為用鉛筆寫作,并且字體越寫越小;他在一切可以隨手得到的紙上寫,報紙、車票、日歷、卷煙殼等。或許這一切,都是他讓自己變得更加渺小的計劃中的一部分。瓦爾澤曾用“灰燼”這一意象形容自己的存在狀態,他說“灰燼是一種順從的、毫無價值的、無關緊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灰燼本身就彌漫著一種認為它不配做任何事的信念——被一陣微風從他身邊吹走了。”

    1956年圣誕節當天,瓦爾澤吃過午餐后,和往常一樣獨自外出散步。外面大雪紛飛,途中他心臟病突發,倒在地上,從此再也沒有起來。“若干時間之后瓦爾澤先被一只獵狗發覺,接著是附近的農民,然后是整個世界”。后來有人叫來警察,給他拍了照。照片上,瓦爾澤躺在厚厚的積雪上,右手搭在身上,左手伸展在另一側,頭也微微歪向左側,帽子滾落在一旁。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99re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