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網絡文學手法 寫好現實題材作品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不僅在于傳播介質的差異,更在于創作手法上的大膽嘗試與不拘一格,而這也正是網絡文學得以異軍突起、蓬勃發展的關鍵。網絡文學中穿越、重生、系統、異能等虛構元素的運用,拓展了藝術想象的空間,讓創作者和閱讀者能夠更自由地放飛思想。
網絡文學的手法,與現實題材創作并不矛盾。這些手法的恰當應用,非但不會影響現實題材作品的思想內涵,反而可以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更加貼近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從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現實題材的重心,在于展現波瀾壯闊的現實世界,通過書寫時代、書寫英雄,反映主流價值觀念。任何新的創作手法的探索,只要不違背這個創作重心,都應當得到鼓勵。
現實題材創作,并非要求作家采用原生態的手法去記錄真實世界的家長里短,而是鼓勵借助各種技巧,把現實生活中的諸多事件濃縮在有限的場景中,用少數的人物以及精心設計的矛盾沖突來反映世間百態。文藝作品創作,自古就有“無巧不成書”的說法,所謂“巧”,其實就是一種超越現實的虛構。
網絡文學把文學的虛構發揮到了一定程度,從而使創作者能夠突破思維上的禁錮,能夠表現傳統文學所難以涉足的領域,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例如,網絡文學作品《手術直播間》虛構了一個類似于游戲的外科手術系統,主角接受系統派發的任務,完成任務后能夠得到各種手術訓練機會作為獎勵。系統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紐帶,作品得以把一個個精彩的外科手術劇情緊湊地連接在一起。借助系統提供的超現實的手術訓練機會,主角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各種不同的手術技巧并應用于醫療實踐。而在真實世界中,一名外科醫生窮畢生之力,或許也只能掌握這些技巧中的一種。如果沒有系統這個設定,作者將無法在一部作品中向讀者介紹如此豐富精彩的醫學技術,也無法實現對當代醫療、醫院、醫生的全景式呈現。
另一部同樣描寫醫療行業的網絡小說《中醫許陽》也采用了系統的設定,其系統的功能在于能夠把主角送到不同的歷史節點,讓主角親身經歷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參與歷次重大疫情防治的過程。書中描寫的事件無論是時間跨度還是空間跨度,都超出了傳統文學作品能夠涵蓋的范圍,如果采用傳統的創作手法,只能寫成若干個獨立的故事,難以達成邏輯線索上的統一。而借助于系統這樣一個設定,主角可以自由地在不同時間、空間出入,從而把不同的故事串連起來,形成一部編年史,讓讀者體會到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感動于中醫前輩懸壺濟世的廣闊胸襟。
我所創作的工業題材小說《大國重工》是一部穿越作品,主角從21世紀穿越回20世紀80年代,作品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展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的歷程。主角并未憑借自己的穿越“金手指”改變歷史大勢,作品中的故事脈絡與情景設置基本未偏離真實的時代背景,以致被讀者戲稱為“穿越了個寂寞”。
《大國重工》中穿越元素的融入,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夠讓讀者以當代人的視角,觀察發生在40年前的故事。網絡小說的讀者以年輕人為主,缺乏20世紀80年代的生活經歷,如果一味追求人物的真實性,可能使讀者失去代入感,進而無法理解作品所要傳達的內容。采用穿越的方式,主角相當于通過當代年輕人的視角,走進歷史。作品借主角的心理活動,對歷史事件加以點評,讀者在與主角的共鳴中,不知不覺地參與了對這段歷史的回顧,從而能夠了解到前人的艱辛,學習到前人的精神。
《回到過去變成貓》是一部很容易被名字迷惑的現實題材作品。作品的設定是一個少年陰差陽錯變成了貓,然后以貓的視角觀察并參與人類社會的活動。表面看來,這是一部純粹的虛構作品,而事實上,它描繪的卻是真實世界中的悲歡離合,塑造了諸多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由于作品采用的是貓的視角,能夠觀察到人們在背地里的各種真實表現,因此對人物的刻畫更加入木三分。
網絡文學在萌芽之初留給世人的印象,似乎是與現實世界無關。而事實上,網絡文學作家在掌握了天馬行空的創作手法之后,迅速地把目光投向了現實題材,并闖出了一條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的新路。
網絡文學提供了創作上的自由,從而降低了文學創作的門檻,有助于吸引更多有豐富生活閱歷但缺乏學院背景的普通人進入這一領域,為文學帶來更多的新鮮活力。在過去十幾年中,越來越多有各行各業從業經歷的人成為網絡文學創作者,不斷地拓展著網絡文學題材所涉及的范圍。今天,工業題材、農業題材、科技題材、醫學題材、警察題材等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已經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社會影響力。
網絡時代的讀者,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基本上能夠分辨虛構與現實。虛構元素的合理運用,能夠增強作品的趣味性,使作品更易于被公眾接受,同時也能提供更為多樣的表現手段,使作品能夠更好地表達出作者對于現實世界的解讀。
(作者:龔江輝,筆名齊橙,系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閱文集團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