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縱我不往》創作談:致親愛的生活
    來源:當代(微信公眾號) | 阿袁  2022年05月10日09:33

    知識分子的形象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敗壞的呢?

    其實在《論語》里還是可以的。《論語》雖然不是一本小說,只是一本語錄集,但我是當小說來讀的,因為其中刻畫了一群春秋時代的知識分子形象。當讀到“子見南子”篇孔子急赤白臉地對學生子路賭咒發誓說“天厭之!天厭之!”,讀到“公西華侍坐”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讀到孔子在“鄉黨”篇侃侃而談他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不禁心醉神迷!為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尚且健康和美好的人格,以及健康和美好的師生關系。

    除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古代還有一個知識分子的形象是我很熱愛的,那就是蘇東坡。人人都愛蘇東坡。這家伙不但才華橫溢,還有情有義有風骨,還好吃——如果蘇東坡不好吃,那他在我這兒就算“白璧微瑕”了,或者“瑕不掩瑜”。不論哪一個,反正是有“瑕”了。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我是人不好吃不可與交。一個不好吃的人,我認為基本不是一個天真的人。而蘇東坡呢,那是可以借用金圣嘆夸贊李逵那句話來形容的——“是上上人物,一派天真爛漫到底。”

    就因為蘇東坡,我對宋代的看法是很好的。丹納在《藝術哲學》里說,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產生,是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的,有什么樣的時代,就有什么樣的藝術和藝術家。那么,可以產生蘇東坡這樣光輝燦爛理想人格的宋代,怎么說都應該是好的。

    但知識分子的形象后來就成了《儒林外史》里那個“中了!中了!”的范進和不摁滅一根燈芯就死不瞑目的嚴監生,成了《圍城》里那個畢業于克萊登大學、回母校講“梅毒和鴉片”的方鴻漸,就成了魯迅筆下“茴字有四種寫法”的孔乙己和想“咯支咯支”洗一洗的四銘,成了大眾酒桌上的“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獸”。而最文雅的形象,也不過是錢理群先生所謂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我不知道吳敬梓、錢鍾書、魯迅等人是不是要對知識分子形象的坍塌負一定責任,反正,現在知識分子的形象確實不怎么樣了。

    所以寫知識分子,好像就要寫可恥和墮落。一個沒有廉恥的猥瑣的知識分子是更可信的。理想灰飛煙滅,風骨蕩然無存,本來應該清風明月、落英繽紛的桃花源,結果比名利場還名利場。這已經是整個社會對知識分子和高校的刻板印象了。這也不算冤枉了知識分子。在高校教書幾十年,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都是這些知識分子。

    說這么多,我倒不是在說知識分子比別的“分子”更糟糕,而是說知識分子不比別的“分子”更好——這是問題的關鍵,當知識分子不比別的“分子”更好時,別人阿諛他也阿諛,他甚至比別人阿諛得更文采斐然;別人追逐名利他也追逐名利,甚至比別人的姿勢更妖嬈,這就喪失了知識分子基本的身份立場。畢竟知識分子是有自己身份屬性的。薩義德在《知識分子論》里說,知識分子應該持一種廣義的“懷疑和批判”,是“失敗的諸神”。而我們現在溫順的、洋洋得意的、勝利的知識分子太多了。甚至按埃科的定義——知識分子是要有創造性的、要生產新知識的——如果一輩子只重復教授一門關于海德格爾的課,也算不上知識分子。

    某個評論家對我說,阿袁,你要寫出教授靈魂的痛苦,這樣小說才更深刻。

    我知道他是好意,但我對此還是要謹慎行事。一方面我不迷信痛苦,我贊同加繆所說的,痛苦并不比快樂更有意義。另一方面,我也沒有看到多少靈魂痛苦的教授。中國教授的痛苦,至少我認識的大多數教授的痛苦,是不太抽象的痛苦,它們往往和利益得失有關,諸如沒有當上副會長之類,如果一個中國作家非要像西方作家——比如菲利普?羅斯、比如戴維?洛奇、比如索爾?貝婁——那樣來寫一個教授的靈魂如何痛苦、如何救贖,我認為他寫的不是一個中國教授,至少不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教授,而是一個想象出來的合乎教授身份和合乎批評范式的文學形象而已。

    所以《縱我不往》的主人公季堯,他也不是一個痛苦的教授。這從最初的題目《親愛的生活》可以看出來——小說的題目改變過好幾次,從《親愛的生活》,到《子衿》,到《縱我不往》,每一個名字都和小說主題有關,但側重點有所不同。《親愛的生活》側重點在季堯對生活的謳歌。小說依然寫高校,依然寫教授,可以說,它是我高校系列小說的延續,但也有兩個不“依然”之處:一是小說的主人公是男人而不是女人了,之前我的小說基本是寫女人的,我曾經戲言“文學是女人學”;二是它刻畫了一個高校“青椒”形象,他不再是當下大學敘事中“墮落的高校”里的一個“墮落的教授”,一朵盛開在這個時代的“惡之花”,不再是那個隨世俯仰、八面玲瓏、仕途春風得意的入世者陳季子,也不再是那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出世者蘇不漁,而是——從某個意義上而言——“失敗的諸神”之一。他對高校學術生態、教育現狀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反動,比如“不識好歹”地拒絕申報國際交流學院胥院長建議的“讓薛寶釵走向世界”的文化項目,拒絕當留學生戲劇社指導老師,拒絕校長參加他的讀書會等,以致因為這些“不識好歹”“不識時務”的拒絕得罪了領導,后來在職稱評選中因為“非升即走”的政策不得不離開學校。這些都是季堯“不往”的方式。小說取名《縱我不往》的意旨也在于此。

    作為一枚高校“青椒”,季堯這些“不往”的行為,在當下其實并沒有典型性。如果要刻畫一個 “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小說中另外兩個人物鮑小白或者何況,應該作為小說的主人公,畢竟當下高校的大多數“青椒”,經過這些年的熏陶和培育,已經十分適應高校的生態環境了,他們努力發論文,努力申報課題,努力把“學術的裙帶”系得十分妖嬈。而季堯這種“青椒”呢,不說是絕跡的“恐龍”,至少是瀕危的“鸮鳥”了。在小說中,系主任老尚幾次三番地把季堯說成一只傻乎乎的“鸮鳥”呢。

    小說最后的“幾介居”,建筑在廬山腳下,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桃花源了,但與其說它是桃花源,不如說它是海德格爾的“詩意地棲居”。因為季堯們——“幾介居”住了不少因為“非升即走”而來此的“青椒”——并沒有像陶淵明那樣過起了高蹈的隱士生活,而是仍然孜孜于學術與教育,孜孜于美食書籍,他們牢騷滿腹,又繾綣深情,始終和教育和生活相濡以沫、相親相愛,且沒有悲壯的舞臺表演意味,而完全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日常姿態。可以說這既是季堯們的一種“不往之往”,也是我作為一個高校教育者,對我們的教育以及當下“青椒”們面臨的困境所作的一種可能性思考和詩意想象。

    久久99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99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美女bbbb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2021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