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揮: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不重復,故事與眾不同
作為閱文集團的白金作家,柳下揮以輕松幽默的寫作風格,流暢且富有張力的行文,自成一派。
柳下揮真名黃衛, 1985年出生于河南信陽,18歲的時候,柳下揮考入焦作大學中文系。2005年,柳下揮大學畢業,與大學里相戀的女友一起去了廣州工作。當時正值網絡文學崛起,熱愛文學的柳下揮,一邊工作一邊開始試寫網絡小說,以“坐懷不亂”的網名發表青春愛情小說處女作《市長千金愛上我》,成為2007年的言情小說代表作品。
2008年,因女友決定回家鄉海南發展,柳下揮也跟著去了海南,定居海口,在家專心從事網絡文學寫作,先后創作了《天才醫生》《終極教師》《火爆天王》《逆鱗》等作品。在成為職業作家的15年時間里,柳下揮力求每部作品都有所提升與變化,不論是都市愛情題材、玄幻題材,還是都市異能題材類型的小說,他總是能以輕松調侃、又略帶緊張刺激的故事吸引讀者。
如今,柳下揮成為都市類網絡文學代表作家之一,獲得多項榮譽。2019年,他的小說《獵贗》首發連載于起點中文網。2021年,《獵贗》完結本完成實體書出版,入選“探照燈書評人好書榜”年度作品和“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網絡小說影響力榜”。
不要關注我的顏值
在閱文集團總編輯、探照燈評委楊晨看來,《獵贗》獲得讀者喜愛的關鍵,是柳下揮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古董行業內幕和懸疑進行了很好的結合。懸疑元素增加小說的趣味性,而傳統文化增加小說的厚重感。
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的“探照燈書評人好書年度作品”頒獎禮上,評委、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院楊早為柳下揮頒獎。“《獵贗》是一部以古董修復為題材的都市生活情感類型作品,在兼顧可讀性的同時,把古董修復、鑒定技術等知識融入其中,帶領讀者走進古玩世界。作品具有一定的科普價值,其中對立志維護我國傳統藝術的匠人的描述令人動容,不僅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側面刻畫出文物修復專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說是一本兼具情懷、趣味性和專業性的佳作。
來自《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的執行主編、主持人李蔚超看見柳下揮玩笑說,“你好帥。”言辭手快的柳下揮笑著回應:“不要只關注我的顏值,還要關注我的才華。”現場的書粉都笑了。
“我其實跟你的書友一樣,只能關注你的才華,今天好不容易見到人了。所以我們知道網絡小說考古類包括盜墓類是個傳統項目,你的這部小說之所以入選今天的榜單,大家都認為你在考古類的作品上有很大的創新,你會關注人、關注工匠精神,不知道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角度創作?“主持人李蔚超問。
柳下揮回答說:“以前的小說創作中也會把中國傳統文化,詩詞、劍道、古董、字畫之類融入小說里面,最近會看些紀錄片,比如《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古董會說話》以及《國家寶藏》這一類的,當時看的時候萌生一種想法,能不能專門寫一部小說,專業性修復知識和鑒定知識,小說可以增加文物修復鑒定的趣味性,古董文物可以增加小說的厚重。我想每本書都會寫一個職業特定的人群,下一本書可能寫美食和寫中國民俗故事。”
從2007年到現在,柳下揮已經寫下了12部長篇小說。從小說處女作《市長千金愛上我》開始,第二部長篇小說《鄰家有女初長成》確定了都市題材的寫法,贏得了讀者喜愛,也讓他在文學創作上站住了腳跟,之后的《天才醫生》《火爆天王》《同桌兇猛》等幾部作品,讓讀者們認識了柳下揮,有了龐大的讀者。
和許多網絡小說作家一天寫上萬字不同,柳下揮的寫作速度很慢,“大概一個小時只能寫幾百字。每天工作三至四個小時,如果狀態好的話能寫三四千字。”寫每一部小說之前,柳下揮都會做許多準備工作,做出故事的背景、詳細大綱、故事結構、人物小傳等重要內容,然后是看大量的參考資料,確定人物的個性和職業定位。
“當你覺得自己對那些人物觸手可及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代入其中,寫起來也更得心應手。我會每寫幾章就做一次設定,把自己下面幾章要寫的內容給標記出來,設置矛盾沖突和自己想要呈現的內容,讓小說更有邏輯性。”
小說《獵贗》的背后故事
柳下揮的很多作品,靈感往往源于令他歡喜的人生經歷:在他被一位老中醫治好了多年的胃病后,他創作了《天才醫生》;而在看了文物修復和鑒寶類的節目之后,他創作了《獵贗》。
有書粉稱該書是在“修最珍貴的文物,獵最隱蔽的贗品,破最揪心的懸案,談最甜蜜的戀愛”。
在《獵贗》里,柳下揮打破常規,兼具都市情感的同時,融入中華民族文化元素,在鑒寶、懸疑的情節主線里穿插了修文物、獵贗品,搶救傳統文化之果,彰顯中華文物之美。隨著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爆紅,故宮文物修復師成了備受歡迎的“網紅”職業,越來越到的年輕人通過這部紀錄片了解到了這個冷門的職業。稀世珍寶經過文物修復師一雙妙手,便恢復了原本的樣子。
柳下揮也是這個紀錄片的忠實觀眾,“如果把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精彩的故事情節相融合,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受此啟發,柳下揮決定寫一部以文物修復為題材的小說。
《獵贗》將鑒寶修復、懸疑破案和愛情三大題材融合在一起,講述了文物修復大師江來與古董拍賣行業知名女總裁林初一因一件破損的稀世瓷器結緣,豈料兩人之間卻有著世仇,江來的出現就是為了尋仇。在與神秘走私頭目“蝙蝠”展開的一場場正與邪的博弈中,他發現“蝙蝠”竟與林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迷霧散開,“蝙蝠”終于暴露在眾人面前。
小說分為“梅妻鶴子”“白璧青蠅”“青銅人頭”三個部分,在描述古董界江湖生態,以及青年文物修復大師江來和古董拍賣行女總裁林初一的愛情故事外,展現了許多中國古代字畫、器物、圖書、手工藝等的鑒定、修復、審美的細節,也復現了傳統文物的知識體系。
柳下揮認為,網絡小說能夠增加文物的趣味性,文物能夠增加網絡小說的厚重感。倘若寫作者單純通過文字去講一件文物的來龍去脈,特別是文物鑒定和修復的專業技術,讀者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假如有豐富立體、生動形象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節,加之一些或“虐心”或甜美的愛情故事,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與之前的作品相比,柳下揮說自己在《獵贗》 中有兩個創作難點,第一,就是現實主義的寫作。因為涉及古董修復的專業知識,柳下揮為撰寫這部作品做了長達3年的前期準備,“這本小說最難的不在故事結構和情感沖突的設置,而是古董鑒定和修復知識必須要專業,修復人的生活狀態必須要真實。”
作為非專業人士,要新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其實很困難。“文物鑒定修復門檻很高,不是憑空能捏造的東西。”因此,收集資料就成為柳下揮為這本小說邁出的第一步,他閱讀了大量專業性的修復和鑒定書籍,在網絡上尋找到了眾多的修復案例。經朋友介紹,柳下揮結識了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單位專門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的老師以及一些民間非遺傳人。通過向他們采訪請教,系統全面地去了解古董鑒別和文物修復方面的知識。為了更真實地還原修復師傅的工作狀態,柳下揮還曾與敦煌研究院的老師們交流學習,記錄他們的生活狀態。這些重要的直接經驗都有助于這部小說的創作。
為了更好地為讀者展現“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柳下揮參觀了很多博物館,傾聽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它們的情趣。為了寫《獵贗》的第三卷青銅人頭,他意飛到成都去看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為了寫壁畫修復,他去了敦煌,進入莫高窟未開放區域,現場觀摩修復師傅修復壁畫。“每寫一樣文物,我都希望能夠近距離地去了解它,感受它,那樣會讓人更有代入感。”
第二個創作難點則是男女主角的關系設置,兩人在知曉對方的真實身份后,一方為復仇而來,另外一方知道對方的目的卻又有求于人不得不低頭,主角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復雜,劇情跌宕起伏。
《獵贗》被不少粉絲評價為“最具改編潛力”的小說之一,對于影視劇改編,柳下揮表示一個好的小說作者不一定是好的編劇,好的編劇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小說家。兩個職業不是同一個體系。“改編是個系統工程,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我希望編劇能夠保持人物的特色和劇情張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加分。”
喜歡寫作當作家
柳下揮是因為喜歡才走上網絡寫作這條道路的。
他從小生活在河南省羅山縣下面的農村,想看小說很奢侈的一件事情,有時需要幫人干農活、提水、割麥子才能換來一本書看。“小的時候,家里所有能看的書全部被我看完了,藥品說明書都要看一遍,《圣經》我也一遍又一遍去看。”
18歲時柳下揮考入焦作大學中文系,剛進校園就獲得一項征文大賽的特等獎,在系主任熊志潮的推薦下,他閱讀了大量經典文學作品,如《鐘鼓樓》、《平凡的世界》、《秦腔》等等。這些作品,在多年以后被柳下揮視為他的“創作恩師”。
畢業后,柳下揮隨后大學女友,一起去了廣州打工謀生。柳下揮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策劃工作,月工資不足3000元。雖然沒有“一畢業就失業”,但這位喜愛閱讀的“文藝青年”對前途感到迷茫,便產生了寫作的欲望,抱著嘗試的心態將自己構思好的作品放在網上連載,從而以網絡作家的身份進入了網文圈。
因為很喜歡《與空姐同居的日子》這本小說,柳下揮也跟風以“坐懷不亂”的筆名寫了一本《市長千金愛上我》。沒想到這本兩個月寫完的小說一出來,很快就得到了讀者的認可,出版社也看中了這本小說,把它變成了紙質出版圖書。
“那個時候我剛剛大學畢業,在廣州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薪水很少,時間很多。混吃等死,一片迷茫。星爺說一個人若是沒有夢想,又和咸魚有什么區別?那時的我就是一條連夢想都不敢奢求的‘咸魚’。因為生活太苦,所以我就將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看小說里,在小說里面打發時間,尋找慰藉。有一天我突然間想到,別人都可以寫,為什么我不能寫?恰好當時很喜歡網絡上的那本《與空姐同居的日子》,于是跟風寫了一本愛情小說。沒想到作品一出來,很快就得到了讀者的認可,當時我只是寫了兩萬字,編輯打來電話說公司要出版這本小說。”
第三部長篇小說是450萬字的《天才醫生》。因為飲食方面不是太注意,柳下揮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后來吃了一位中醫開的中藥,胃病慢慢康復。于是就萌生了寫一部中醫小說的故事的念頭。為了創作這部作品,他做了很多功課,買了上千塊錢的書,研究了好幾個月,“在完成四百五十萬字的小說以后,自己都快成了半個醫生。”
《天才醫生》講述一位精通醫術的天才的故事:秦洛,出身古老的中醫世家。為了退婚,他從羊城來到了繁華燕京。以一身絕學妙手回春,醫治病人無數。傷寒學派、寒涼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補土學派、滋陰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八大醫學流派各持絕學齊聚燕京,文無第一,醫無第二,誰是中醫正統?
這個小說把中醫和都市結合起來,這種寫法雖然已經是老掉牙的套路,但是柳下揮鉆研了許多資料,中醫內容寫得繪聲繪影,頗有代入感。最關鍵的是,這本書宣揚中醫等傳統文化,帶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帶有一種尊重傳統文化的味道,讓不少讀者深受感染,也轉變了對真正中醫的偏見。
《近身保鏢》講述山村少年葉秋來到繁華都市,在一個猥瑣老頭的介紹下成了富家千金的貼身保鏢,并住進了傳說中的美女公寓——藍色公寓。隨著葉秋身世的揭開,一個天大的陰謀也圍繞著葉秋展開。一窮二白的少年一躍成為錢、權傾天下的“鉆石王老五”,所得到的不僅是物質上的享受,還有步步殺機。
這部小說的創作靈感源自柳下揮非常喜歡的電影《中南海保鏢》。“李連杰演得太好了,鐘麗緹好性感——因為喜歡那部電影,所以我就想著也要寫一部以保鏢為職業主線的小說。”
保鏢與美女就成了柳下揮筆下的新人物。接下來的是300萬字的小說《火爆天王》。這本小說選擇了都市文娛方向,主角是個各項全能的大明星。小說延續了柳下揮的寫作風格,手法細膩,輕松幽默,很有邏輯感,很多的名人名言用的也恰到好處,劇情也很緊湊。
另一部值得一提的小說是270萬字的《終極教師》,這部小說是一部典型的校園言情小說,方炎原是太極世家傳人,因為不堪忍受一個野蠻女人的暴力欺負而翹家逃跑,棄武從文成為一所私立學校的高中國學老師。柳下揮選擇了太極這個傳統文化的點切入,女主角秦倚天的形象刻畫非常生動,讓人不由自主就喜歡。后來被改編成為電視劇,給柳下揮吸引了不少新讀者。
《火爆天王》是講娛樂界的故事,背景為娛樂圈,唐重原是恨山監獄走出來的清秀少年,卻因為世世代代的長輩恩怨而變得腹黑犀利。因為恩怨,唐重自幼與妹妹分隔兩地。妹妹病重,他擔起了這份責任男扮女裝進入娛樂圈加入了“蝴蝶組合”,他,是萬眾矚目的“天王”,卻比任何一個人更渴望家庭的溫暖。
當時柳下揮想寫一部娛樂文,編輯馬上潑了盆冷水,“娛樂文沒有火過的”。柳下揮回答說,“正好啊,我來做第一個。我開始搜集素材,每天逛各家網站瀏覽娛樂新聞,買劉德華周潤發周星馳等人的自傳閱讀。這些娛樂明星本身就是生活的主角,他們所經歷的生活比我小說的主角還要更豐富多彩一些。”《逆鱗》是一本都市異能小說,轉換風格的《同桌兇猛》不到90萬字,是一本寫愛情成長小說。最后是80萬字的《獵贗》,主角是一名古董修復師的傳奇故事,選擇和贗品打交道,與世道人心進行較量。
“我希望大家看到一本書或者看到某一句話的時候會有所反思,或者覺得自己的生活狀態現在是什么狀況,或者我想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我要得是什么,我堅守的東西是什么,希望大家能找到這個點。這應該算是所有小說的本質,有些小說只是講故事,有些小說是在講道理。我個人希望把道理藏在小說當中,在人物的對話或者某一句旁白當中表現出來,讓讀者自己去尋找,看不到就看故事,能看到那就是我更大的榮幸了”
最新作品《龍王的傲嬌日常》正在連載,小說結合當代科幻元素,還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龍王”置于現代校園背景下進行了重新詮釋,延續了吐槽搞笑的行文風格,人設新奇有趣。
柳下揮談到《龍王的傲嬌日常》的風格特色時,用“輕松,愉悅,腦洞大開”來概括。“上一本書《獵贗》寫得太疲憊了,劇情的多重反轉,男女主角在彼此知道對方身份的情況下互飆演技,讓我熬到頭禿!《獵贗》結束后,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寫本輕松的,不那么燒腦的小說。我希望大家在閱讀自己的作品時,可以輕松一點,愉快一點。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我感覺我的故事一直都是披著喜劇的殼在寫很悲情的故事。我希望有一種內在表達在里面,讓讀者看完有一種反思或者自我尋找的這種人生態度。”
與時俱進的網絡文學
“中國網絡文學的黃金時代剛剛開始。現在的網絡文學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每個大類的題材,都有無數新穎的題材出現。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都市就是都市,玄幻就是玄幻,仙俠就是仙俠。而現在都市下面會分為靈氣復蘇、系統流、都市情感等這樣更細的領域劃分。”如今,柳下揮已經在海南寫作、生活了十幾年。2008年初,女友回家鄉海口發展,三個月后,忍不住相思之苦,柳下揮遷居海口,專事網絡文學創作。
早在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時,韓少功等一批優秀內地作家就已來此工作、生活,但柳下揮發現,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知名網絡作家,在海南屈指可數。靠著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個椰子,一杯咖啡,柳下揮在街頭的咖啡廳里寫作,一坐就是一下午。
“每樣題材都有無數人在寫,但是你怎么樣脫穎而出,你要找準市場的點,你的故事要有自己的核心賣點,或者和同類作品的差距在哪里?比如說我們現在要做IP開發,做影視,做游戲,做漫畫之類的,這些適不適合改編?或者哪個點適合改編?這些都要把握好。我會考慮一些,這個題材是我想寫的,又是市場需要的。”
海口是個美麗的城市,寫作不順的時候,柳下揮就去海邊聽濤聲陣陣,到劇院賞瓊劇精彩,赴鄉間看黎錦椰雕……當柳下揮把京華城、金龍路、椰風海韻、碧海銀灘等海南元素寫進小說。沒想到引來一些細心的網友在網上留言,“柳大,你是不是在海南?”這些網友有的來自海南本地,有的來自省外。與讀者分享著故事的他突然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寫作,身邊的網絡寫手不知不覺間多了起來,朋友們沒事就聚在一起聽海聲、賞美景、談文學。
“海南從來不缺少文化,只是之前沒有被充分挖掘,就像藏在雜草里的金子,把表面的草扒一扒,金子就都露出來了。海南已經有韓少功、張品成、寒川子、孫皓暉等優秀作家,還有一批網絡作家在海南定居了。”
寫了十幾年的網絡小說,其中也有艱難困苦和煎熬。“我從寫第一部小說開始,每一天都想著放棄,女兒柳下飯拉著我的手想去捉小蝦的時候,我要碼字;妻子花心思研究出了新菜式想讓我趁熱品嘗,我要碼字。看著她們有些失望的表情,也會試圖說服自己,要不算了?今天不寫了?可是只要想起讀者給我的那些留言,說看‘柳下’的小說是每天最開心的時刻,我還有什么理由放棄?再說現在放棄,以后想重新回到這個舞臺,站在這個位置就非常的困難了。我必須堅持,為了自己,更為了自己的家人,也為了那些喜歡看我小說的讀者。”
一個農村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到異地發展,赤手空拳創社會,靠著寫作打字掙到立身之本,不僅獲得了社會的價值認可,還有經濟上的個人成功。如今,柳下揮住在海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喜歡大海,寫作累了,看小說,看電影看美劇日劇韓劇。沒事的時候,他會到海邊喝著椰子水,看看風景吹吹海風,這是讓他很享受的一個過程。
2017年,柳下揮的網絡小說《火爆天王》改編網劇正式開拍。作為一部都市情感劇,攝制組全程在海口取景拍攝。柳下揮認為,網絡文學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網絡作家一定要了解當下年輕人的情感生活和狀態,寫符合他們的心境和生活,弘揚主流價值觀。無論是傳統文學還是網絡文學,都離不開過硬的題材和真情實感,如若不能讓讀者從中產生共鳴,又怎么能吸引讀者閱讀呢?
“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應該注重生活性和時代性,要緊扣時代的脈搏,不要脫離現實生活本身,創作一些讓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角色。要避免一味的追求熱點和熱門題材,更要避免假大空。無論網絡文學還是傳統文學,內核都是故事、情感以及自我意識的表達。”
每寫一本書,柳下揮都要做足課前功課。雖然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性資料讀起來非常痛苦,“看完就忘,忘了再查,但是看到自己寫出來的作品,就仍然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喜歡歷史和科幻。歷史讓胸懷寬廣,科幻讓眼界開闊。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喜歡閱讀,因為我們不能夠決定人生的長度,但是我們能夠決定它的寬度。每一本小說,都可以讓你多活一世。”
從2007年開始在網上連載第一本書,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回顧早期創作歷程,柳下揮表示,每個作家都不想自我重復,他希望自己的每一本書都會寫一種職業或是寫某個特殊人群,圍繞職業或人群去做人設、想故事,豐富情感上的遞進與升級,每次創作都能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
隨著讀者越來越年輕化,柳下揮表示也會調整創作方向,“我會有意識地研究市場,但是,我不會迎合,而是融合。不成功的作品,就算迎合了市場也沒用。”在他看來每一次調整都應該更忠于自我的內心表達,“只有忠于自己,堅守下來,才能真正寫出理想中的好小說。”
對于未來的寫作計劃,柳下揮透露說,接下來想寫美食、酒店,或者是帶領偏遠地區農民打造成鄉村網紅民宿之類的類故事,同時也會繼續寫涉及其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故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接下來我將都市時尚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代表性元素相結合的創作之路上,不斷進行更多嘗試,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遞給全世界的讀者們。只要有好的靈感,我都愿意去嘗試。我不怕辛苦,更不怕冒險。我想嘗試去寫作更多的職業,我希望自己能夠創造一個記錄,成為寫作職業最多的網絡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