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出版助力網絡文學開拓新天地
網絡文學深耕新媒體環境,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產物,成為當代文學中異軍突起的力量。網絡文學不僅是一種新的文藝形態,而且是值得墾拓的新出版業態。圖書出版既要與網絡文學的發展同頻共振,更要以出版擔當推動網絡文學走向更廣闊、更有內涵的新天地。
網絡文學成為反映當下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
走過二十多年的網絡文學,從早期的無拘無束的、無所不包的內容題材和天馬行空的行文開始了“文學上網”;經過自我發展,逐步在商業機制下形成多種成熟的類型,貢獻出數量可觀、水準不俗的作品;在內推外引下,熱忱書寫現實題材,拓展出了新天地。
在自發階段,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可觀,但水準參差不齊,很快進入發展的瓶頸期。付費閱讀模式創立后,網絡文學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迅速形成以玄幻、仙俠、歷史和架空等為主的作品類型。此類作品以天馬行空的想象方式架構內容故事,并多以持續更新的長篇作品形態出現。在商業資本的推動下,網絡小說呈現出爆發式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深化,網絡文學這一互聯網時代的新興文學樣式,在充分尊重文學創作規律的前提下,更加關注宏大題材,聚焦現實,弘揚主旋律,揚正氣、樹新風。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通過制定政策、學界評論界引導和輿論宣傳鼓舞,以及各種舉措的有效實施,2015年前后網絡作品中現實題材逐步增多。此后,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不斷升溫。《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網絡文學平臺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占比達65.1%,同比增長24%;2019年的報告明確提出,現實題材創作成為主流風向標;2020年的報告揭示,網絡文學觀照現實、呼應主流價值的趨向尤甚;2021年的報告顯示,大眾創作推進“題材轉向”,網絡文學更能直面并聚焦重大社會命題,成為反映當下現實生活和社會思潮的一面鏡子。隨著網絡文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強,網絡文學逐步地發展成為當下時代重要的文學樣式之一。
網絡文學的圖書出版注重自覺堅守與主動作為
文學出版自然為網絡文學這個異軍突起的文學樣式留下一席之地。觀照網絡文學出版,可以發現:自網絡文學誕生以來,傳統出版對網絡文學從關注扶持到主動出版,最終走向以積極姿態引導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網絡文學的出版既尊重文學生產規律又結合出版規律,隨潮流而變,體現出自覺堅守與主動作為。
早期的網絡文學,被業內人士稱為“文學上網”。傳統出版主動關注到這個樣式的發生與成長,以自身的產業力量,發揮自身的選擇和傳播優勢,推動網絡文學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后期,一批知名網絡文學寫手的作品被出版社選中,推出了大量紙本,按照傳統出版的運作方式進行宣傳推廣,深受讀者歡迎,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網絡文學商業生產機制逐步建立并完善后,網絡作品以類型文學的方式大量生產,商業資本等多方力量介入其中,IP開發成為經營重點。這一階段,網絡文學贏得了超量的讀者市場,創作上十分繁榮。得益于此,傳統出版積極呼應讀者需求,把備受關注的作品及時轉化為圖書,滿足精神文化需求。這一時期,出版的進度似乎落后于網絡文學的創作繁榮。但從出版本質的角度看,出版有自己的堅守,堅持在自身的守正創新中合理地向讀者供應有質量的精神產品。
當網絡文學在尋找自身新的創作生長點時,現實轉向為其注入新活力。傳統的出版從上一階段的高效出版進入更加主動自信的階段。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大江東去》、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的《大國重工》和獲得“中國好書”的《重卡雄風》《浩蕩》等優秀網絡文學作品都進入傳統出版的視野。
網絡文學的圖書出版有利于提升作品的藝術水準和精神內涵
“在網絡媒介與印刷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們很難將作家區分為紙媒作家與網絡作家,網絡文學與紙媒文學的交融將是必然趨勢。”網絡文學研究專家黃發有教授圍繞網絡文學開拓現實題材的新趨勢提出的這一看法,既看到平臺的作用,又看到作品的互補,也指向作家的創作能力。
當聚焦現實、書寫現實為網絡文學發展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時,傳統出版在主題出版上長期探索與精心耕耘積累的經驗更好地助力網絡文學的開拓。網絡文學作者隊伍中聚集著各行各業的書寫者,貢獻出大量的行業文,開拓了現實書寫的廣闊空間。從題材上看,網絡文學作品內容包羅萬象,知識性豐富、時效性強,與傳統作家關注新時代的創作形成了互補。從作品的展示形態來看,由于網絡文學的連載特性,作品能從“創作—接受—反饋—補充”的互動中得以不斷豐富、有效提升。網絡文學的新面貌為出版敞開了更大、更新的窗口,出版的資源更加豐富。那些自覺反映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人民的拼搏奮斗和實踐創造,新時代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精神風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等時代主題和時代精神的網絡文學作品,往往更有可讀性和感染力。
出版的選擇站在更好的起點上,視野更加開闊。在對網絡文學的出版過程中,傳統出版所具備的編輯能力優勢也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網絡文學作品一般體量巨大,在線上發布時,受更新連載的方式和讀者的閱讀接受影響,其結構上的枝蔓較多、凝練性不夠、深度不足。當網絡文學走向線下出版,受圖書容量等限制,必須通過編輯和作者的深入溝通,有效發揮編輯的價值,使得作品主題和主旨得以保證,作家的創作個性和作品的特色得以保持,在此基礎上提升思想性和藝術性。簡而言之,當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走向線下出版,編輯有能力也能自覺引導網絡文學作家注重提升作品的藝術水準和精神內涵,從而生產出具有創造性和時代價值的圖書。
總而言之,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向更加明晰,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品不斷涌現,展示現實的廣度不斷提升,反映時代精神的深度不斷延展。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以選擇、呈現、傳播為本質的出版,通過守正創新,將在引導網絡文學的精品化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濱,系海峽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